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昌邑市,2023-2024,学年

山东省昌邑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05-20 类型:物理期中考试 学期:八年级下学期 查看:9
单项选择题
  • 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A.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 物体不受力,它的运动状态不变 C. 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D. 此定律是在实验和大量事实基础上推理得出的
  •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 图甲,刮大风时,伞面会被向上“吸”起 B. 图乙,向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会相互“吸”起来 C. 图丙,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可能会被“吸”向列车 D. 图丁,将吸管插入饮料瓶中用力吸,饮料就“吸”到口中
  • 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它的结构和使用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车轴拧螺母处加一个垫圆,以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B. 当人骑自行车前进时,停止蹬车后仍向前走,是由于人与自行车具有惯性 C. 轴承内装有滚珠,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 D. 刹车时纂紧刹车把,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力
  • 我国第三艘国产航空母舰“福建号”满载时排水量为88000t,当一架质量为的歼十五舰载机飞离航母后,“福建号”因舰载机飞离而少排开水的质量(       )
    A. 等于 B. 大于 C. 小于 D. 等于87970t
  • 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   )
    A. 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B. 减小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 C. 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D. 减小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 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两人通过腿、肩等部位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僵持不动,若布带的重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对地面的压力和甲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甲对布带的拉力和乙对布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甲受到的拉力和乙受到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布带对甲的拉力和地面给甲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玻璃管长约1米,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大 B. 若将玻璃管下按1cm(水银未充满玻璃管),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为750mm C. 在实验中,若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所测得大气压值偏小 D. 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
  • 俗语“瓜浮李沉”是指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于投入水中会下沉,如图所示,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瓜的密度大于李子的密度 B. 西瓜所受的浮力小于李子所受的浮力 C. 李子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D. 西瓜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多项选择题
  •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薄壁容器。两个容器开口大小相同、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两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B. 桌面对两个容器支持力的大小关系是F>F C.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a<pb D. 两个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p
  • 如图所示,有两个正方体实心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重5N,B重40N。已知物体A 对B 的压强与此时物体B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物体A 对B 的压力、物体B 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物体A 和物体B 的密度分别是ρA和ρB , 下列说法中(  )

  •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三种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分别放入三种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作图题
  • 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移近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当两者接触时,可观察到小球被弹开的现象,如图所示,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 如图所示,是一块重为20N正在水中加速下沉的物块,请画出物块在水中所受重力G和浮力的受力示意图。

实验题
  •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 小明同学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压强计进行了图乙、丙所示的操作:

  • 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乐用装有沙子的柱形带盖玻璃瓶依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下列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3:浮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通过实验,可知C中玻璃瓶所受浮力的大小是___;

    (2)通过实验步骤A、B、C可得结论___;通过实验步骤___,可得猜想1是正确的;

    (3)为验证猜想3,小乐将玻璃瓶中的沙子倒掉一些,并擦干瓶外的水,按步骤A和D得出浮力大小;重复上述操作多次,若发现___,则说明猜想3错误;

    (4)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为验证猜想小乐用橡皮泥代替了装沙子的玻璃瓶,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细线拴上橡皮泥,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橡皮泥缓慢地___,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

    ②___,重复上述步骤,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

    ③比较F1和F2的大小,若相等,说明___。

计算题
  •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只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如图所示,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0.5m,最短的木板长0.2m,桶底内部底面积 , 空桶的质量2kg,当桶装满水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忽略圆桶外壁的厚度, , g取10N/kg)求:

  • 一个不吸水的正方体物体B边长为10cm、重为6N,静止在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底部,如图1所示;质量不计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固定在物体B底面中央,向容器A中缓慢加水,物体B上浮后停止加水,当物体B静止时如图2所示(细线处于松弛状态);继续向容器A缓慢加水,物体B随水上升后细线拉直,当物体B的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时停止加水,如图3所示,g取10N/kg,ρ=1.0×103kg/m3 , 求:

    (1)图1中物体B对容器底的压强;

    (2)图2中物体B排开水的体积;

    (3)图3中细线对物体B的拉力。

  • 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其底面积为。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着一个正方体花岗岩,将花岗岩从容器底部开始缓慢向上提起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花岗岩下底与容器底部的距离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