河北省,石家庄市,四十四,中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12-02 类型:化学期中考试 学期:九年级上学期 查看:8
选择题
  • 实验室几种仪器和物品在聊天,你认为叙述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灯:酒精挥发了 B. 细口瓶:我的标签被腐蚀了 C. 日光灯:我通电后发光了,带来了光明 D. 陶土网:别小看我,我有隔热作用
  •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属于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是
    A. 过氧化氢溶液、稀有气体、氯化钠 B. 啤酒、水、二氧化碳 C. 冰水混合物、臭氧、五氧化二磷 D. 矿泉水、水银、高锰酸钾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取一定体积的水 B. 给液体加热 C. 闻药品气味 D. 制取纯水
  •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铝(AlCl) B. 硫酸钙(CaSO3) C. 碳酸钠(NaCO3) D. 硝酸铵(NH4NO3)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科学家为门捷列夫 B. 医疗上可利用液氮进行冷冻治疗 C. 能产生酸雨的污染性气体是二氧化碳 D.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2个氧原子——O2 B. 2个镁离子:2Mg+2 C. 2个氢分子——2H2 D. “3S2-”中的“2”表示三个硫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 对于Fe、Fe2+、Fe3+三种微粒的判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③质量几乎相等④所含质子数相同⑤化学性质相同(   )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 建立宏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氮气和液氮都不支持燃烧

    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B

    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

    汞柱上升汞分子间隔变大

    C

    水结冰

    分子种类没有改变,分子间隔变大

    D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A. A B. B C. C D. D
  • 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C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共涉及四种分子 B. “”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C. 参加反应的H2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 D.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数目改变
  • 目前,我国的城市燃气已广泛使用较为清洁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X只含有两种元素,则a为
    A. 4 B. 3 C. 2 D. 1
  •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 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C. 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C.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 木炭在空气只红热,不燃烧
  • 某地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可能是二氧化碳 B. “污染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C. 当日CO未对该地空气造成污染 D. 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 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发出尖锐爆鸣声

    天平指针不偏转

    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

    结论

    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氢气不纯

    该实验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A. A B. B C. C D. D
  • 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属于金属元素 B. ②、④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C. ③表示的一个粒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D. ①、②、⑤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 研究辣椒获得重大成果的美国科学家戴维·朱利叶斯和阿登·帕塔普蒂安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生学或医学奖。辣椒是美食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其中含有的辣椒素是一种天然植物碱,化学式为。下列关于辣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辣椒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构成 B. 辣椒素分子是由碳、氢、氮、氧元素组成 C. 辣椒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辣椒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30

    3

    6

    8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m

    4

    24

    A. 若消耗7g甲,则生成8g丁 B. 甲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C. 丙一定是单质 D. 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1
  • 用如图装置完成电解水的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管应连接电源的负极 B. b管中的气体先收集满 C. 由该实验可得出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 D.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 获得氧气的方法有多种。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给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产生氧气的质量 B. 高锰酸钾分解反应制取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 C.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产生氧气的质量 D.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压强的变化
填空题
  •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 “几度秋意浓,最是桂花香”,近日,随着气温的下降,石家庄市文化广场的桂花已经悄然绽放,一株株桂花树迎着秋风散发出醉人的味道,叶丛里星星点点地露着赤黄,整个广场都弥漫着桂花的香气,带来秋日的浪漫,令人流连忘返。请回答以下问题:
  • 化学是从分子、原子的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依据图示回答:

  •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并在实验室自制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 A、B、C、D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为液态;C、D为气体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实验题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Ⅰ.

    (1)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在A试管中倒入适量浓氨水,B试管中放入一张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连接好。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的现象。

    Ⅱ.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2)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c___。

    (3)若以装置C为气体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进行该实验时该装置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改进的措施是___。

    (4)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___。

    (5)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某固体增氧剂(可与水反应产生O2)、饮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了简易供氧器,如图所示图中的甲装置与A-G装置中的___(填字母)装置作用类似。

    Ⅲ.收集一瓶O2并进行性质检验。

    (6)硫燃烧时的现象为:___;

    (7)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8)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为:___。

  •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H2O转化成葡萄糖和O2 , 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三种元素组成的”。

    (1)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

    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2)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___。

    (3)观察到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②小烧杯中___。

    (5)黑色固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计算题
  •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通常会使用红磷来进行反应。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请计算:消耗4克氧气,至少需要加入多少克的红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