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电热壶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当电热壶接入家庭电路时,a端应与___线相连。
(2)图乙中,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将电热壶插头插入三孔插座中,闭合电热壶开关,两者都不能工作。拔下插头,按图___(选填“丙”或“丁”)的方法使用测电笔检测插座,左右两孔都能使氖管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可能是___。
A.AB间断路 B.CD间断路 C.进户零线断路
(1)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指针发生偏转,其原理是___。
(2)该电压表有两个量程,若使用小量程,则应把导线接在图中___两个接线柱上。(填字母)
提出问题:小明在家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壶烧开水时,发现壶中的水烧开后,开关按钮会自动跳起断电。开关为什么能自动跳起呢?带着这个问题,小明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这是一个磁吸开关,给水加热前开关按钮被磁铁吸住。当水烧开时,磁铁的磁性减弱,开关跳起。
根据资料,小明猜想:温度对磁铁的磁性有影响,且温度越大,磁性越___;设计实验: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一块强磁铁的一个磁极,分别在三根同样的铁钉上从钉头向下的同一方向划过100次,使铁钉___;
②把铁钉A放入塑料薄膜袋内,将其放入一堆铁屑中,慢慢提起塑料袋,将其放在一张白纸上、从袋中取出铁钉,把落在纸上的铁屑收集起来,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1;
③把铁钉B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重复②步骤,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2;
④把铁钉C放入盛有冰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重复②步骤,用天平称出铁屑的质量m3;
⑤比较m1、m2、m3的大小关系,当m1、m2、m3三者关系为___,说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交流与评估:此探究应用了___的科学方法。
【提出问题】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建立猜想】
猜想1: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能影响感应电流大小
猜想2:___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
猜想3: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有效长度能影响感应电流的大小。
【实验研究】
(1)验证猜想1: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
(2)验证猜想2: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磁场更强的磁体,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
(3)验证猜想3: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___,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
(3)【实验结论】
(4)【评价与交流】上述实验中金属圆盘均逆时针转动,某同学发现电流表指针在实验中都向同一方向偏转。若想让电流表指针向另一方向偏转,则需要___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材料二: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1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材料三: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将一个能反映微小变化的电流表,通过导线与螺旋线圈串联成闭合电路,并将螺旋线圈和电流表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2。他将一个条形磁铁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材料四: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1)在演示奥斯特实验时,如图3中的甲图所示,①闭合开关;②放置小磁针:③摆放导线: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___;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2)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分别用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一根导线。当导线通电时,发现小磁针偏转不明显,可能是按照___(选填“甲”或“乙”)放置;
(3)材料二图1中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你预测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
(4)科拉顿的实验中,已经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要使他能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你提出的一种改进方法是___;
(5)经过改进后发现现象不明显,他可以如何改进___。
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5个等级(42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42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6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温度t/℃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电阻R/Ω | 600 | 550 | 500 | 450 | 420 | 390 | 360 | 330 | 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