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稻种植区气温变化一般不会太大,是因为水具有什么特性?
(2)请结合浮力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水稻从种植到成熟,浮体的位置是会上浮一些,下沉一些,还是不变?
(1)前端尖锐更易破门的原因?
(2)为什么选用质量大的圆木?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1.2 | 1.6 | 1.8 | 2.0 | 2.4 |
电流I/A | 0.12 | 0.16 | 0.18 | 0.20 | 0.24 |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
①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___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②实验时,使一束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此时,反射角大小为___。
③如图乙所示,把纸板NOF绕ON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内。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
②如图丙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这种研究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③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
猜想一:机动车提速的快慢与牵引力有关;
猜想二:机动车提速的快慢与质量有关。
小杨准备的实验器材有:一辆小木车、一个弹簧测力计、电子停表、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和一些不同质量的砖块等。
(1)如图所示,小杨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小木车,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控制___
相同的条件下,改变___的大小,测出小木车在起动之后2s内前进的距离s,并进行比较;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杨在静止的小木车上放置不同质量的砖块,用2.5N的水平拉力拉动小木车,并测出小木车在起动之后2s内前进的距离,并将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实验次数 | 1 | 2 | 3 |
小木车和砖块的总重量m/kg | 1.0 | 1.5 | 2.0 |
2s内小车前进的距离s/cm | 25.00 | 15.00 | 3.50 |
①在第2次实验中的小木车上放质量为1.5kg的砖块时,是用它当作___(选填“卡车”“小汽车”或“摩托车”);
②在2s内,小木车前进的距离越大,则表明小木车提速越___;
(3)通过受力分析,机动车提速的快慢还可能与摩擦力这一因素有关,写出这一猜想的理论依据: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