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化学,联考,第二次

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4-22 类型:化学高考模拟 学期:高考阶段 查看:3
选择题
  • 化学与生活、科技密切相关,我国科技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024年华为发布固态电池专利,固态电池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B. WS20涡扇发动机是我国研发的航空发动机,其材料应注重高温性能、强度和耐久性 C. 月球探测器带回的月壤样品中含磷酸盐晶体,其结构可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 D. 宇树智能机器狗使用的关键材料是PEEK(聚醚醚酮)材料,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
  •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明矾溶液显酸性,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 溶液显碱性,常做烘焙糕点的膨松剂 C.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D. 二氧化硅中存在光的全反射,并且有硬度和柔韧度,可作光导纤维
  •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述正确的是
    A. 的电子式为 B. 氰化物等毒性物质的运输标识为 C. 基态As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D. 邻羟基苯甲醛的分子内氢键可表示为
  • 某同学在学习了的反应后,欲类比探究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检验产物并观察到了以下现象:

    操作Ⅰ:用带火星的细木条靠近干燥管口a,未观察到细木条着火燃烧;

    操作Ⅱ:将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制取使用固体和70%的溶液为宜 B. 若没有装置B,水蒸气会进入装置C中反应产生干扰实验 C. 操作Ⅰ细木条未着火燃烧可能是由于a口处气体中存在较多的未反应完全的 D. 操作Ⅱ产生沉淀无法确定C中固体产物中存在
  • 某同学设计利用乙烷燃料电池来电解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B. 铬元素最终以形式除去 C. 电解池右侧的Fe电极更换为石墨电极,对废水处理影响不大 D. 若电解过程中,电子的有效利用率为60%,每处理掉0.2mol的 , 理论上N电极需要通入11.2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 一种以低品位锰矿(含及少量)为原料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在该流程条件下,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3.7和5.0,开始沉淀的pH分别为7.2和8.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溶浸”过程中只体现了氧化性(不考虑的自身分解反应) B. “调pH”中物质A可以是MnO C. “沉锰”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D. 在空气中加热氧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 已知石墨是层状结构,可插入石墨层间形成插层化合物。某石墨插层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甲所示,晶体投影图如图乙所示。若该化合物的密度为 , 同层的最近距离为a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层中每个六元碳环实际占有2个碳原子 B. 该石墨插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 石墨中碳碳键的键长为0.5apm D. 碳层和锂层的最短距离d为
  • 某同学在学习了的反应后,欲类比探究的反应产物,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检验产物并观察到了以下现象:

    操作Ⅰ:用带火星的细木条靠近干燥管口a,未观察到细木条着火燃烧;

    操作Ⅱ:将装置C中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溶于适量水配成溶液,在配成的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制取使用固体和70%的溶液为宜 B. 若没有装置B,水蒸气会进入装置C中反应产生干扰实验 C. 操作Ⅰ细木条未着火燃烧可能是由于a口处气体中存在较多的未反应完全的 D. 操作Ⅱ产生沉淀无法确定C中固体产物中存在
  • 某同学设计利用乙烷燃料电池来电解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B. 铬元素最终以形式除去 C. 电解池右侧的Fe电极更换为石墨电极,对废水处理影响不大 D. 若电解过程中,电子的有效利用率为60%,每处理掉0.2mol的 , 理论上N电极需要通入11.2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 一种以低品位锰矿(含及少量)为原料生产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在该流程条件下,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3.7和5.0,开始沉淀的pH分别为7.2和8.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溶浸”过程中只体现了氧化性(不考虑的自身分解反应) B. “调pH”中物质A可以是MnO C. “沉锰”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D. 在空气中加热氧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 已知石墨是层状结构,可插入石墨层间形成插层化合物。某石墨插层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甲所示,晶体投影图如图乙所示。若该化合物的密度为 , 同层的最近距离为a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层中每个六元碳环实际占有2个碳原子 B. 该石墨插层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 石墨中碳碳键的键长为0.5apm D. 碳层和锂层的最短距离d为
  • X、Y、Z、W、Q为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Y、Q处于不同周期,W、Q同主族。五种元素中,Z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现有这些元素组成的两种单体Ⅰ、Ⅱ,通过三聚可分别得到如图(图中未区别标示出单、双键)所示的环状物质(a)和(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第一电离能: B. 单体Ⅰ中Y原子为sp杂化 C. 物质(b)中键长:① D. 单体Ⅱ为非极性分子
  • 现模拟HCl催化氧化制 , 发生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Cl和发生反应,HCl平衡转化率与X和L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L()、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恒温恒容时,HCl平衡转化率与进料比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L代表温度,且 B. 点a、b、c的正反应速率大小关系: C. 若图2中HCl的初始浓度为 , 则M点的平衡常数K为 D. 在实际生产中,若进料比太小,会增加的分离成本
  • 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氨水,体系中含磷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交点M、N、Q的横坐标分别为2.1、7.2、12.4.若改为向含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会有沉淀生成。pH对沉淀中Fe和P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影响如图2所示,其中时,沉淀以为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B. N点满足: C. R点的沉淀中一定存在酸式盐沉淀 D. 若向的浊液中加氨水至P点,沉淀转化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
非选择题
  • 贝诺酯(分子式为 , 相对分子质量为313)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味,熔点175~176℃,不溶于水,在沸乙醇中易溶,在冷乙醇中微溶;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神经痛等。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以下实验流程制备贝诺酯。

    已知: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吡啶()是一种有机碱。

    部分实验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省略)如下图所示。

    步骤Ⅰ:制备乙酰水杨酰氯。

    将9g阿司匹林(0.05mol,沸点321℃)、5mL氯化亚砜()(0.05mol,沸点78.8℃)、3滴吡啶加入干燥的三颈烧瓶中,接上仪器a.控制温度70~75℃,反应回流一段时间,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冷却,得到乙酰水杨酰氯(沸点108℃)。

    步骤Ⅱ:合成贝诺酯。

    在装有搅拌器及温度计的1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50mL水和10.6g(0.07mol)对乙酰氨基酚()。在10~15℃和搅拌下滴加NaOH溶液。滴加完毕,慢慢滴加步骤Ⅰ制得的乙酰水杨酰氯的溶液。滴加完毕,调pH至9~10,继续搅拌反应1.5~2h,抽滤,水洗至中性,得粗品。

    步骤Ⅲ:纯化与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 一种从废旧芯片(主要成分为单晶硅,还含有塑料和少量Au、Ag、Cu、Pd等金属,除Au外其他金属均可溶于浓硝酸)中回收和利用贵金属的流程如下。

    已知:Si在空气中加热不反应;Au被氧化成的反应平衡常数可与发生反应: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回答下列问题:

  • 利用催化还原不仅能减少碳排放,还可以获得化工原料甲醇。研究表明,在某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分别生成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Ⅰ.   

    Ⅱ.   

  • 从当归中发现了有抗癌活性的物质X。一种人工合成物质X的路线如下。(部分条件和溶剂已省略)

    已知:Ⅰ.Lindlar催化剂可选择性地催化还原碳碳三键为碳碳双键;Ⅱ. , R为烃基,X为卤素原子;Ⅲ.为氢或其他基团。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