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仔细观察图1、图2、图3的微观图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目的 | 物质 | 操作 |
A | 鉴别 | Na2CO3和Na2SO4溶液 | 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
B | 除杂 | CuSO4溶液中混有少量H2SO4 | 加过量的氧化铜,过滤 |
C | 分离 | 铁粉和铜粉 |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
D | 制备 | 少量熟石灰 | 将石灰石加入足量水中 |
(1)糖尿病人通过皮下注射到身体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___(填字母)。
(2)比较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血管①___(填“<”、“=”或“>”)血管④。
(3)图乙中0.1s﹣0.4s,房室瓣处于___状态(填“打开”或“闭合”)。
(1)其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通过核___(填“聚变”或“裂变”),释放巨大的核能,核能又转化为___,从而获得高温;
(2)“人造太阳”加热功率达 , 若利用“人造太阳”发电,发电效率为60%,则每小时发电量达___焦。
步骤1:取10支试管,分为5组。每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和2mL浓度为2%的淀粉溶液。
步骤2:将每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将装有混合溶液的5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
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多孔瓷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已知碘液的颜色为棕黄色。
(1)小滨认为该实验过程有一个错误,应在步骤2前___(填操作过程。)
(2)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正确操作。第1min时,1—5号试管取出的反应液与碘液混合后均呈蓝色,其原因是___。
(3)多次取样观察,记录各组实验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物开始呈棕黄色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
(4)随食物进入人体胃、肠中的唾液淀粉酶最终转变成氨基酸,并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这个过程属于新陈代谢中的___作用(选填“同化”或“异化”)。
(1)操作1粉碎的目的是___。
(2)已知锂的化合价是+1价,则中钴元素的化合价是___。
(3)已知在水中的溶解性与氢氧化钙相似。为了获得较多高纯度
, 操作5中热水洗涤沉淀的效果比冷水更好,请阐述理由___。
(4)操作5得到 ,
固体表面是否有硫酸根离子残留,请写出检验方法___。
(1)有两个规格分别为“”、“
”的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
本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___的滑动变阻器;
(2)图甲是该小组连接的实物图,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在图上补画出正确的连线;___
(3)观察图乙,该实验小组发现无法准确判断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向3.8伏。于是他们重复做3次实验,每次实验都认为电压表示数最接近3.8伏。相关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见下表:
实验序号 | 电流表示数/A | 测得灯泡的额定功率/W | 测得灯泡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
1 | 0.28 | 1.06 | |
2 | 0.30 | 1.14 | |
3 | 0.31 | 1.18 |
你认为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合理并作说明___。
(4)实验结束后,小晨在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滑动变阻器的BP部分比PC部分热,这是因为___。
【测量过程】将下列实验空白处补充完整:
(1)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需将平衡螺母向___端调节(填“左”或“右”);测量液体时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当容器中没有液体时,钩码所在的位置即为“密度天平”的“零刻度”,“零刻度”距离支点O___cm;
(3)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钩码在距离支点右侧31cm处,液体的密度为___g/cm3;
(4)若此“密度天平”的量程不够大,可以采用___的方法增大量程(写出一种即可)。
(1)请画出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F的力臂l1。
(2)根据图示计算小腿肌肉产生的拉力是多大?
(3)人向前走一步,重心将升高约 5cm,求人克服自身重力做了多少功?
评价指标 | 优秀 | 合格 | 待改进 |
指标一 | 反应安全, 且可控。 | 反应安全,但不可控。 | 反应有较大安全隐患。 |
指标二 | 气体能直接排出且速度可以观测。 | 气体能直接排出,但速度无法观测。 | 气体无法排出。 |
(1)如图甲是某品牌二氧化碳补给器装置图,计泡器的作用是___。
(2)查阅资料后知道草系鱼池先要通入二氧化碳两天使水草长势茂盛后再放入宠物鱼,小组成员采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以上是项目组成员设计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图及操作方法。最后小组选用图乙,根据评价量表,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
(3)小科查阅到如下信息: 20℃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约为1.45g/L,草系鱼缸中绿色植物在水中二氧化碳的吸收率约为15%。问:100克碳酸钙在补给器中完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60升的鱼缸中绿色植物产生产生多少升氧气(常温常压下氧气密度=1.28g/L)。___(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