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

安徽省六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03-21 类型:语文期末考试 学期:高一上学期 查看:0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在中国的大多数乡村,春节一过,绝大多数青壮年纷纷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远赴他乡打工谋生的行程。平常惟有老幼留守家园。据田野调查统计,山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外出打工者的人数一般在户均1.5至2人之间。

    在农村大量劳动力离土离乡之后,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是否还在运作?我试图以“无主体熟人社会”这一概念,描述并解释中国农村空心化之后的社会生活。之所以把青壮年大量离土离乡后的农村社区称为“无主体熟人社会”,是因为青壮年乃农村社区里最为活跃的成员,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者以及利益冲突的当事人。大量青壮年在农村社区的长期不“在场”,构成了农村社会主体的失陷。

    “无主体熟人社会”具有哪些不同于“熟人社会”的特征?

    首先,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有赖于道德舆论压力。舆论压力的形成,又有赖于一定数量的生活共同体成员与口头传播中的舆论放大效应,只有“一传十,十传百”,才会产生“唾沫淹死人”的舆论效应。如果舆论的传播仅仅“一”止于“十”或者无人可传播,当事人则可能将舆论视为“耳边风”,乃至胆大妄为,“如入无人之境”。

    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农村社会的主体成员大量缺席,自然村落范围的道德舆论便难以形成“千夫所指”“万人共斥”的“同仇敌汽”式的压力。人行为的“道德”含量总是与其所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而道德舆论压力又与舆论传播者的数量成正比。

    其次,说“行为的‘道德’含量与行为主体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其所预设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要“面子”的。可以说,“熟人社会”里的人群越是众多,一个有“面子”的人所缔结的有效人际关系网络就越是宽广,“面子”就越是具有扩张和增值的能力。在熟人社会里,你敬我一分,我敬你两分,大家无非图个“面子”。给别人“面子”,事实上也是对别人抱有“回报”的期待。但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构成社会主体的中青年大量地长期不在村,农村社区成员锐减,“面子”的效能难以扩展,其“含金量”明显偏低。因此鼓励了只顾眼前利益的“不要脸”的“一锤子买卖”。目前中国乡村出现大量纠纷(如宅基地和水利纠纷)的深层原因,都可以从“无主体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中得到部分解释。

    第三,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的社会边界是流动而模糊的,青年人已经与外部世界建立了各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朋友”网络。少数在外闯荡而终有所获的村人,他们根据人生成功程度的高低,来确定“家”的所在,挣够50万元者把“家”安在大城市,挣够20万元者把“家”安在县城,而挣够10万元者也要把“家”迁到距真正的家乡仅一步之遥的镇区中心所在地。这些幸运者已在乡村之外的世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已没有必要回到原先狭小的熟人社会里去争得“面子”,赢取荣光,所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这样,乡村社区的社会资本开始外向运作,难以在社区内累积,本土的民间权威日渐没落。

    此外,在正常的熟人社会里,由于每个家庭的主事者在村,加上民间权威的作用,纠纷往往得到及时化解,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伴随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家庭生命的周期性以及乡村节庆的周期性,打工者总是周期性地离乡与返乡,如一群候鸟,穿梭于城乡之间。在乡村“主体”不在村的情况下,在村的家人之间发生的摩擦往往日积月累,等待“男人”返乡时解决。还有,在外打工的村人之间发生矛盾,也往往在年底时带回家乡,由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第三者来调解。这是典型的“年终算总账”。

    (摘编自吴重庆《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

  • 文学类文本阅读

    看菜

    白金科

    徒弟是半道上捡的。木匠在早起上工的路上,碰见了这个十三四岁的孩子。①孩子衣衫褴褛,正站在雪地里瑟瑟发抖,一副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木匠停下来细问,敢情这孩子是无家可归的。木匠于心不忍,说:“跟着我吧,做我徒弟。”孩子“扑通”跪在雪地里,磕了个头,就跟他来了。

    木匠是这一带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木匠,木匠的活儿做得扎实精致,木匠尤其善雕刻,在家具上雕刻一些吉祥的图案,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花鸟鱼虫,总能做到栩栩如生,方圆几十里的人家都喜欢找木匠做活儿。

    木匠现在在榆树沟一户姓殷的人家做活儿。殷家只有母女俩,闺女叫梅,十八岁了,母亲为她招了个上门女婿,需要做些家具,好成亲过日子,就请了木匠

    教会一个徒弟是需要时日的,这要看徒弟的天资和领悟能力,还要看他的上进心。木匠有了徒弟,便带来上工,安排做一些边边角角的活儿,顺便看看徒弟的天资。木匠知道,学艺这事急不得,一招一式都得慢慢来。

    但有些事说晚了就容易出岔子,比如说这吃饭上的事,木匠一个说不及,就出岔子了

    手艺人上门做活儿,不住宿的,主家要管两顿饭。木匠的家离着榆树沟十里挂零,一早一晚打来回就行,用不着住宿。再说了,殷家只有母女俩,住下也不合适。通常的,上工第一天,午饭和晚饭都会上四个菜,这叫开工饭,再往后,午饭就只有两个菜了,但晚饭会保持四个菜。这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有的菜是可看不可吃的,手艺人管这叫“看菜”,比如说这鱼。所有的主家会在晚饭时上一条咸鱼,这条咸鱼手艺人是不会动筷子的。如若保存得当,咸鱼好些日子也坏不了,让主家完整地撤下去,明晚上再端上来,好凑齐四个菜。日子艰难,大家都懂。

    殷家没有男人,也就没人陪木匠吃饭。前些天都是木匠一人一桌,今天木匠有了徒弟,那就师徒俩一块儿用饭了。

    木匠好酒。②先呷上一口酒,微闭双目细细品着。等到他睁开眼来,要去夹菜的时候,才发现徒弟已经破了鱼身了。

    木匠赶紧制止,赶紧给徒弟说一些饭桌上的规矩,徒弟羞愧难当,可是于事无补了。

    盘子里是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好看。现在,朝上的这面的中间部位已经被徒弟夹走了一块鱼肉,有了一个不大的豁口,已经不是一条完整的鱼了。这样的话,这条鱼就成了剩菜,以后主家就不好意思再端上桌了。

    徒弟自然不敢再去动那鱼。

    吃完了饭,木匠用筷子夹起那条鱼,翻个个儿,在盘子里摆好。

    师徒俩走后,殷家母女开始收拾碗筷。细心的母亲一眼就看出了那条鱼的端倪。③母亲知道这是木匠在体谅她们母女,木匠这是告诉她这条鱼不需换,以后再端上桌就是。

    于是,这条鱼又被来来回回地端了十多天。

    殷家的活儿做完了。这天晚上,师徒俩在殷家吃收工饭。拿起筷子,木匠对徒弟说:“孩子,今天晚上,别的菜都别动,咱爷俩只吃鱼,把这条鱼吃完。”

    吃完饭,师徒俩要走了,殷家母女送至院门口。在院门口,木匠扔下一句话:“一个小玩意儿,留着耍。

    母女俩面面相觑。

    等到去师徒俩吃饭的屋里收拾碗筷的时候,方才明白了木匠的话一饭桌上四个菜原封未动,完完整整地摆在那儿。

    日月如梭。一转眼,梅的儿子也十八岁了。梅要为儿子娶媳妇,要做家具。这时候木匠已经老了,做不动了。木匠的徒弟不成才,只能做一些粗枝大叶的活儿,梅便请了一个新木匠。

    新木匠是个年轻的后生,自幼就去城里了,在城里学的徒,那是见过大世面,见过洋玩意的。上工第一天,后生看了梅用的家具,脸上有些不屑,就拿了许多早画好的新样子给梅看。梅就说,咱庄户人家,结实耐用就行。后生就有些郁闷。

    吃午饭了。这第一顿饭是开工饭,按规矩上了四个菜,梅的男人陪着后生,入了席。

    一开吃,后生就看上那条咸鱼了。盘子里摆着一条白鳞鱼,大约有三两重,金黄色的鱼身缀以白色的鳞片,煞是喜人。后生可不懂“看菜”这一说,他的师父就没教过他。他一伸筷子便去夹那鱼。

    却是怎么也夹不动。

    梅的男人脸上露出许多尴尬来。

    后生明白了,这是一条木头鱼,是人工雕刻的。

    后生的脸腾地红了。

    自此,后生少了话语,活儿却是做得格外用心了。

古诗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余生长泰山下,尝搜讨故,更思以游履得其实。乾隆癸亥, 安邱刘履夫其旋教授泰安,与余善,每同攀幽跻险,探稽往躅。

    戊辰春,车驾东巡。当事属履夫,辑御路古迹,随笔《泰山纪略》,脱稿授余。后履夫知嘉定县,卒官。余亦卜居山中。

    岁庚辰,有仁和成城卫宗者,来纂《泰安府志》,访获《纪略》,极加叹赏,因请携归。厥后别刻《泰山胜概志》一卷,并多采《纪略》。然其中有一地两称,或名同地异。岩谷险阻,向有题刻,惜为苔蔽莫辩者,近乃竖梯亲加刮摩以核之,虽风雨寒暑,弗惮其劳。而又质之野老参考群书竭半生精力爰汇为一编名曰《泰山道里记》。凡古迹、祠宇、桥坊,悉缀其下。他如高里、徂徕、云亭诸山,皆支峰别阜;石汶、北汶、三溪诸水,同归于大汶;再灵岩、琨瑞川谷名迹,连属岳之极北者,虽异县何妨两载,而泰山全体著矣。之数者,庶几补前人诸记所不逮,亦欲使后之游者易考焉。惟是管窥所及,文词鄙拙,复芟芜校订,自乙酉迄壬辰,四易稿而始定,非敢谓《记》之成也,聊以自娱山居云尔。

    日观峰南为爱身崖,旧称舍身崖。三面陡削,绝无尾径。四方愚民,往往为亲病誓代,亲愈则跃身投崖以死。明何起鸣缭垣示禁,碣曰“爱身”。

    绝巅西里许为丈人峰,状如老人伛偻。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玄宗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女婿郑镒本九品官,封禅后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玄宗见镒官位腾耀,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泰山之力也’。”

    (选自清代聂鈫《泰山道里记》)

  • 古代诗歌阅读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南宋)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 , 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 , 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 , 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1161年冬,名臣虞允文率军在采石矶击败金兵,张孝祥听到捷报,写下了这首词。②风约楚云留:被楚地的风云阻隔。作者在抚州(今属江西)任上,未能参加作战。③风景:语出《世说新语》“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指宋南渡。④燃犀处:晋代温峤行军至采石矶,传云其下多怪物,燃犀照之。这里指金兵。⑤周与谢;周瑜与谢玄。谢玄年少时喜佩戴香囊,40岁参与指挥淝水之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 语言文字运用Ⅰ

    每天喝八杯水(约2升)有利于身体健康,这真的科学吗?

    近日,一项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颠覆了以往人们对饮水的认知,认为上述饮水建议可能超过大多数人真正的需水量。

    人体每天的水周转量即水的总交换量,包括了我们摄入的水分和流失的水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需水量。研究发现20~35岁男性每天的水周转量为4.2升,30~60岁女性每天的水周转量为3.3升。此后____到了90多岁,下降到2.5升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____例如,一名20多岁的男性每天水周转量为4.2升,但并不需要饮用4.2升水,因为人体代谢和体表水交换可提供其中的15%,其余85%的需水量来自于食物和饮水,食物和饮水各半,因此该年龄段男性每日平均饮水量为1.5~1.8升。相比之下,____因为女性的非脂肪成分低于男性,例如一位20多岁的女性,每日的饮水量可能为1.3~1.4升。如果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那么每天喝2升水可以说是“超常发挥”了。

    虽说每天八杯水属于“国际民间传说”,但三天滴水不进人会有生命危险,是有科学依据的。

  • 语言文字运用Ⅱ

    关键时刻,总有一群____的老科学家始终胸怀祖国和人民,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中国怎么办?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由于促成这个计划“建议”的提出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都发生在1986年3月,因而这个计划被命名为“863计划”

    如何让中国真正拥有自己的高科技,掌握战略竞争的主动权?经历过“两弹一星”科研攻关的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等对此十分着急,常常____地研究、讨论,有时几乎急得夜不能寐。

    对祖国前途和命运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动着这些曾经立下不朽功勋的老科学家们,即便年事已高,他们仍心系祖国的科技发展和进步。

    “为了我国现代化的继续前进,我们就得迎接这新的挑战,追赶上去,绝不能置之不顾……”王大珩曾说,我们几个人顶多是起了些催化剂的作用,或者说是为“863”计划点了一根火柴。

    今天,人们应当永远铭记,35年前的那个春天,四位胸怀国之大者的老科学家____的重要建议。

写作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在娱乐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些年轻人,被“精彩”惯坏了,越来越失去忍耐枯燥的能力,难以越过枯燥门槛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有的喜欢刷抖音、打游戏、刷微博等,追求感官刺激;有的倾向于上网课代替日常教室内的课程;有的习惯将费力的文字转化成轻松的视听语言,植入笑点,以使自己远离枯燥。

    但也有人认为,枯燥并不可怕,在很大程度上,它会成为生命的滋养。

    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热闹”与“枯燥”?校报“青年论坛”栏目即将举办一期研讨,征集大家的看法。请依据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