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滨江

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滨江初级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三月阶段性检测七年级科学试题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4-14 类型:科学月考试卷 学期:七年级下学期 查看:8
选择题
  • 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电压表 B. 甲烷结构 C. 原子结构 D. 细胞结构
  • 瓶中CO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表示C原子,“●”表示O原子)  (      )
    A. B. C. D.
  • 2024年2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宣布,研发含镥-177抗癌新药取得实质性进展。镥-177相对原子质量为177,核外电子数为71,则其核内中子数为(    )
    A. 177 B. 142 C. 106 D. 71
  • 某同学制作的实验室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硝酸铜

    氯化镁

    氢氧化钠

    氧化钙

    CuNO3

    MgCl

    NaOH

    Ca2O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 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下列选项中的实验,其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

    A. B. C. D. ④红墨水分散到水中
  •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C>B B. 核内质子数:A=E C. B、C同周期. D. A、D同族
  • 铱-192是一种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严重辐射伤害。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铱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铱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7个质子 B. 铱元素是金属元素 C. 铱元素原子的核外有77个电子 D. 铱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
  • 某元素原子A的质子数为a,已知B+和A2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B元素的质子数(     )
    A. a-2+1 B. a-2-1 C. a+2+1 D. a+2-1
  • 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O2: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 个氧原子 B. 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C. S2-: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 SO2:可判断出该物质中S、O元素的个数比为1:2
  • 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O”和“●”分别表示质子、中子、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丙代表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同 B. 图甲、丙代表的原子为同一种原子 C. 图甲、乙代表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 D. 图乙、丁代表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 假设1个甲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则1个标准的碳原子的实际质量可以表示为( ___ )
    A. B. C. kg D. kg
  • 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混合的冰水、氧化铁、氖气 B. 纯净的空气、海水、氮气 C. 混合的冰水、二氧化碳、铁 D. 纯净的空气、水、液氧
  • 小舟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 Fe2O3、FeO、FeS B. 硫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H2S、SO2、SO3 C. 碳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2CO3、CO、CH4 D. 人体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0>H>C
  • 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0 B.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 C.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D. 乙酸分子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2:1
  • 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H2O2。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___ )
    A. H2O2是由2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构成的 B. 该物质是由多个原子构成的 C. H2O2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 该物质的1个分子含质子数18
填空题
  •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科学家及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____。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③→①→②
  • 某市一些街道边新安装了“太阳能垃圾箱”。该垃圾箱“头顶”光电池板。
  • 如图表示的是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

    周期

    I A

    ⅡA

    ⅢA

    ⅣA

    VA

    ⅥA

    ⅦA

    0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22.99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6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 Ar

    39.95

  • 下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填粒子名称)

  •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核废水的排放引起了民众囤盐恐慌,被污染的海水中含有的I-131 是碘的一种放射性元素;

    【材料二】核废水中含有三种水,分别是水 (H2O)、重水 (2H2O)和超重水( 

    【材料三】一个氘 (2H)原子中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一个氚原子(3H)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材料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射线的过程叫做衰变,超重水 中的氚(3H)元素会发生β-衰变,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

  •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立的高能电池。

  •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R2O3.请回答下列问题(注:相对原子质量见试卷开头)
实验与探究题
  •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 为破解原子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探索。

    1897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有如下现象: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 小明和小红尝试完成项目任务:建构分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变化。下列是项目学习记录单(部分),据此回答下列题目:

    任务一:制作水分子模型

    资料:水的化学式为H2O,氢原子直径为( 米,氧原子直径为 米。

    材料:①直径2厘米的白色圆片若干;②直径2厘米的黑色圆片若干;③直径5.6厘米的白色圆片若干;④直径5.6厘米的黑色圆片若干;⑤直径8厘米的白色圆片若干;⑥直径8厘米的黑色圆片若干。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评价标准

    能区分原子种类、并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能区分原子种类、不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不能区分原子种类且不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任务二:利用建构的分子模型解释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资料:在标准状况下,水的密度是1克/厘米3 , 冰的密度是0.9克/厘米3

  • 在两个相同的茶杯里分别注入同体积的凉开水,一只杯子里加一小匙蜂蜜(主要成分是果糖),另一杯子里加一小匙白醋(溶质是醋酸),立即尝两只杯子里的水,发现放蜂蜜的杯子里的水基本不甜,放白醋的杯子里的水很酸。
综合题
  • 为了验证猪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 。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 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

  • 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化学式为( 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以下数据可以帮助你呦, C--12, H--1, O--16, N--14, S--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