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11-27 类型:科学期中考试 学期:九年级上学期 查看:9
选择题
  • 下列豆腐脑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冷水洗豆 B. 磨豆制浆 C. 过滤豆渣 D. 烧柴煮浆
  • 下表为人体内部分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液体

    血浆

    胃液

    胰液

    胆汁

    pH

    7.35~7.45

    0.9~1.5

    7.5~8.0

    7.1~7.3

    A. 血浆 B. 胃液 C. 胰液 D. 胆汁
  • 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pH B. 稀释浓硫酸 C. 加入锌粒            D. 干燥氢气
  • 中属于还原剂的是( )
    A. B. CuO C. Cu D.
  • 从海水中可提取碘,其中有一步反应为:。该反应类型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 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司机突然发现刹车失灵,为了避险,将车开上铺有碎石且沿山坡向上的避险车道,最终停下。若不考虑汽车因油耗引起的质量减小,则下列关于汽车上坡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B. 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 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 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天平 C. 钓鱼竿 D. 铡刀
  • 稀硫酸能去除铜粉中混杂的氧化铜杂质(CuO),这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中( )
    A. 能与某些碱反应 B. 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C. 能与某些盐反应 D. 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 小科在研究物质酸碱性时做了如下实验:打开塞子后,能看到pH试纸变色的是( )
    A. B. C. D.
  • 在柠檬中插入两种不同的金属可制得水果电池。相同条件下水果电池的电压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大小有关,活动性差异越大,电压也越大。下列柠檬电池电压最大的是( )
    A. B. C. D.
  • 现有铁粉、二氧化锰、硫酸钡和大理石四种物质,为了区分它们,小科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a只含一种物质……2

    1b含有多种物质……甲

    2a只含一种元素……乙

    2b含有多种元素……3

    3a……▲…丙

    A. 甲表示的是大理石 B. 乙表示的是铁粉 C. 图中“▲”应该填写为“黑色固体” D. 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和丁分类
  •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NaOH溶液 D. 溶液
  • 在刚刚落幕的校第76届运动会上,同学们努力拼搏,携手奋进,展现了“致偶像志少年”的校运精神。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小题:
填空题
  • 性质决定用途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运用这一思想可以解决生产生活很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 小科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硝酸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 古代中国有关于锌冶炼的描述,一般将炉甘石、煤炭饼装罐泥封,底部铺上碳火薪,加热到发火煅红,冷却后,把外面的泥灌击毁取出,整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有:分解生成ZnO,ZnO最后与C反应生成Zn。
  • 如图是小科用实验来模拟滑板比赛中场景,用质量为2kg的小球从高5m处的A处开始静止滑下,经过最低点C后再滑到右边的最高点D(高4.5m),立即返回到左边的最高点B.请回答下列问题:

  • 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由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该样品的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取适量样品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 小科同学为了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设计如图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只有①中铁丝生锈,试管中液面上升。

  • 酸碱理论的形成和完善是多代科学家不断探究和研究的结果。

    材料一:19世纪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所有的酸都是含氢化合物,其中氢原子容易和金属产生气体。能和酸反应生成盐的是碱。

    材料二:1887年瑞典科学家阿伦尼乌斯提出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叫碱。

    材料三:1923年,布朗斯特提出酸碱质子理论:任何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且酸碱有如下关系:酸碱。

    材料四:同年,美国路易斯提出酸碱电子理论,从结构的性质来区别酸碱,把类似如下的反应也看作酸碱反应:。该理论使酸碱理论摆脱氢元素的束缚。

探究题
  • 皮蛋制作需要用到以生石灰、纯碱、食盐和水为原料的卤料包。卤料包加一定量的水后形成“泥状物”,将“泥状物”涂裹在鸭蛋外面,一定时间后皮蛋制作完成。为了探究“泥状物”中可溶性物质的成分,小科取少量刚配制的“泥状物”加一定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泥状物”加水反应如下:。)
  • 小科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每个钩码均重0.5N,杠杆质量均匀,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 铁钴镍都具有磁性,学习了金属活动性之后,小科想探究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选材:打磨过的铁片、钴片、镍片,9.8%稀硫酸、集气瓶、量筒、水

    实验过程:三种金属分别和等量的稀硫酸反应,将产生的氢气通入集气瓶,水被压入量筒,测量并记录一定时间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收集到的氢气体积。结果如下表:

    实验编号

    金属种类

    一定时间收集到氢气体积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

    35.8毫升

    56.2毫升

    60毫升

    60毫升

    2

    32.5毫升

    53.6毫升

    60毫升

    60毫升

    3

    30.6毫升

    50.6毫升

    60毫升

    60毫升

  • 小科发现老师在做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时的一个奇怪现象:将氧化铜与稀盐酸加入到试管中,加热后得到的是绿色溶液,但老师向试管里加了一些蒸馏水后,溶液变成了蓝色。加水后为什么溶液会从绿色变成蓝色呢?对此,小科做了如下探究:

    【实验猜想】①溶液的颜色可能与温度有关;②溶液的颜色可能与浓度有关

    【实验过程】小科将0.5克氧化铜与20毫升7.3%的稀盐酸混合加热,将电子温度计插入到所得溶液中,然后用冷水水浴冷却,记录了如下数据和现象:

    温度/℃

    70

    40

    20

    溶液颜色

    绿色

    蓝绿色

    蓝色

    【查阅资料】①溶液中除了还存在离子

    呈蓝色,呈黄色

    ③黄色与蓝色混合后会显示绿色

    【分析讨论】

  • 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器材:弹簧(原长4厘米),体积和粗糙程度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 , (小于)【每次撞击小球动能全部转移给木块】

    【实验步骤】:

    ①用小球A在水平面上压缩弹簧至弹簧的长度为 , 释放小球撞击左边置于“5”处的木块,测得木块移动的距离(未画出)(如图一)

    ②用小球A在水平面上压缩弹簧至弹簧的长度为 , 释放小球撞击左边置于“    ▲     ”处的木块,测得木块移动的距离:(未画出)(如图二)

    ③用小球B在水平面上压缩弹簧至弹簧的长度为 , 释放小球撞击左边置于“5”处的木块,测得木块移动的距离:(未画出)(如图三)。

综合题
  • 小科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某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纯度(杂质与氧化铜一样的颜色)。首先测得样品质量为 , 装入玻璃管,连接好装置。反应前,电子秤的读数为 , 反应结束后,电子秤的读数为

  • 小科同学为探究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四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请分析与计算:

    实验次数

    1

    2

    3

    4

    合金的质量(克)

    10

    10

    20

    2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克)

    100

    120

    80

    120

    生成氢气的质量(克)

    0.2

    0.2

    0.2

    X

  • 农业上有采用硫酸铝与碳酸氢铵作为气肥给大棚提供二氧化碳,在温室大棚内,每15-20平方米处放一罐头瓶,将硫酸铝、碳酸氢铵和水搅拌加入放置好的罐头瓶中。反应后将瓶内液体倒出,用水稀释后可以作为土壤肥料浇菜,收集沉淀物 , 可再用于生产 , 应用原理如图所示。

  • 质量为50kg的某游客参加蹦极挑战,从0静止开始下落至第一次到达最低点C的过程,如图甲所示。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所在的原长位置,;B点是弹性绳系上游客下垂时,拉力与重力相等的位置,;C点是弹性绳系上游客所能到达的下落最低点,。游客下落的速度与下落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该弹性绳每受到100N的拉力就伸长1m。(整个过程都忽略空气阻力)

  • 学校举行“把时间称出来——复刻秤漏”项目化学习活动。秤漏是一种古代计时工具,主要由显时系统和供水系统两部分组成。显时系统主要构件为秤杆、秤砣、受水壶等,其中秤杆质量分布均匀,并在秤杆上标有时间刻度。称漏法中记载:“漏水一斤,时过一刻”,通过称量受水壶中水的质量来计量时间。在初次校准后,需要知道当日时刻,仅需移动秤砣即可在秤杆上读出时间。

    如下是学校制定的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最小刻度

    1-10分钟

    10-30分钟

    30-60分钟

    量程

    15小时-24小时

    12-15小时

    不足12小时

    下图为小科设计的秤漏模型图。

    【产品制作】

    ①在A处悬挂一个空桶并保持不动,已知QA为5cm,移动秤砣至悬挂点B,使木棒重新回到水平平衡状态,测得OB为6cm,并将该点标记为0刻度线②供水系统以40g/h的速度为空桶均匀供水:小时后,移动秤砣,当木棒达到水平平衡时,将此时的悬挂点C标记为1小时,测出BC的距离L,标记为“1小时”。

    ③离C点L处标上“2小时”,以此类推,在整个秤杆上均匀的刻上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