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4-2025,学年

北京市顺义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1-17 类型:物理期末考试 学期:八年级上学期 查看:9
单项选择题
  •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 米 B. 秒 C. 千克 D. 摄氏度
  • 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圆形光斑 B.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 日晷盘上有晷针的影子 D. 从泳池岸上看水底比实际浅一些
  • 如图所示实例中,属于防治噪声措施的是(  )
    A. 设立环境噪声检测仪 B. 机场周边安装超声驱鸟器 C. 球场外围安装围栏网 D. 航母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 热胀冷缩是一般物体的特性,实验室用的液体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制作的,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是(  )
    A.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B. 戴上棉布手套后去拿加热的食物餐盘 C. 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又重新鼓了起来 D. 哈密熔岩塔式光热发电站将太阳光能转化成电能
  • 七星纹铜镜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面铜镜,直径 , 厚。在制作过程中,使用比较先进的复合范铸造技术,将铜和锡按照的比例混合后加热变为液体,倒入模范中,待其冷却成型。冷却成型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为(  )
    A. 熔化 B. 液化 C. 凝固 D. 凝华
  •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并在火星表面移动位置开展探测任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地球为参照物,“祝融号”是静止的 B. 以月球为参照物,“祝融号”是静止的 C. “祝融号”在火星表面探测时,以火星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 D. “祝融号”在火星表面探测时,以火星岩石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
  •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误差就是在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 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
  • 正确写字姿势的“三个一”是:眼睛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其中对“一尺”的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 将一束激光射入到盐水中,观察到光束的传播路径是曲线,如图甲所示;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盐水后,再次将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观察到光束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盐水密度均匀 B. 图乙中的盐水密度均匀 C. 图甲说明光传播需要介质 D. 图乙盐水中的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 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到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 , 一部分光发生折射后从玻璃砖射出,图中能正确反映折射光路的是(  )
    A. B. C. D.
  • 如图所示生活中的现象与其解释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 公路旁经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60km/h”的标志牌,若一辆汽车在该路段行驶,速度为 , 下列换算及判断是否超速正确的是(  )

    A. , 没有超速 B. , 超速了 C. , 没有超速 D. , 没有超速
  • 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一般由如图所示的钢管搭设而成,这些钢管规格相同,每根钢管的外径为 , 内径为 , 长为 , 钢的密度为 , 则一根钢管的质量为(  )

    A. B. C. D.
  • 如图所示是一个用光电屏显示液面高度的仪器。它工作时,激光器和光电屏保持不动,通过反射光束照射在光电屏上位置的变化来判断液面的高低。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液面上升时,入射角变小 B. 当液面下降时,入射点位置不变 C. 当液面上升时,反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变小 D. 当液面下降时,光电屏上的光斑将向左移动
  • 该图是甲、乙两辆玩具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在5~15s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在0~10s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C. 在0~5s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平均速度大 D. 乙车在0~10s的平均速度比15~20s的平均速度大
多项选择题
  • 小力学习了热现象后对知识进行了整理,画出知识结构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屏上,屏上呈现由7种色光组成的光带,图为此现象的光路示意图。对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下表为几种晶体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固态氮

    固态氧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熔点/℃

    -210

    -218

    -117

    -39

    液态氮

    液态氧

    液态酒精

    液态水银

    沸点/℃

    -196

    -183

    78

    357

  •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非常关注儿童青少年用眼健康。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像光路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如图所示,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将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同时开始计时,经过斜面上B点运动至斜面底端C点,测量AB、AC间距离和小车从A到B、C的时间,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

    AC

    路程s/cm

    40

    80

    时间

    3.6

    5.1

实验探究题
  • 按要求填空:

  • 用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前、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请完成下列问题:

  • 用图所示鼓、鼓槌、碎纸屑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物体振动幅度是否有关。

  • 某同学要测量一枚石头印章的密度,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 图所示是一种卫浴间用于烘干双手的电器,它能吹出暖风使手上的水快速变干。小力想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是否有关,他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他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滴管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水的表面积相同,水的温度相同。

    ②打开吹风机加热挡对其中一滴水吹风,比较两滴水变干的快慢。

  • 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1)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一束光沿玻璃砖方向射向镜面,光线沿方向射出,是入射角,是反射角,测量 , 并记录到表格中;

    ②改变入射光线方向五次,测量 , 并记录到表格中。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实验结论:光发生反射时,___;

    30

    35

    40

    45

    50

    55

    30

    35

    40

    45

    50

    55

    (3)本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

  • 在物理课上,小力正在进行实验探究,他将两块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平面镜分别呈夹角,将电子蜡烛放在两块平面镜中间,观察电子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个数,实验装置俯视情况如图所示,小力所探究的问题是___。

  • 用图所示的装置(其中是两根外形完全相同且高度可调的电子蜡烛)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距是否有关。

  • 实验桌上有光具座、2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5cm、10cm)、电子蜡烛、光屏、刻度尺。现利用上述器材探究物距一定时,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凸透镜焦距是否有关。

科普阅读题
  • 请阅读《刻漏》回答题。

    刻漏

    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寒来暑往,花开花谢,从古至今,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变化,周而复始,而时间计量却是片刻不离地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刻漏,又称水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比较精确的计时工具,它是根据流水的量与流逝时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漏壶或箭壶中的水量变化来度量时间的。我国使用刻漏的时间非常早,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大约公元前2070年),到了汉武帝时期则发明了浮箭漏,图甲所示为单级浮箭漏示意图。浮箭漏由两只漏壶组成,一只是播水壶,另一只是受水壶,因为壶内装有指示时刻的箭尺,所以通常称为箭壶,随着受水壶内水位的上升,安在箭舟上的箭尺随之上浮,所以称作浮箭漏。为提高计时精度,人们把单级刻漏发展成多级刻漏,多级刻漏主要由几个铜水壶组成,又叫“漏壶”,如图乙所示,从上往下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箭壶,上面的三个壶的底部都有一个小眼。箭壶的结构图如图丙所示,里面有一个由箭杆和木块组成的箭舟,随着箭壶内的水逐渐增多,箭舟也慢慢上浮,在箭杆上面刻有精确的刻度,根据箭杆露出的刻度,就可以准确的读出时间。每隔一天,向日壶中装满水,将箭壶里的水倒空。东汉以后,我国刻漏最好的日误差已经可以达到在20s左右。刻漏作为古代计时装置,在类型上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精度到高精度的演变。而在现代,其原理仍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文化展示和创意设计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题
  • 捏泥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技艺,其所用的土坯质量分布均匀。现用一块边长为、质量为的正方体土坯捏泥人,最后雕琢成型的泥人质量变为 , 求:
  • 用激光器向月球发射激光信号,后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信号,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