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星光,联盟,2024-2025

浙江省星光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4-03 类型:语文月考试卷 学期:八年级下学期 查看:3
【品山水诗意】
  •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浙江不乏诗意山水,引得人们在这一城山水里诗意栖居。攀上高峰,观百花盛开凋零,便能找到周而fù   始的四季;乘坐画舫,听雨声然而止,便能享受悠闲自得的静mù     。jiǎo   洁月光投射山水之形,朗朗清风吹送山水之意。

    (1)周而fù___始       (2)___然而止 (3)静mù___     (4)jiǎo___洁

【悟人文生活】
  • 根据具体要求和提示,作答。

    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举办一次“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你作为班长,需要邀请历史老师王老师来为大家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示:可从礼貌用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学生的邀请做出决定等方面考虑)

    邀请词:王老师,您好!我们班准备举办一次“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想邀请您来为我们讲解一下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您学识渊博,对传统文化很有研究,相信您的讲解一定会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请问您有时间吗?

    模拟应对:___

【咏华彩篇章】
  • 请根据主题,完成八下前三单元关于古诗文整理的思维导图。

【扬文人精神】
  • 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一个并不太长的历史间隙里,浙江人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亘古未有的现代神话。鲁迅、茅盾、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一大批浙籍文学大师在同一时间内集体亮相,____这也成为他们开拓新文学新疆域的动力源泉。 

     ①究其原因,水网密布、面海而居给浙江人带来了敢于冒险、向往自由的精神。 

     ②不仅照亮了家乡的山水、草木,也照亮了现代文学的发展之路。 

     ③而现代浙江才子们,骨子里也有着一种传承地域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④如果没有他们的杰出贡献,我们是否能走出一条“新文化”之路? 

    A. ④①②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②④① D. ①④②③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 读书沙龙上你要向同学推荐《经典常谈》一书,请选择恰当喻体,结合名著内容,写一段生动具体的推荐语。

    《经典常谈》像___(填序号),___

    A.一张地图                  B.一艘船

  • 选择性阅读是阅读本书的好方法,根据阅读体验向同学推荐阅读《经典常谈》的相关篇目。

    (1)王同学对太极八卦有疑问,不妨去读一读___

    (2)张同学对自己的姓名用字写法很好奇,不妨去读一读___

    (3)李同学对先秦帝王将相有探究兴趣,可以推荐他先读___

    《经典常谈》目录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非文学性文本阅读
  • 班级开展“识清明节气,探科学真相”活动,请你阅读以下资料完成对话。

    【资料一】

    A:《岁时百问》中提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作为节气,“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然而,现实却似乎被“预言家”杜牧言中,总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选自《为什么清明总在下雨》)

    【资料二】

    ①从地理科学的角度看,“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现象主要由以下三种原因造成。

    ②首先,冷暖空气“拉锯战”。在清明节前后,北方的冷空气势力开始减弱北撤,但仍有少部分冷空气负隅顽抗,从西伯利亚经蒙古、华北地区折向长江流域;与此同时,南方的暖湿空气迅速增强北上,这样一来,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空气正好在长江流域相遇。一旦交锋,较重的冷空气就会楔入较轻的暖空气下方,将暖空气从下方抬向高空,这时气象学上的“准静止锋”就形成了。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清明时节中国各地便开始细雨绵绵,连日不断,从而形成“雨纷纷”的景象,这也是形成清明降雨的最主要原因。

    ③其次,太阳直射点的两个“跟屁虫”。站在太阳的视角看,每年到了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就会直射赤道;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便会越过赤道,向北半球移动。此后北半球就会经历长达半年昼长夜短的情况。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了地球热量的变化,进而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移动。B:气压带和风带这两只跟屁虫,就会跟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起进行季节性移动。于是,在清明时节,位于太平洋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便会加强西伸,同时西南风也开始向北扩大影响力。在两者的作用下,海洋上的暖湿水汽就会随之输送到我国大陆地区,从而带来丰沛的降水。

    ④第三,令人烦躁的“低气压”。在春季,我国海洋上和陆地上都会出现低气压天气系统。当低压生成时,气压会降得很快,导致气压梯度迅速增大,这时空气流通性增强,便出现了大风。受到大风的影响,低气压里的云就会走得很快(云的成分就是小水珠),从而形成降雨天气。可能这就是传说中“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吧!

    (选自“知乎”,有删减)

    【资料三】

    清明与“变天”在时点上的重合,充分显示出传统历法中蕴藏的智慧。要知道,清明下不下雨,下什么雨,对农耕来讲都是大事。关于清明节下雨,民间还流传着不少农谚:

    ①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②清明前后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③麦怕清明连放雨。

    ④麦子不怕四季水,只怕清明一夜雨。

    清明假期,小语约小文春游踏青,却因下雨无法成行。

    小语:真扫兴,又要下雨,害得我们出不了门。

    小文:别难过,“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雨水多也很正常。你看,“知乎”上就有介绍,冷暖空气在长江流域相遇,形成“准静止锋”,受其影响就形成“雨纷纷”的景象。

    小语:哦,我明白了,根据资料二显示“清明时节雨纷纷”还有两个原因:(1)___;(2)___。而且这三个原因是按照(3)___顺序安排的。

    小文:你真是善于发现!

    小语:平时我不喜欢读说明性的文字,但以上资料我还挺喜欢的,语言比较生动。

    你看,资料中画线句就是这样的:(4)___(任选一句来分析)

    小文:不过,你觉得农民是否希望清明节下雨?

    小语:我们可以根据资料三中提供的农谚来分析:(5)___。

文学性文本阅读
  • 【甲】

    故乡的元宵(节选) 汪曾祺

    ①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批注示例:现在回忆起来,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影子,并无太多趣味,但当时的我“也能”看它转几圈。写出了幼时的我对过年的钟情,表现出作者对美好岁月流逝的感慨。

    ②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③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④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⑤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⑥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A)年,就这样过去了。批注:

    【乙】

    童年的春节(节选)冰心

    ①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他自己在元旦这天早上,还用红纸写一条:“元旦开业,新春大吉……”以下还有什么吉利话,我就不认得也不记得了。

    ②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粘,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那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③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B)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批注:

    【散文·事物】

    【散文·语言】

    【散文·情感】

古诗文阅读。
  • 班级计划做一期“柳宗元诗文主题阅读”专刊,小语想将下列诗文编辑到专刊中,邀你一同参与编辑。

    (一)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二)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装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注释】①南州:指永州。②北牖: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指捣茶用的石臼。⑤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⑥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⑦偕:_____⑧易:_____⑨质:抵押。⑩没:没收。⑪营护:料理,护送。⑫义:_______

写作
  • 作家余华说:“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看你开采了还是没有开采。”也许,你曾在委屈中坚强,困境中破茧,拼搏中闪光,磨砺中绽放……

    请以“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