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3-2024,学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07-10 类型:生物学期末考试 学期:高二下学期 查看:10
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 共40分。第1~12小题, 每小题2分; 第13~16小题, 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在草原上,具有“清道夫”之称的蜣螂能以牛羊粪便为食,能将粪球掩埋在土中,对草原生态环境具有保护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蜣螂以牛羊粪便为食,则蜣螂最多能获取牛羊所同化能量的20% B. 当牛羊吃草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 生产者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草原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是生产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在生物群落中碳流动以的形式进行 C.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 在A→D→E各营养级中,E含能量最少,生物富集的元素含量最多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萤火虫利用特有的闪光信号来定位和吸引异性,这是一种行为信息 B. 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包括信息源、信道和信息受体 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 D.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依赖于食物链(网)进行
  •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空间都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压力,并引发了诸多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可能会影响碳足迹的大小 B. 实行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可以减小生态足迹 C. 汽车尾气会减小生态足迹,建议人们绿色出行 D. 人类活动并非一定会破坏自然环境,也能改善环境
  • 2024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B.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捕获的活动 C. 栖息地总量减少及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原因 D. 生物多样性在调节生态系统功能方面体现了其直接价值
  • 下列关于微生物纯培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纯培养物就是不含有代谢废物的微生物培养物 B. 将接种后的培养皿立即倒置培养 C.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能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形成单菌落,菌落的形状、颜色、数目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D. 欲将样品稀释100倍,可取1mL样品加入99mL无菌水中
  • 发酵工程与农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其他工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许多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发酵工程生产,如柠檬酸可以通过乳酸菌的发酵制得 B. 用纤维废料发酵得到酒精,可减少环境污染、减缓能源短缺问题 C. 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的单细胞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可制成微生物饲料 D. 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在酸性条件下会积累谷氨酸
  • 植物组织培养是依据细胞的全能性,在体外将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该过程来产生新的植株属于有性生殖 B. 甲和丙两个阶段对光照条件的需求不同 C. 由甲培养过渡到丙培养通常需要更换培养基 D. 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又要考虑植物的耐受能力
  • 试管动物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试管牛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过程结束的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形成受精卵 B. 孵化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正常孵化,胚胎就无法继续发育 C. 常通过采取早期胚胎内细胞团细胞来鉴定小牛的性别 D. 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几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抗虫蛋白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里,培育出抗虫的转基因油菜品种。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构建Bt抗虫蛋白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使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和DNA聚合酶 B. 用PCR技术扩增Bt抗虫蛋白基因时,每次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延伸三步 C. 转基因抗虫油菜是否具有抗虫性,可通过用菜青虫食用油菜进行检测 D. 在培育转基因抗虫油菜时,可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中,不合理的是(       )
    A. 社会公众在购买转基因产品及其加工品时应享有知情和自主选择权 B.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应全面禁止生产 C. 转基因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上市 D. 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基因有可能通过传粉造成基因污染
  • 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世界的大流行,使我们对病毒的威力有深刻感受,所以生物武器更是人类要严格禁止的。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 B. 生物武器具有传染性强、污染面积广、难以防治等特点 C. 有些经过转基因技术重组的致病菌也可以作为生物武器 D. 世界各国达成协议仅允许少数国家保存和使用生物武器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 B. “猪—沼—果”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C.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都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过程
  • 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肥力,缓解环境污染。为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种,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并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经接种后,若微生物菌种能分解纤维素,则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了五种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菌株,培养基中出现了因分解纤维素而产生的透明圈,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是E菌株,应对其扩大培养 B. 配制培养基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C. 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D. 若平板中平均菌落数为120个,则1g土壤中含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 下列关于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限制酶能在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切断磷酸二酯键 B. 载体必须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插入 C. 限制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而来,但不能剪切自身的DNA D. DNA连接酶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
  • 蛋白质工程开创了按照人类意愿改造、创造符合人类需要的蛋白质的新时代。萤火虫的荧光素酶能催化ATP激活荧光素氧化发光,这一现象在生物检测和成像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解决天然荧光素酶不能高效催化人工合成的荧光素DTZ发光的问题,研究人员采用蛋白质工程对其进行了改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基因工程相比,蛋白质工程的实现也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B. 根据荧光素酶与DTZ的结合位点推测合适的酶空间结构 C. 蛋白质工程需要改变蛋白质分子的所有氨基酸序列 D. 蛋白质工程的操作流程与中心法则的方向相反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图1为某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甲~丙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⑧代表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

  • 稻鸭共作是将雏鸭放入稻田后,直到水稻抽穗为止,鸭子一直生活在稻田里,稻和鸭构成一个相互依赖、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农业体系。下图是我国南方稻鸭共作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它利用雏鸭旺盛的食欲,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地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用作物养猪、养鸭,用稻秆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 酸汤鱼是贵州菜和黔菜系中非常著名的火锅菜品。最初的酸汤是用酿酒后的尾酒调制的,凯里是红酸汤的发源地,凯里红酸汤用小番茄、鲜辣椒、野生木姜子为主要原料,清洗、粉碎后加入食盐、白酒等配料封入坛中,自然发酵而成,属纯天然健康食品,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RNA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肌痛、出血、皮疹和肝肾功能损害。埃博拉病毒衣壳外有包膜,包膜上的GP蛋白最为关键,能被宿主细胞强烈识别,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是注射疫苗或者抗体。下图为制备埃博拉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在维持血浆渗透压、抗凝血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如图是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rHSA)的两条途径。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