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氦气___; (2) n个硫酸根离子___。
(1)他知道了照明电路中,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___伏;
(2)他还知道了家庭电路中许多器材的用途,如记录电路消耗的电能用___。
(1)氯化钠是由___(填具体粒子的名称)构成的;
(2) 图中B处应填入___(填“元素”、“原子”、 微观“分子”或“离子”) 。
(1)钟面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不同。
(2)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请写出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用化学式表示)
(1)电路中插座与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是___;
(2)小明认为有几处开关必须处于常闭状态,所以不需要设置,这几处开关是___(填数字)。
(1)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
(2)有气态物质生成的是___。
(1)电磁铁右端是___极;
(2)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___(填“不变”、“逐渐变大”或“逐渐变小”) , 方向___。
他用一个有刻度的去底带塞子的瓶子,塞子上插入温度计和粘有“暖宝宝”贴的铜丝,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查阅资料发现:“暖宝宝”贴内含有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物质,可在空气中吸收氧气发生放热反应,“暖宝宝”贴吸氧能力强,放热迅速。
(1)从建模角度分析,“利用暖宝宝贴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的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___;
(2)在铜丝、空气、暖宝宝贴、水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
(3)整个实验过程中,瓶内液面的变化情况为___;
(4)若温度计与橡皮塞之间连接不是很密闭,则测量结果将___(填“不变”、“偏小”或“偏大”) 。
(1)请写出图中a的名称:___;
(2)关于实验室用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相同之处是___(填字母编号);
A.都需要加热 B.都可直接选用A装置制取
C.都属于分解反应 D.都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给试管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填序号)。
(4)在完成制取并收集氧气后,小科进行了检验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他取一根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另一端系在一根粗铁丝上,点燃火柴,待火柴将要烧完时,立即伸进一瓶预留少量水的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并放出大量的热。
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
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 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
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
④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表。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 |||
评价指标 | 优 秀 | 合 格 | 待改进 |
指标一 |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 指针磁性弱, 不能自由转动 |
指标二 |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 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
(1)将条形磁铁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的磁极为___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应如何操作?___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___。
(4)小科用硬纸板和缝衣针制作了另一款指南针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当小指南针静止后,针尖始终指向北方,由此可知针尖是指南针的___极。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 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图甲。
【作出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运用】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α粒子就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
(2)根据卢瑟福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获得的结论是___(填字母编号)。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核质量较大 D.核外电子带负电
(3)卢瑟福进行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___(填字母编号)。
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
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
①断开开关S,按图组装实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用已调零的电子测力计测出软铁块P对测力计的压力F0并记录在表格中;
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两次电流表的示数Ⅰ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I、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回答:
实验次数 | F0/N | I/A | F/N |
1 | 0.9 | 0.36 | 0.84 |
2 | 0.9 | 0.40 | 0.82 |
3 | 0.9 | 0.44 | 0.80 |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___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2)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改变电流大小外,还起到___的作用。
(4)在实验次数3的基础上,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匝数的关系,可先更换另一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M,然后___(填具体操作)。
(1)表中第14号元素的符号是___;
(2)一种原子原子核内有14个中子,核外电子有13个,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
(3) M2-与Ne核外电子数相同, 则M元素名称为___元素。
(1)生活中,电冰箱的三线插头必须要插入三孔插座中,这样可以让它的___与地线相连;
(2)图甲中灯泡与开关的连接方式是___;
(3)将图乙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___两个接线柱;
(4)小科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 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___(填字母编号)。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1)小科同学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___。除了图乙的方法收集氧气外,还可用___法收集。
(2)小金同学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___。
(3)两位同学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小科采用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小金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___
(1)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___个:
(2)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___: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到0.1%)___
(4) 418g“摇头丸”中含多少克氮元素?___
【产品设计】图甲是小组成员完成的设计草图,装置包括发育盘、淋水系统和加热装置等。豆芽机的盖上开孔,发育盘上有沥水孔,淋水系统由水泵驱动,豆芽机中的水可通过内部管道和沥水孔按箭头方向流动,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水流大小控制发育盘中的积水量。加热装置内部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R0是定值电阻,R1为电热丝(用于加热),Rx为热敏电阻;
【功能调试】小组成员购置了相关配件进行产品制作与调试;配件的具体参数如下: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3伏,R0为25欧,R1为440欧,Rx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电磁铁衔铁在电流大于等于60mA时吸合,工作电路接通,电热丝R1开始加热;在电流小于等于30mA时衔铁断开,停止加热;
【评价改进】小希设计了评价量规(部分指标如下表),并以此作为豆芽机评价改进的依据;
评价指标 | 作品等级 | ||
优秀 | 合格 | 待改进 | |
氧气提供 | 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不会出现缺氧情况 | 能够提供充足氧气偶尔出现缺氧情况 | 不能提供充足氧气经常出现缺氧情况 |
温度控制 | 能实现自动控温并能提供适宜的温度 | 能实现自动控温但温度过高或过低 | 不能自动控温 |
(1)根据评价量规,该小组设计的豆芽机“氧气提供”指标被评定为优秀,结合设计草图写出判断的依据___(列举一例);
(2)小希查阅资料发现绿豆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26℃,结合数据对小组设计的豆芽机的“温度控制”指标进行评定;(只需写出最低温的计算过程)___;
(3)经了解,适宜黄豆发芽的温度略高于绿豆的温度,若继续用此款豆芽机进行黄豆芽的培育,需要对加热装置进行改进,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
A.增加线圈匝数 B.增大U C.增大R0 D.减小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