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海市,文园

2025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集团)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4-17 类型:化学中考模拟 学期:中考阶段 查看:3
选择题
  •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意在唤起人们的节水意识,符合这一主题的标识是
    A. B. C. D.
  • 生活中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酸氢钠属于
    A. 盐 B. 碱 C. 酸 D. 混合物
  • 为我国研发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 徐光宪 B. 闵恩泽 C. 张青莲 D. 徐寿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不锈钢杯 B. 木桶 C. 纯棉毛巾 D. 涤纶制成的航天服
  • 广东地区因气候等原因喜欢饮用凉茶,凉茶主要成分是黑芥子甙(C10H17NO9S2),可以预防感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黑芥子甙中含有 39个原子 B. 黑芥子甙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黑芥子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 黑芥子甙中氢、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7:9:2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2个氢原子: B. 氖气: C. 硫化锌: D. 镁离子:
  • 硒元素有防癌作用,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硒的核电荷数为34 B. 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C. 硒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 硒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 项目活动小组探究洁厕灵的成分:取少量洁厕灵加水稀释十倍、脱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几小块大理石进行检验。最后通过分析交流得出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一种酸。回答下列小题。
  • 科学家用“人工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获得氧气,实现“碳中和”,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涉及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均不发生改变
  • 碳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从a点升温至b点,有晶体析出 B. b点溶液降温至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与a点相等 C. 保持温度不变,蒸发部分溶剂,b点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20℃时,将60g碳酸钾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10g
  • 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方法

    A

    Cu粉(Zn粉)

    加入过量的FeSO4溶液,过滤

    B

    碳粉(CuO)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

    C

    CH4(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D

    Fe2O3(Fe)

    在CO的气流中加热

    A. A B. B C. C D. D
  • 兴趣小组开展主题项目式实践活动。相应化学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活动主题

    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组装与使用

    高原用供氧器的设计与制作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化学知识

    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所用原材料须含有氧元素

    煤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A. A B. B C. C D. D
  •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B.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A. A B. B C. C D. D
非选择题
  • 中国丝绸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古代染坊常用“石碱”(主要成分为碳酸钾)来处理丝绸。《本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记载:“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古代民间制取“石碱”的示意图如图:

【科普阅读】
  • 海水淡化技术是目前人类获取淡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与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加热至沸腾,利用蒸发和冷凝的原理,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相比,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具备不消耗化石能源、无污染、所获得的淡水杂质含量低等诸多优点。

    热带沿海地区光照充足且光照时间长,可在热带沿海地区建设太阳能海水淡化厂。为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中的太阳光利用率,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氧化石墨烯(GO)基薄膜界面光热蒸发技术,如图所示。未经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基薄膜在水溶液中会出现层间膨胀,导致盐离子能够通过薄膜;而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基薄膜的层间通道可以有效截留盐离子,并为水的供应和蒸气的逸出提供有效途径,最后通过冷凝收集淡水。该技术完全由太阳能驱动,离子去除效率高,成本低。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
  • 一、CO2的制取及性质

    i.制取CO2

    (1)写出仪器名称:a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ii.性质实验,如图1:

    (3)通入二氧化碳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实验中,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依据的现象为___。

    二、跨学科实践

    (5)“水草培育”气肥自动补充器,如图2所示。

    I.设计原理:采用Na2CO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补充气肥CO2 , 水草需要吸收气肥CO2进行___作用;

    II.动手制作:使用时,将导管放入水草培育缸,调节输液调节器。该装置的优点是___。导管末端链接多孔玻璃泡的作用是___。

  • 科学种田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助力乡村振兴。草莓适宜生长在弱酸性的土壤中,某地区为种植草莓,对土壤进行检测。“圆梦”活动小组积极参与,取少量土壤样品,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pH=8.2,说明土壤呈碱性,由此判断该土壤不适合种植草莓。

    【查阅资料】I.碱性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引起的;II.向土壤中施加硫粉,硫粉在微生物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硫酸。

    【提出问题】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做出猜想】

    (1)猜想1:Na2CO3;猜想2:NaOH;猜想3:___。

    【实验探究】

    (2)填表:

    操作

    现象

    结论

    (1)取土壤浸出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过量___溶液

    ___

    猜想1正确

    (2)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___

    【分析评价】操作(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交流反思】

    (3)I.活动小组按照用量要求向试验田中加入硫粉,3个月后,再次测得土壤液pH=6.3,确认可以种植草莓。土壤碱性改变的原因是___。

    II.针对该地区土壤,除改变其碱性外,还可以选种适合生长的作物。以下作物中,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___。

    作物

    小麦

    大豆

    海水稻

    适宜生长的pH范围

    6.0~7.0

    6.5~7.5

    8.0~9.2

    III.应对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有___。

    a.合理施肥                    b.大量使用农药            c.种植耐盐碱作物

  • 德化窑址是首批窑瓷类的世界文化遗产。工业上可利用废弃的氧化铝陶瓷片(主要成分为Al2O3、SiO2 , 含少量Fe2O3、MgO)制备高性能催化剂载体γ-Al2O3 , 部分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I.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

    II.SO2与CO2化学性质相似;

    III.Al2O3具有多种物相,常见的有α-Al2O3、θ-Al2O3、γ-Al2O3

    IV.陶瓷中铁的氧化物的存在形式会影响陶瓷的呈色。

  • 纳米铁粉具有易燃、无污染的特性,是一种极具实际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新型燃料。制备纳米铁粉的其中一种流程如图1所示。

    反应1:FeSO4+H2C2O4(草酸)FeC2O4↓(草酸亚铁)+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