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②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③地球内部结构
| 电器 | 运行功率 | ||
1 | 热水器 | 3000 W | ||
2 | 空调 | 2500 W | ||
3 | 电冰箱 | 200 W | ||
4 | 洗衣机 | 750 W |
实验发现:在B 处放最大的石块可以把铁砣撬动;在C 处放中等的石块可以把铁砣撬动;在D 处放最小的石块可以把铁砣撬动。
实验 | 线圈匝数 | 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数量/枚 | |||
第 1次 | 第2次 | 第3 次 | 平均值 | ||
第一组 | 20匝 | 5 | 6 | 7 | 6 |
第二组 | 40 匝 | 12 | 11 | 13 | ? |
第三组 | 60匝 | 18 | 11 | 19 | 16 |
20世纪60年代,疟疾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尤其是在热带地区,造成了无数的死亡。当时传统的抗疟药物逐渐失效,因为疟原虫(引发疟疾的病原体)对这些药物产生了抗药性。中国政府发起了“523项目”,任命屠呦呦为研究负责人。药学家屠呦呦带领团队,成功从青蒿中提取出具有显著抗疟活性的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虽然屠呦呦的研究对象是植物,但她的发现对微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疟原虫是一种微观寄生虫,虽不是微生物却与微生物一样,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与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从自然界中寻找能抑制病原体的新物质。科学家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提取抗生素的研究,与青蒿素的研发思路一脉相承。
青蒿素的成功研发启示科学家,从自然界中寻找药物(包括微生物代谢物)可能是解决抗药性问题的关键途径。屠呦呦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