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

浙江省杭州市文澜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1-26 类型:科学期末考试 学期:九年级上学期 查看:3
选择题
  • 人体各消化腺产生的消化液的各不相同,对杀灭进入消化道的微生物起到重要作用,下列消化液的正常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胃液(:0.9~1.5) B. 唾液(:6.6~7.1) C. 胆汁(:7.1~7.3) D. 胰液(:7.8~8.4)
  • 下列关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口腔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B. 肺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 C. 房室瓣可以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 D. 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 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如图所示。同一天,该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完成对接,开启了中国逐梦空间站的新征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使火箭加速升空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B. 观察到火箭穿破云霄,是以火箭内的宇航员为参照物 C. 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 太空中宇航员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流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
  •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 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C.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 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减塑捡塑”,倡导减少使用、回收利用塑料制品。下列关于塑料制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空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 B. 空矿泉水瓶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 塑料袋可以用燃烧的方式处理,以减少白色污染 D. 制作塑料袋的聚乙烯是一种有机物
  • 用圆形磁块将一长方形硬卡纸固定在黑板上,则松手后下列固定方式中硬卡纸最容易转动的是(  )
    A. B. C. D.
  • 如图所示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图中符号①②表示气体交换,③④表示其它物质交换。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二氧化碳 B. ②表示氧气 C. ③表示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D. ④表示尿素、尿酸等代谢物质
  • 青霉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滥用青霉素导致其使用效果下降。下列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是(     )
    A. 在长期滥用青霉素的环境中,耐药细菌比不耐药细菌更具生存优势 B. 细菌对青霉素进行定向选择,导致青霉素的使用效果下降 C. 自然界中本来没有耐药细菌个体,滥用青霉素才导致耐药细菌出现 D. 在抵抗青霉素作用时,细菌体内的某些结构会发生“用进废退”现象
  • 盐酸是实验室的重要物质,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如图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X可能是H2O B. Y可能是硝酸钡 C. 若W呈无色,指示剂可能是酚酞 D. 碱可以是可溶性碱,也可以是难溶性碱
  • 关于核电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可以将核能转化为内能 B. 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C. 反应堆中的反应是可控的 D. 核电站中用到的蒸汽轮机属于热机
  • 为了搬运一个很重的机器进入车间,某工人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圈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___ )
    A. B. C. D.
  • 在水平桌面上从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现对四个木块施加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木块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小敏阅读教材得知: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 , 可以组成一个电池(图甲)。那么该电池的正负极与什么有关呢?对此,小敏做了三组实验,并借助灵敏电流表进行判断(图乙),发现该电池的正负极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且存在一定规律。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片组合可以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图丙)的是(  )

       

    A. a铝片、b镁片 B. a铁片、b锌片 C. a铁片、b铜片 D. a铜片、b银片
  • 如图为染色体与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①是 , 其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 B. 人的成熟红细胞的细胞核中,③的数量为23对 C. ③是染色体,通常分布于细胞核中 D. 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在发生改变
  • 如图甲是某款电子测温仪,图乙是它内部的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定值电阻R为保护电阻;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显示仪的示数会变大,关于此测温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款显示仪的表盘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B. 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D. 将R0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小
填空题
  • 如图是“铁粉和硫黄反应”的改进实验,将铁粉和硫黄混合物置于两块石英玻璃片之间,并固定。在酒精灯上加热,产生红色火星,固体由棕灰色变为黑色。

       

    (1)铁粉和硫黄在两块玻璃片之间,反应时几乎接触不到氧气,减少了___(填化学式)气体的生成,更加环保。

    (2)向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滴入稀硫酸,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产生,说明铁粉和硫黄发生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3)反应后的黑色固体加入 , 溶液中,生成红色物质,说明黑色固体中有___剩余。

  • 揭示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文字早在西汉时期刘向的《说苑》一文中出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

    (1)刘向的《说苑》中提到的“园”,可以看成是一个___(选填“种群”或“群落”或“生态系统”),文中提到的蝉属于生态系统的哪种成分___。

    (2)文中提到的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是___。

    A.园→树→蝉→螳螂→黄雀

    B.树→蝉→黄雀→螳螂

    C.树→蝉→螳螂→黄雀

    D.蝉→螳螂→黄雀

  • 《天工开物》记载的“生铁、熟铁连续生成工艺”,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是现代冶金工艺的雏形。其流程图如下所示:

  • 地震时,震源的振动同时以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向外传播,两种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纵波到达时,人会感到上下颠簸,横波到达时,人会感到左右摇摆。台湾花莲发生地震时,某监测站测得两种地震波传播时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回答问题:

       

  • 小金通过画图,简单整理了人体内物质代谢的知识结构。ABC表示系统,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

  •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装适量的水,塞好软木塞,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过一会儿,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出试管,同时瓶口会出现白雾。

  •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
实验探究题
  • 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人体血液循环模型”,以模拟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和动、静脉血的转换,效果明显

    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效果较明显

    不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

    某同学利用塑料管、小水泵(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需外接电源)、水、单向阀、塑料瓶(2大2小,上下连通)、肺泡模型、组织细胞模型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 在探究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实验中,各小组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每个小组的实验器材都相同(摩擦和绳重忽略不计)。

    甲小组按照实验要求在滑轮上挂上钩码,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如图a所示。乙、丙两个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没有注意按照要求规范操作,他们偏离竖直方向斜向上拉弹簧测力计,匀速提起钩码,实验情况分别如图b、c所示。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甲小组)

    表二(乙小组)

    表三(丙小组)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实验序号

    物体的重力(牛)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牛)

    1

    1.0

    0.6

    4

    1.0

    0.7

    7

    1.0

    0.8

    2

    2.0

    1.1

    5

    2.0

    1.3

    8

    2.0

    1.6

    3

    3.0

    1.6

    6

    3.0

    1.8

    9

    3.0

    2.3

  •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使食物具有松软的特点。某品牌膨松剂的成分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学习小组对该膨松剂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氨气能被浓硫酸吸收。

    ②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

    ③碳酸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Ⅰ.探究膨松剂的成分

    如图1所示,装置B、C、D中试剂均足量。打开止水夹1,关闭止水夹2,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打开止水夹2,关闭止水夹1,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熄灭酒精灯。

    (1)装置A中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的原因是___。

    甲同学根据以上现象得出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铵。

    (2)乙同学提出:通过以上现象不能确定该膨松剂中只含有碳酸氢铵。经过小组讨论,他们继续加热装置 , 充分反应后,当观察到___的现象,得出结论:该膨松剂中还含有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Ⅱ.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

    如图2所示,小组同学称量10.0g该膨松剂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其他各装置中的试剂均足量。关闭止水夹3,点燃酒精灯。

    (3)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打开止水夹3,从硬质玻璃管a端缓缓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实验后称量装置G的质量,比实验前增重1.7g,则该膨松剂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___。

    (4)若没有装置H,会造成测定结果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小常用图甲所示器材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不变,待测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额定功率约为1W。

  •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时,往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刚变红瞬间又褪成无色。同学们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酚酞溶液变质;

    猜想二:可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猜想三:可能是酚酞溶液在滴入过程中被氧化……

解答题
  • 【资料一】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做过一系列实验:

    【资料二】1897年,毕希纳研磨酵母细胞,从死亡的酵母细胞中提取出酵母汁,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毕希纳实验的变量是___。

    (2)毕希纳实验的结果支持资料一中哪位科学家的观点___。

    (3)根据资料,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___。

    A.酶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

    B.斯帕兰扎尼分离出的胃蛋白酶可以催化蔗糖汁的分解

    C.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D.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 “化学链燃烧”是指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而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某“化学链燃烧”的过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高科技场馆引人注目。整个冬奥会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环保”的结合。
  • 小乐将表面锈蚀的铁钉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

  • 一台电热饮水机的铭牌如表所示,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饮水机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工作状态,均为电热丝,可在电流通过时产生热量并被水吸收,且阻值保持不变。则:

    ××牌饮水机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加热档

    1100W

    保温档

    44W

    电源频率

    5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