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初中,理科,综合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12 月测试综合理科卷-初中化学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12-27 类型:化学月考试卷 学期:九年级上学期 查看:9
单项选择题
  • 新九学校开设的劳动课安排的下列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修剪盆栽 B. 制作木雕 C. 烧制瓷器 D. 修理电风扇
  • 化学实验中下列药品取用的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试剂 B. 倾倒液体 C. 量9.5mL液体 D. 液体加热
  • 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维生素属于氧化物 B. 维生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维生素由20个原子构成 D. 维生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 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中有3种氧化物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3
  • “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汽油置于敞口容器中逐渐减少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

    气体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变小

    D

    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结构不同

    A. A B. B C. C D. D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 B. 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将水通电解一段时间 D.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将一定质量碳粉在密闭容器中引燃(如图1),一段时间后碳粉消失,恢复到室温。实验中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B段压强增大说明容器中碳粉已开始燃烧 B. CD段生成的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O C. DE段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氧气 D. 若E处得到的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其中一种气体的质量分数一定为56%
填空题
  •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的土壤中、茶叶有效成分主要为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咖啡碱(化学式为)能使人体中枢神经产生兴奋。

    泡茶前一般要洗茶,可以唤醒茶叶的活性,泡茶时水的温度不同,影响着茶水中茶多酚的浓度。温度过高,茶所具有的有益物质遭受破坏,温度过低,不能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其滋味淡薄。而且,不同种类的茶需要不同温度的水冲泡,才能达到茶的最佳保健效果。除了控制水温和浸泡时间外,多次浸泡也可提高茶多酚的溶解率。以龙井茶(绿茶)为例进行研究。

    如图为水温及浸泡时间对茶多酚溶解率的影响。

  •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某学习小组准备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

    (1)实验 , 铜粉充分加热,反应后电子秤示数不变。气球的作用是___。

    (2)实验 ,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后天平平衡。由以上两组实验可推导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说明守恒原因:___。

    (3)实验 ,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前称量镁条的质量为 , 反应结束后称量残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分析讨论】

    (4)实验中,若等于是否能用该证据证明该反应质量守恒,请说明理由:___;若小于 , 原因是___;若大于 , 原因是___。

    (5)由三组实验可知,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的是___。

    【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 在探究木炭与氧化铜反应时,完成了如图1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 空间站利用电解水制取氧气来保障航天员的正常活动,假设一名航天员每天会消耗氧气,求每天消耗多少质量的水来保障航一名天员的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