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25年,中考

湖南省益阳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4-21 类型:历史中考模拟 学期:中考阶段 查看:0
选择题
  • 某中学历史组开展“图说历史”的比赛活动,小明同学找到的如下图片能说明当时的人们(     )

    A. 使用磨制石器 B. 方便储存稻谷 C. 过着定居生活 D. 出现贫富分化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和民族交融是重要的历史现象。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魏孝文帝时迁都洛阳,把包含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百余万人迁到中原。对这些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 迁都洛阳是孝文帝改革的唯一内容 B. 北方人口南迁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 C. 迁都洛阳是为了学习鲜卑族文化 D. 北方人口南迁是去学习南方的技术
  • 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就发展两岸关系、共创美好未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元朝在台湾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安西都护府 B. 澎湖巡检司 C. 台湾府 D. 驻藏大臣
  • 《全球通史》记载:“这些世纪却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的世纪——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命和工业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崛起的世纪……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也是相对静止的、落后的。”下列选项与当时中国“相对静止的、落后的”状态相符的是(     )
    A. 创立科举制度 B.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C. 建立行省制度 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陈天华,湖南新化县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他在《猛回头》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对此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 《南京条约》使清政府已经灭亡 B. 《马关条约》建立了“洋人的朝廷” C. 《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 《辛丑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中唱到“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下列说法与歌词“五四的火炬”相关的是(     )
    A. 导火线是北洋政府逮捕爱国学生 B. 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 C.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 开创了革命首创精神
  •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有一辆人民群众支援前线使用过的小推车引人注目;渡江战役中,年仅14岁的马毛姐不畏枪林弹雨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这些材料说明(     )

    淮海战役中的独轮推车                       渡江英雄马毛姐送军过大江的雕塑

    A. 淮海战役标志着解放战争胜利 B. 渡江战役标志着战略进攻开始 C. 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先进的交通工具 D. 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
  • 毛泽东曾说:“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由此可知(     )
    A. 张謇是洋务派的代表 B. 张之洞主张实业救国 C. 他们都为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作出了贡献 D. 他们都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 大概念能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某同学在学习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可以选择以下哪个“大概念”来统领这些内容(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过程 B. 新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 C.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当下“自己的路”指的是(     )
    A.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 井冈山道路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对外开放道路
  • 《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从中得知(     )
    A. 世界文明的产生与地理环境有关 B. 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 世界文明的特征与地理环境无关 D. 亚非文明的延续发展
  • 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中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人权宣言》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B. 《权利法案》宣告脱离殖民统治 C. 《独立宣言》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D. 这反映了由人治到法治的发展趋势
  • 1919年,陆徵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某国际会议,因会议损害了中国利益,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了日本,在国内人民和旅法侨民的压力下,他拒签对德和约。此次国际会议是(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开罗会议 D. 万隆会议
  • 截止2024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覆盖全国90%的大城市,不仅大幅缩短了乘客的出行时间,还极大地推动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人员流动。下列哪一科技发明标志着铁路运输的开始(     )
    A. 飞机的发明 B. 内燃机的发明 C. 蒸汽机车的发明 D. 柴油机的发明
  • 1963年8月27日,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批评100年后的美国仍未实现林肯时的目标。据此100年前林肯签署的文件是(     )
    A. 《1789年美国宪法》 B. 《独立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美国民权法案》
  • 加拿大政府宣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自2024年10月22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加方的措施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构成对中方的歧视性措施,严重侵害了中方的合法权益。中国自2025年3月2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实施反制。中国的这一举措符合以下哪一组织的规定(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欧洲联盟 C. 联合国 D. 世界贸易组织
非选择题
  •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灭六国,诸夏为一,秦始皇接受了邹衍的“九大洲”理论,欲把边疆之土与四境夷狄尽数吸纳到帝国的政治结构之内。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最终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选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很少动用武力,而是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和亲政策……一律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对于征服或主动降服的少数民族地区,朝廷在那里设置中央政府管辖下的所谓羁縻府州,由原来的少数民族官员担任官职,体现了民族自治色彩。

    ——摘编自李钦《论唐朝开明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借鉴意义》

    材料三

                中国民族分布图

  •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开始于封建社会后期,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想触及原有的政治体制,所以现代化(又称近代化)的启动遭遇不幸。甲午战败使中国人开始思考制度上的变革,但没有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王朝循环的模式,但资产阶级又没有能力建立起现代政治制度。

    ——摘编自《中国的现代化寻路历程》

    材料二

    时间

    著作

    成果或作用

    井冈山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井冈山道路

    延安时期

    《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

    毛泽东思想

    材料三   中共二十大报告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现出光明前景和勃勃生机。

    ——摘编自《解码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科技,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世界与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6和17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1733年,机械师凯伊首先发明飞梭,将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织布革新造成了织与纺的矛盾,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纱荒”。

    ——摘编自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二   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过去企业自建大模型需要投入高昂成本购买算力和数据,如今只需一台服务器就能部署本地化的DeepSeek。由于DeepSeek免费、开源等特性,政府和企业纷纷开始采用DeepSeek降本增效,加速了中国AI产业革命的爆发。这种成本优势让中国数百万中小企业迅速用上顶尖AI技术,形成“全民AI”的产业基础。相比之下,美国企业受限于闭源模型的高昂使用成本,反而可能在AI普惠化进程中落后。

    ——摘编自《21世纪经济报道》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选取至少两个相互关联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