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城区,2025年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5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4-24 类型:化学中考模拟 学期:中考阶段 查看:0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燃烧天然气炒菜 B. 冰镇水制作冰块 C. 用食醋除水壶水垢 D. 未擦干的铁锅生锈
  •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某种饼干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商品名称

    ××饼干

    配料

    小麦粉、白砂糖、鲜鸡蛋、葵花籽油、食盐、碳酸钙、柠檬酸、小苏打、脱脂乳粉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A. 小麦粉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物质有糖类 B. 碳酸钙提供的钙元素有助于防止贫血 C. 柠檬酸与小苏打作用使饼干变膨松 D. 填充氮气可以延长饼干的保质期
  •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的氧气可用作燃料 B. 稀有气体所占比例小,没有利用价值 C. 二氧化碳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D. 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 中国西汉时期的雁鱼青铜釭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灯中使用的煤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 烟气中黑色物质是煤油不完全燃烧所致 C. 转动灯罩不会改变灯火火焰的明亮度 D. 水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
  • 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木炭生火烧烤

    木炭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

    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金刚石硬度大

    C

    用生石灰制作发热包

    CaO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D

    用稀盐酸除铁锈

    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A. A B. B C. C D. D
  •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宏观事实,合理的是
    A. 加油站严禁烟火———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C. 汽油燃烧——燃烧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石油气在加压后装入钢瓶——分子间间隔变大
  • 对矿井水净化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净水后脱盐率达到98%以上。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过滤器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B. 臭氧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C. 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异味 D. 该处理过程将矿井水变成纯净水
  • 吃热带水果菠萝会感到“扎嘴”,原因之一是因为存在草酸钙针晶(CaC2O4·H2O).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草酸钙针晶由四种元素组成 B. 草酸钙针晶中C、O原子个数比为1:2 C. 草酸钙针晶脱水可得到CaC2O4 D. CaC2O4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SCR烟气脱硝技术是向催化剂上游的烟气(含有NO2)中喷入NH3 , 将烟气中的NO2转化为无毒无污染的两种物质,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甲是一种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 B. 反应中消耗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 反应中消耗甲与生成丁的质量比为23:14 D.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 部分含硫物质的价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d可能是Na2SO4 B. 物质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质b C. 物质b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D. 物质c的稀溶液能与Cu发生置换反应
  • 镉(Cd)是一种“氢前金属”,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铜之间,镉的部分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如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物质

    Cd(OH)2

    CdCO3

    CdSO4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白色固体

    难溶,白色固体

    易溶于水

    A. Cd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反应生成CdO B. Cd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d(OH)2 C. 向Cd(OH)2中加入稀H2SO4 , 无明显现象 D. CdSO4可由CdCO3与Na2SO4反应制得
  •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转化为汽油,主要转化过程如图所示。X是一种单质,I中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常见的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是O2 B. I中生成的溶剂含有氢元素 C. (CH2)n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 该转化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新途径
  •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BaCl2溶液和Ba(NO3)2

    取样,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B

    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取样,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C

    除去CO2中的H2O

    将混合气体通入浓硫酸

    D

    除去Fe粉中的Cu粉

    向混合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 下列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①欲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a处可以放置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 B. ②冷碟子底部产生的炭黑说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C. ③可以证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④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混合气体中可能有CO
非选择题
  • 铈(Ce)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单质和化合物的用途都非常广泛。
  • 古籍中记载了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锡。

  • 碳酸氢钠片是常见的抗酸药。某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片的作用原理和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中选择pH=1.4的稀盐酸模拟与该抗酸药反应的胃液。
  • 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常用于食品加工、制药领域。工业上用石灰石(含有Fe2O3、MgO、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可知:

    ①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②CaCl2的水合物形式随温度变化如下:

    温度

    <29.8℃

    29.8℃到45℃

    45℃到175℃

    >175℃

    CaCl2的水合物形式

    CaCl2·6H2O

    CaCl2·4H2O

    CaCl2·2H2O

    CaCl2

  • 氮气(NH3)作为能源载体,具有储氢能力和容易运输的特性,受到广泛关注。

    【查阅资料】

    1. NH3的密度比空气小,能与酸反应。

    2. NH3与水结合转化成重要的工业原料氨水(主要成分为NH3·H2O)。

    3.实验室常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制取NH3 , 化学方程式为:

    I. NH3和O2的实验室制取

    (1)仪器x的名称是___。

    (2)利用KMnO4分解制取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实验室制取NH3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标号);若用装置D收集则气体应从___(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Ⅱ. NH3的利用

    (4)NH3反应释放能量,不同条件下的能量释放情况如下表。为达到能量高效利用和实现对环境友好,选择的反应条件是___。

    反应条件

    纯氧中点燃

    CuO/CeO2催化燃烧

    高温铂催化

    能量释放特点

    释放能量较低,燃烧稳定性较差

    能量利用率高,N2产率可达98%

    释放能量较高,需控制温度(800~950℃)

    主要产物

    N2和H2O

    N2和H2O

    NO和H2O

    (5)NH3作为储氢介质,在400~600℃和催化剂条件下分解释放出H2和另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后,没有反应完的NH3用试剂___(填标号)除去,然后低温蒸馏分离出.

    a.稀硫酸       b.NaOH溶液       c.Na2CO3溶液

    (6)研究小组利用氨水测定固体CaCl2和NH4Cl混合物中NH4Cl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是:。取5g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足量氨水,通入CO2 , 充分反应得到4g沉淀,则固体混合物中NH4Cl的质量分数为___。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NH3·H2O- 35 NH4Cl-53.5 CaCO3-100 CaCl2-111)

  • 兴趣小组利用鸡蛋开展家庭实践活动,学习化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Ⅰ.探究鸡蛋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

    (1)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

    1

    将鸡蛋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鸡蛋下沉

    ρ鸡蛋 , 导致鸡蛋在水中的浮力不足以支撑其重量,且鸡蛋壳不与水反应

    2

    将鸡蛋放入装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

    鸡蛋浮起来

    ρ鸡蛋___ρ饱和食盐水 , 浮力克服了重力,且鸡蛋壳不与食盐水反应

    3

    将鸡蛋放入装有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中

    鸡蛋反复沉浮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___(填化学方程式),产生了气体。

    Ⅱ.为进一步了解实验3后的废液能否直接倒入排水口,兴趣小组继续开展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废液中的钙离子需降到一定标准才能排放。

    【提出问题】

    废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2)猜想1:CaCl2

    猜想2:___。

    【实验探究】

    (3)取少量废液分别加入编号为A、B、C的三支试管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A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___

    废液中含HCl

    【分析评价】

    (4)甲同学提出检验废液中的HCl,也可以往B中只滴加NaOH溶液进行检验,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___

    (5)乙同学提出要证明猜想2成立,可以向C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进行检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气泡产生,后___。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依次与微粒___(填离子符号)发生反应。

    【得出结论】

    实验证明猜想2成立。

    【拓展提升】

    (6)加入适量试剂___(单选,填标号)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可直接排放。

    a.CuO粉末       b.KOH溶液       c.K2CO3溶液       d.AgNO3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