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仿真模拟物理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10-26 类型:物理高考模拟 学期:高三上学期 查看:5
单选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其半衰期可能变短 B. 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 核反应过程中如果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则要吸收核能 D. 诊断甲状腺疾病时,给病人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的目的是将其作为示踪原子
  • 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的一个力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此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则下列对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将发生改变 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2016年10月19日,我国发射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在393km高的轨道上运行的“天宫二号”成功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十一号”在加速升空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 对接后两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7.9km/s C. 对接后两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 D. “神舟十一号”一定是在393km高的圆轨道上直接加速追上“天宫二号”完成对接的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无关,但与外部条件有关 B. 某种频率的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若增大该种紫外线照射的强度,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并不改变 C. 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会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核外电子的动能变小 D. 用一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实验时,当用某一频率的光入射,有光电流产生,若保持入射光的总能量不变而不断减小入射光的频率,则始终有光电流产生
  • 滑板运动是极限运动的鼻祖,许多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如图所示,质量为的运动员从轨道上的A点以的水平速度冲上质量为的高度不计的静止滑板后,又一起滑向光滑轨道 , 到达E点时速度减为零,然后返回,已知 , 重力加速度。设运动员和滑板可看成质点,滑板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和滑板一起由D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B. 运动员的初速度 C. 刚冲上轨道时,运动员的速度大小为 D. 运动员冲上滑板到二者共速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由图可知(  )

    A. a车与b车一定相遇两次 B. 在t2时刻b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 t1到t2时间内某时刻两车的加速度相同 D. t1到t2时间内b车一定会追上并超越a车
  • 在范围足够大、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2 T的匀强磁场中,有一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框架,宽度L=0.4 m,如图所示,框架上放置一质量为m=0.05 kg、长度为L、电阻为r=1 Ω的金属杆MN,且金属杆MN始终与金属框架接触良好,金属框架电阻不计,左侧a、b端连一阻值为R=3 Ω的电阻,且b端接地.若金属杆MN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以恒定的加速度a=2 m/s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5 s内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0.1 C B. 5 s末回路中的电流为0.8 A C. 5 s末a端处的电势为0.6 V D. 如果5 s末外力消失,最后金属杆将停止运动,5 s后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2.5 J
  • (单选)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固定着斜槽,斜槽的末端和一水平木板平滑连接,设物块通过连接处时速率没有改变.第一次让物块A从斜槽上端距木板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滑,物块A到达木板上的C点停止;第二次让物块A从同样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物块A到达斜槽底端后与放在斜槽末端附近的物块B相碰,碰后物块B滑行到木板上的E点停止,物块A滑到木板上的D点停止,用刻度尺测出D、C、E点到斜槽底端的距离分别为x1、x2、x3 , 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2m、m,且物块A、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因木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未知,故此实验不能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B. 因物块A由静止下滑时的高度未知,故此实验不能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C. 2x2=2x1+x3 D.
多选题
  • 如图所示为两个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中M、N两点到点电荷(带电荷量为)的距离和R、S两点到点电荷(带电荷量为)的距离相等,M、N两点与点电荷共线,且M、N两点和R、S两点均关于两点电荷的连线对称,左边半圆(图示虚线)是正检验电荷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如图所示,滑块2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并通过轻绳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物块1,物块1与一轻质弹簧连接在一起,轻质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物块1和滑块2均可看作质点开始时用手托住滑块2,使绳子刚好伸直处于水平位置,但无张力,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d。现将滑块2从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此时物块1还没有到达滑轮位置。已知滑轮与杆的水平距离为3d,A、C间距离为4d。不计滑轮质量、大小及与轻绳之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竖直放置,两极板间的距离为0.12m,内部场强大小为10N/C,右极板右侧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5T的匀强磁场。一比荷为的带负电粒子,从电容器下端中间位置以8m/s的初速度沿极板方向进入电场,经电场偏转,从电容器右极板正中间的小孔进入磁场,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如图为某控制电路,主要由电源(E,r)与定值电阻R1 , R2及碳膜电位器(即滑动变阻器)R连接而成,L1 , L2是红、绿两指示灯,闭合开关S,当电位器的触头由弧形碳膜的重点顺时针滑向b端时(     )

实验题
  •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 如图甲所示,用导轨、小车和光电门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保持小车和挡光片总质量M不变。

计算题
  • 如图所示,平行光滑金属导轨AA1和CC1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均为θ,两导轨间距为L,A、C两点间连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电阻为r直导体棒EF跨在导轨上,两端与导轨接触良好。在边界ab和cd之间存在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ab和cd与导轨垂直。将导体棒EF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EF进入磁场就开始匀速运动,穿过磁场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Q。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EF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除R和r之外,其余电阻不计,取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导体棒EF刚进入磁场时的速率;

    (2)求磁场区域的宽度s;

    (3)将磁感应强度变为 , 仍让导体棒EF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若导体棒离开磁场前后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求导体棒通过磁场的时间。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电阻不计、足够长的光滑 U 形金属框架 MNQP, 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平行导轨 MN 和 PQ 相距 L。分界线 OO'与平行轨道垂直,左右两侧存在着区域很大、方向分别为竖直向上和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     另有质量也为 m 的金属棒 CD,平行于 OO'放置在其左侧导轨上,并用一根轻质细线系在定点 A。已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T0 , CD 棒接入导轨间的有效电阻为 R。现从 t=0 时刻开始对 U 形框架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 F,使其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框架开始运动到细线断裂的整个过程,

    (1)求所需的时间 t0

    (2)求流过金属棒 CD 的电荷量 q;

    (3)已知拉力做功为 W,求该过程金属棒 CD 中产生的焦耳热。

  • 某工厂为实现自动传送工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传送装置,由一个水平传送带AB和倾斜传送带CD组成,水平传送带长度LAB=4m,倾斜传送带长度LCD=4.45m,倾角为θ=37°,AB和CD 通过一段极短的光滑圆弧板过渡,AB传送带以v1=5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CD传送带静止.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g=10m/s2 . 现将一个工件(可看作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水平传送带最左端 A点处,求:

       

    (1)工件被第一次传送到CD传送带上升最大高度和所用的时间;

    (2)要使工件恰好被传送到 CD 传送带最上端,CD 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转的速度 v2大小(v2<v1).

[物理——选修3-3]
  • 如图所示,左右两管足够长的U形管左管封闭,右管内径为左管内径的倍,管内水银在左管内封闭了一段长为26cm、温度为280K的空气柱,右管一轻活塞恰处在与左管水银面平齐的位置且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左右两管水银面高度差为36cm,大气压强为76cmHg。现将活塞缓慢下推,并保持左右管内气体的温度不变。当左管空气柱长度变为20cm时,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