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07-11 类型:科学期末考试 学期:五年级下学期 查看:0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的活动会不会影响环境呢?人类目前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为保护环境,我们又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 水资源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地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少且短缺 B. 地球表面约三分之二的面积被水覆盖,所以我们不缺水 C. 人类排放到海洋中的洗涤剂会导致水资源污染
  • 辽阔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库,可以提供清洁且可再生的( )。
    A. 天然气 B. 石油 C. 潮汐能
  • 我国水资源非常缺乏,在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 水龙头不用拧紧,即使有滴水也不会浪费多少 B.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 设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 小科一家人外出野炊时很少使用一次性产品。这种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属于( )。
    A. 减量化 B. 资源化 C. 无害化
  • 未来人类或将前往宇宙寻找新的家园,具备以下哪些条件的新家园更适宜人类居住? ( )。

    ①水 ②空气 ③适宜的温度 ④稳定的气候 ⑤丰富的氮气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茅洲河是深圳市的第一大河。它自东南向西北流经石岩、公明、光明农场、松岗和沙井等地。茅洲河流域曾经聚集了5万家工业企业,其中电镀、线路板等高污染中小企业众多。这些企业污水排放严重,全流域水质氨氮、总磷等污染物超标10多倍,臭气熏天、污浊不堪,被形容为深圳这座城市的“一道疤”。

我们平时说的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它很容易“跑来跑去”,也就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关于热,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究,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 某一天,晓光观察到河水结冰了,那天的气温可能是 ( )。
    A. 25℃ B. 1℃ C. -4℃
  • 锅里正在煮着沸腾的开水,若继续对水进行加热,水的温度会 ( )。
    A. 持续上升 B. 保持不变 C. 先上升后下降
  • 晓明在品尝刚做好的热汤时,发现同时使用木勺、金属勺以及塑料勺时感受到的热不一样,使用哪个勺子时感受到的热最明显? ( )
    A. 木勺 B. 金属勺 C. 塑料勺
  • 晓光在炉火旁煮茶,下列属于热对流现象的是(       )。

    A. 炉火让铁锅变热了 B. 锅中的水下方先热,上方后热 C. 站在炉子边感觉脸上热热的
  • 对于我们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周围水的蒸发现象无处不在 B. 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随时都在进行 C. 把容器盖上盖子,容器中的水就不会蒸发了
  • 如图所示,晓明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在铁丝中间加热,观察火柴的掉落顺序。

题目
  • 晓明在测试不同方法的保温效果,在20℃的实验室里,把热水装在玻璃瓶中,用衬衫和羽绒服做实验,多次测量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编号

    包裹的材料

    初始温度

    10分钟后的温度

    20分钟后的温度

    30分钟后的温度

    60℃

    42℃

    29℃

    20℃

    衬衫

    60℃

    48℃

    39℃

    32℃

    羽绒服

    60℃

    55℃

    51℃

    48℃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生物如何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还有许多有趣的问题等着我们去研究!
  • 周末晓光想去钓鱼,准备用蚯蚓作为鱼饵,以下哪些位置更容易发现蚯蚓? ( )。
    A. 树荫下湿润的土壤 B. 暴晒后的干燥土壤 C. 掩埋有害垃圾的土壤
  • 晓光猜测:种子发芽不需要土壤,他以绿豆为观测对象,设计了以下实验过程,不正确的是 ( )。
    A. 准备两个容器,一个容器内放入适量土壤,另一个不放土壤 B. 向两个容器内各放置大小相似的绿豆10颗 C. 一个容器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另一个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
  • 生态瓶制作完成后,过了一段时间,晓明发现生态瓶里的小鱼总是浮出水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正确的做法是( )。
    A. 增加小鱼数量 B. 减少瓶内水量 C. 增加水量和水草
  • 生物间存在多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晓光根据这些食物关系整理了如下食物链,下列食物链书写形式正确的是( )。
    A. 青草→野兔→狐狸 B. 水藻←虾←鱼 C. 蝗虫→青蛙→蛇→鹰
  • 生活在深海里的鱼一旦离开海洋,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这说明( )。
    A.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B. 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C. 环境能够改变生物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培植物种植是一种植物无土栽培的方式,通过让植物的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而不是土壤来进行生长。以下是一套较为完整的种植流程:

    ①选种:推荐紫叶生菜,小白菜等生长快、出菜率高的植物。

    ②育苗:湿润的育苗纸上均匀撒上种子,盖上遮光板减少水分蒸发,每天早晚适量喷水,保证种子处于湿润状态。幼苗长到2cm后去掉遮光板,在补光灯下继续育苗两天,使根茎更加粗壮,减少移植死亡率。

    ③移苗:定植棉浸透水分,用镊子夹住幼苗根系,移植到定植棉中。

    ④继续育苗:移植好的幼苗放在育苗盘中继续补充水分与增加光照以提高种植效率,幼苗长到如拇指大小再将其移入种植架,继续培养至收获。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它在水面上自由、方便地行驶,还可以把货物运送到远方。人们如何造船?造船过程中要用到哪些技术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 船舶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光,请你依据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给以下船舶排序 ( )。

    ①蒸汽船 ②摇橹木船 ③轮船 ④帆船 ⑤独木舟

    A. ⑤②④①③ B. ⑤②①④③ C. ②⑤④①③
  • 与独木舟相比,竹筏的缺点是( )。
    A. 稳定性差 B. 容易浸水 C. 载重量小
  • 船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应用了仿生学:船头设计为 ( ),可以减少水的阻力; ( )模仿尾鳍控制船行驶的方向。
    A. 方形; 船舵 B. 尖形; 船舵 C. 尖形; 船帆
  •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下西洋乘坐“大宝船”长151.18米,宽61.6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以下是其复原图,根据图片推测,郑和宝船最可能以(       )为主要动力来源。

    A. 人力 B. 核能 C. 风能
  • 几艘同一型号的货轮正在码头装货,波浪线代表海面,承载了更多货物的船是(       )。
    A. B. C.
  • 晓明想探究船的体积对船载重量的影响,他使用三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制作三艘小船,每艘船的长、宽、高如图所示:

    实验记录如下:

    船只编号

    体积大小

    (立方厘米)

    能承载的垫圈个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7

    6

    17

    108

    13

    14

    14

     

    9

    9

    8

  • 对于地球,人类尚有很多地方未进行探索,如地心深处等。请你大胆地发挥想象,设计一艘通往地心的潜艇,它必须承受住高温高压,穿行于流动的漫漫熔岩之中,以完成勘探任务。请画出设计图并在下方进行设计的简要说明。

    设计说明:(如材料、动力、功能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