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1962年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 感人事迹: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得知自己患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
“我国石油基本自给了!”全国亿万人民传诵着、欢呼着这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奇迹。这奇迹,是我国人民完全依靠自己的设计,自己的设备,自己的技术力量创造出来的。
①各项普通法律的总和
②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③我国法律体系的核心
④与普通法律地位平等
①保证人民成为我国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②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
③保证了我国广大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①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②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人民幸福生活才是最大的人权
④我国公民需要履行基本的义务
①有利于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
②使宪法代替普通法管理社会的方方面面
③预防惩治腐败官员并杜绝腐败现象产生
④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和遵守宪法
【探秘雪域高原】
【建国后的形势】
材料一: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民生困苦。中国人民有没有能力把生产恢复起来,这是一个严峻考验。中国人民能否冲破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以建设国家:这是又一个严峻考验。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政治上的智慧】
材料二:一、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二、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摘自《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战场上的较量】
材料三: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土地上的改革】
材料四: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一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的过程,它是以实现工业化为核心,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全面社会变革。
材料二 从 1953 年起,中国实施“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 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包括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截至1957年底,我国建成了飞机和汽车制造业、新式机床制造业等新工业部门。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任务,并确定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
——摘编自王娟《脉络·蕴涵·意义: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等
材料一
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追究。”
材料二 2024年12月25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某受贿案。李某利用自身职务上的便利,违反规定行使权力为他人谋取非法利益,非法收授他人财物。李某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材料三 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1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实施42周年。为此,小辉同学所在社区组织开展了“宪法进社区”系列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的最后一天,社区工作人员向群众赠送了宪法读本,并向大家发出“增强宪法意识,与宪法同行”的倡议。
【地位显然】
宪法第五条:……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程序显然】
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价值追求显然】
我们有尊严的生活要由宪法予以保障,国家权力的运行规则要由宪法作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