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乌市,江东,中学

浙江省义乌市江东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检测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3-03 类型:科学开学考试 学期:九年级下学期 查看:3
单选题
  • 实验操作,不仅要科学规范,还要关注环保、安全等问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稀释浓硫酸 C. 滴加液体 D. 处理废弃药品
  •  下列事例中,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
    A. 水力发电 B. 太阳能热水器 C. 电饭煲 D. 火箭点火升空
  • 如图,甲、乙、丙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的7包括呼吸道和肺,6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B. 乙图中的8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 C. 丙图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 D. 丙图中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都能一步转化的是(  )
    A. Cu→CuO→Cu(OH)2 B. Mg→MgO→MgSO4 C. Fe→Fe2O3→FeSO4 D. S→SO2→H2SO4
  • 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 , 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 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B. 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C. 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 D. 若实验中氢氧化钠过量,则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 在观察“小金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时,同学绘制相关图像,有关实验及图像描述错误的是(       )

    A. 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B. 血管①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 C. 用低倍镜观察鱼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情况 D. 湿纱布包裹鱼鳃盖有利于鱼的正常呼吸
  • 新能源电动车(如图)利用电池提供能量来驱动汽车。电池和汽油中蕴含相同形式的能量,该能量是(       )

    A. 电能 B. 化学能 C. 机械能 D. 电磁能
  •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滤液中一定有 B. 滤液中一定有 C. 滤渣中一定有Fe D. 滤渣中一定有Cu
  •  对于图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和图线,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增加 B. 图乙,实验中往瓶中放点酒精有利于实验现象更明显 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类似于戊图的工作原理 D. 图丁是某内陆城市与某沿海城市气温变化曲线,B表示的是沿海城市气温变化曲线
  • 图中的每个滑轮重0.5N,物体A重6N,托板重1N。为了提升重物A,在2s的时间内,拉力F的作用点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了1.2m,这个过程中,不计滑轮轴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拉力F的大小为1.5N B. 天花板对定滑轮拉力大小为4.5N C. 物体A上升的速度为0.6m/s D. 拉力F克服A重力做功7.2J
  • 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中正确的是(   )
    A. 体循环:右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左心房 B. 淀粉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淀粉→唾液→胃液→肠液→葡萄糖 C. 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过程:含O2丰富小动脉→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含CO2丰富小静脉 D. 尿液形成的主要过程:血液→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尿液
  • 小科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将电热丝R1、R2涂上一种红色温变油墨,当温府达到80℃时,该油墨会变成无色,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___ )

    A. 利用通电后油墨升温变色来观察产热情况属于转换法 B. R1、R2应选择同种材料制成的阻值不同的电阻 C. 若要使变色时间提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往右移 D. 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4.5V且恒定。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小灯泡规格为“2.5V, 1.25W”(灯丝阻值不变),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保证电路中各元件都不损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0.3A~0.5A B. 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2V~3V C. 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4Ω~20Ω D. 小灯泡实际功率变化范围0.45W~1.25W
  •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匹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性质

    用途

    A

    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

    具有酸性

    具有酸性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B

    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

    具有酸性

    具有酸性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C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

    具有碱性

    具有碱性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D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具有碱性

    具有碱性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A. A B. B C. C D. D
  • 下列有关实验取材、现象等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等于试管内的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 B. 图中,向左轻推载玻片b.可形成薄而均匀的血膜,并且不会破坏血细胞. C. 图中,选择尾鳍作为显微镜下观察的部位,主要是因为尾中有丰富的动脉和静脉 D. 图中,用皮筋扎紧a处,用手指沿ab方向将血液推向b处,血管ab段会扁平
填空题
  • 如图所示是一种紫外线杀菌的筷子盒,内置有一盏紫外线灯,装入干燥筷子只需3~5分钟即可完成杀菌消毒。取筷子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 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鉴别和盐酸﹑硫酸的区别
    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鉴别

    离子

    检验方法滴入

    现象

    Cl-

    滴入___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①先加入少量稀盐酸酸化,再滴入BaCl2溶液;②滴入Ba(NO32溶液和稀硝酸

    ①加稀盐酸无现象,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盐酸和硫酸的区别

    盐酸和硫酸的区别,可充分利用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浓盐酸的挥发性、硫酸与盐酸酸根离子的不同加以比较。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方案1

    分别用两支试管取少量试样,各向其中滴加少BaCl2溶液

    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稀盐酸

    方案2

    取两张白纸,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不同试样在白纸上写字,然后将其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烘干

    其中能使白纸炭化,出现黑色字迹的是浓硫酸,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稀盐酸

    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一般不用硝酸银,因为硝酸银分别与两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硫酸银。硫酸银微溶,在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硝酸中也能形成沉淀,因此选择钡离子检验就没有干扰了。在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检验氯离子需先排除另两种离子的干扰。

  • 新加坡圣淘沙岛iFly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室内跳伞模拟装置。体验者在风涧内凭借风力悬空飞行,进而摆出各种造型、做出各种动作,以此获得高空跳伞的刺激体验。
  • 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回答有关问题:

  • 某次实验后,废液缸中残留物由稀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等试剂混合而成。同学们讨论后得到共识: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l- , 但对于其他离于还不能确认。为了确定该溶液中所含有的离子,同学们将残留物进行过滤,对滤渣和滤液所做的实验和现象如下:

    ①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滤液变红色;

    ③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没有沉淀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 2024杭州马拉松于11月3日在黄龙路鸣枪开跑,来自世界各地3.6万名运动员参赛。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各系统协调统一,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据图回答问题(A~D表示人体的四种器官):

  • 小金爱好科学,对身边的用电器特别感兴趣,每个月初都会按时看电能表并记录数据。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B、C是理想电流表或电压表,L1和L2的额定功率比为1∶3。闭合开关S,A、B、C三只电表的读数分别为1、2、3(单位为安或伏),两灯均正常发光(假定灯丝电阻不变)。请回答:

  • 把一个篮球竖直向上抛出,运动到最高点并下落。A、B是篮球运动轨迹中的两个点,其动能和重力势能如表所示。

    A点

    B点

    动能/J

    7

    9

    重力势能/J

    6

    5

实验探究题
  • 在做“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实验时,小明想:小球从相同高度滚下,若小球材质和斜面倾角不同,到达水平位置时的速度会相同吗?
  • 小科利用粗细均匀的轻质细杆、钩码、螺母等材料自制简易杠杆进行实验。

  • 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后,探究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离子:

  • 为测量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 纳米铁(单质铁)在环保领城应用广泛。以凌铁矿(主要成分为 , 不考虑杂质)为原料可以制备纳米铁。学习小组对制备得到的某固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固体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固体成分:猜想一:Fe;猜想二:FeCO3;猜想三:___。

    (查阅资料):

    ②氢气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③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到水燕气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该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⑴向装置A中加入稀硫酸后,A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小宁同学判断猜想一正确,小科同学认为小宁的判断不合理,理由是:___

    ⑵观察到装置B中溶液变浑浊,装置D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E中固体变蓝,据此判断猜想___正确。

    ⑶(反思交流)如果将装置E去掉,___(填“能”或“不能”)验证剩余固体中含有Fe。

解答题
  •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
  • 小金买了一辆按新国标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如图),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已知小金质量是60千克,假定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08倍。

  • 为了测定某牛奶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现采用“盖达尔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成氨气(化学式为),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取该牛奶样品30mL,用“盖达尔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氨气用10g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吸收。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 近年来“低头族”越来越多,颈部热敷仪(如图甲)逐渐风靡起来。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它的原理,查看说明书后发现:该热敷仪由6伏电源供电, 为发热电阻 欧, 欧) ,实际电路如图乙所示。通过三个开关来控制低、中、高三挡温度。  (已知通过发热电阻的电流越大,温度越高)

  • 现有一家庭使用纯碱样品,其中含杂质氯化钠(不含其它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编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15

    12

    12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100

    100

    150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10

    10

    10

    完成下列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