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采荷,中学

浙江省杭州采荷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科学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5-06 类型:科学期中考试 学期:七年级下学期 查看:8
选择题
  • 模型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复杂事物。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 广州中山医院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将一只老鼠的肝脏切除,并在肝脏部位移植上老鼠的胚胎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在药物的诱导下,最后又长出了新的肝脏.这个从胚胎干细胞变为新肝脏的过程,相当于细胞的(    )
    A. 分裂 B. 生长 C. 分化 D. 分裂、生长和分化
  • “试管婴儿”是从卵巢内取出几个卵子,在实验室里让它们与精子结合,形成胚胎,然后转移到子宫内着床、妊娠的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不孕症患者所认可。下列关于试管婴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从受精方式看,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 B. 从生殖方式讲,试管婴儿属于无性生殖 C. 从胚胎发育方式看,试管婴儿是体内发育 D. 试管婴儿具有双亲的遗传特征
  • 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马铃薯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②青蛙抱对是为了增大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可能性

    ③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都属于鸟类的繁殖行为

    ④“试管婴儿”的诞生,其受精卵的形成和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都在体外完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图示中的甲、乙、丙分别为黄花风铃木的花、果实、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所示结构中有卵细胞 B. 当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受精卵会发育成胚珠 C. 图乙种子的数量取决于③内胚珠的数量 D. 图丙所示的种子结构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 2024年中国钠电池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钠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其成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理想选择。如图是 Na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钠原子的质子数为23 C. 钠的原子质量为22.99g D. 钠原子与钠离子质量几乎相等
  • 据英国《自然》杂志宣布:科学家初次在太空中检测到了氦合氢离子HeH+(氦是 He-4),被猜测为宇宙中构成的第一个分子离子。关于1个He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1个原子核 B. 共有2个质子 C. 共有4个电子 D. 相对质量为5
  • 下列模型可以用来表示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形成氯化钠的是( )
    A. B. C. D.
  • 某元素原子A的质子数为a ,已知B3+和A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
    A. a-2+3 B. a-2-3 C. a+2+3 D. a+2-3
  • 下列关于二氧化氮的化学式NO2表示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二氧化氮这种物质   B. 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 C. 二氧化氮这种物质由一种氮元素和两种氧元素组成 D. 一个二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 如图所示,一环形金属丝布满一层肥皂膜,环上系三根松弛的棉线,中间连在一起。用热针刺破丙侧肥皂膜,则甲和乙部分肥皂膜形状将变为图中的(    )

    A. B. C. D.
  • 为了解宇宙空间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在太空飞行两周后(搭载于我国返回式卫星)返回地面的油菜和美国芦笋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实验分2类:空间类(S类),即选用遨游太空后的种子;地面类(G类),即选自然条件下保存的种子。在各类中又分加氧气和不加氧气两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空间类(S类)发芽率 (%)

    地面类(G类)发芽率(%)

    S+氧气组

    S组

    G+氧气组

    G组

    油菜

    94

    83.3

    72

    58

    美国芦笋

    91.5

    85

    90

    80.4

    从实验结果看,空间组比地面组的发芽率高,获得此结论,应该比较那两组数据得出(    )

    A. S+氧气组与S组 B. S+氧气组与G组或G+氧气组与S组 C. G+氧气组与G组 D. S+氧气组与G+氧气组或S组与G组
  • 奥司他韦 (C68H2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下列对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量的角度看: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0.5% B. 从组成角度看: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从构成角度看:每个奥司他韦分子是由50个原子构成 D. 从结构角度看:分子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8:14:1:2
  • 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则R的化学式为(    )
    A. C5H10O2 B. C5H10O5 C. C6H6O D. C8H12O6
  •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 B. 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C. 细菌能够使食品腐败、伤口化脓,所以细菌都是有害的 D. 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填空题
  • 图甲为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图乙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 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 化学符号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1个镁原子___; 2个钠离子___; 3个氧分子___;氮气___;氧化钙___;四氧化三铁___。
  • 如图是桃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如图是某果树“嫁接”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   大豆在我国各地区广泛种植。图甲是大豆种子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大豆种子萌发后的示意图,图丙为大豆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与子叶干重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题
  • 如图所示是水电解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甲所示:

    ①α粒子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原子核带2个单位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②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③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④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弹了回来如乙图所示。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蛹含蛋白质57%、成虫含蛋白质60%,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库”,被作为宇航员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

    材料二:科研人员为研究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实验。实验设计见表,实验结果见图1 和图2。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黄粉虫幼虫

    500条

    唯一食物

    等量的麦麸

    无食物

    饲喂时间

    30天

    注:麦麸(小麦种子外皮)是黄粉虫幼虫喜爱的食物。

  • 如图是小柯为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所设计的实验装置,每个烧杯均放有等量的干燥种子(10粒),并提供相应的环境条件。

  • 小科学习了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后,准备自己动手用乳酸菌制作酸奶和泡菜。以下是他查阅的相关资料。

    资料一: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其能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氧气对乳酸菌的生存与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资料二:乳酸菌发酵后会产生乳酸,乳酸可增加食物的风味。

    资料三: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具有致癌性。

综合题
  •  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分析有关人体不同部位生长速度曲线(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常用于净化水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 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小明同学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的量不足,每天需要服用 2 片某种钙片。该钙片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假设钙片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请计算:
  • 2022年9月,天宫课堂发起“天地共播一粒种”活动,航天员讲解了植物拟南芥在空间站“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过程。同年11月,我国在问天实验舱完成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太空培养实验。为研究种子结构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项目式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项目一:了解拟南芥的生长特性。观察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过程,并收集相关资料。

附加卷  本卷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 某种植物种子在适宜条件下鲜重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在图中I、II、III阶段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情况是(    )

    A. Ⅰ阶段显著增加,Ⅱ阶段相对不变 B. Ⅰ阶段显著减少,Ⅲ阶段显著增加 C. Ⅰ、Ⅱ阶段变化很小,Ⅲ阶段显著减少 D. Ⅰ、Ⅱ阶段显著增加,Ⅲ阶段变化很小
  • 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结构制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种子一样萌发生长。图示为人工种子的生产过程:将外植体诱导为愈伤组织,进一步诱导成胚状体,将其包埋在能提供营养的胶质中,构成人工种子,其中相当于植物种子胚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一种新型高效净水剂PAFC(化学式为: 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的处理。该净水剂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 )
    A. 0 B. +2 C. +3 D. +6
  • 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下列各组中的微粒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 NO和O3 B. O2和 SO2    C. NO2和H2O D. CO32和NO3-
  • 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是(     )
    A. 2:3 B. 5:6 C. 3: 2 D. 6:5
  • 下列物质中N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NH4HCO3 B. (NH4)2SO4 C. NH4NO3 D. CO(NH2)2
  • 现有CH4和C2H6(乙烷)组成的可燃性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 18%  B. 20% C. 22% D. 25%
  • 已知一个SO2的分子质量是 n 千克,一个 SO3的分子质量是 m 千克(假设两种分子中,硫原子、氧原子分别具有相同的中子数)。若以硫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 B. C. D.
  •  由 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无法确定 B. 23% C. 46% D. 32.6%
  • 化学上用符号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 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 和 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n=c+m B. a+n=c-m C. b-a=d-c D. b-n=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