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4年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06-09 类型:语文中考模拟 学期:中考阶段 查看:2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浩瀚的宇宙中,时间的指针轻轻yuè     过,定格在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此刻,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甲)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长征五号遥八运火箭如同一条巨龙, (乙)。随着点火指令的下达,火箭冲破地心引力的束, 托举着嫦娥六号探测器直刺苍穹, 成功向着月球进发。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进入地月转移guǐ     道,开启了一场(丙)的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它的目的地,是月球背面那神秘莫测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将采集珍贵的月壤样本,为人类对月球的认知增添新的篇章

  •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淄博持续火爆的原因,难道烧烤算得上顶级美食吗?还是淄博市政通人和?亦或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B. 2023年初上映的电影《满江红》中,岳飞亲笔留下遗言,开头是:“鹏举绝笔,以明心迹”。实际上,岳飞是不可能用字来自称“鹏举”的。 C.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 D. “这一盏叫做‘省油灯’。”古灯博物馆的馆长介绍:“这种灯起源于唐代,灯是空心的,下面注满冷水,灯在燃烧时,可以减缓灯油的挥发。”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诗。全诗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 古人常用字、谥号、籍贯、官职、做官地、书房名等称呼一个人,如《欧阳文忠公集》中的“文忠”是谥号;杜工部是用官职称杜甫。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令尊”“令堂”尊称自己的父亲母亲,“贤弟”“贤侄”则称对方弟弟及侄辈。 D.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愚公移山》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
  • 以下是对于旅伴的认识与选择,你认为填写在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人的旅行可以随意地走走停停,凭兴而起,随心而往。但面对未知的旅途,倘若身边有一个合适之人结伴同行,也不失为一个优良选择。                                                                            。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旅伴,那就证明你的本次旅行已经成功了一半。

    ①在很多人眼中,结伴出游本质上是为了合乎经济原则、坚持安全至上、贯彻团队精神。

    ②同样被波光粼粼的水面吸引,身边之人却只想着如何一品传闻已久的西湖醋鱼。

    ③这样一来,便与刘禹锡所言的朋友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背道而驰了。

    ④其实不然,不论你一开始基于何种原因寻求旅伴,都应将志趣相投作为考核的第一要素。

    ⑤试想,倘若你面对西湖美景时,不禁喟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A. ①③⑤②④ B. ①④⑤②③ C. ⑤②①④③ D. ⑤②③①④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 默写填空。   

    4月5日,淄博第三届“花朝节”开幕。学校开展“跟着诗文去赏花”活动,请梳理那些开在古诗文里的“花”。

    春意悄至,花草复苏,正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所言(1)“___,___。”春去花谢,哀伤渐浓,晏殊感慨(2) “___,___” (《浣溪沙》),李商隐慨叹(3)   “___,___   (《无题》)。然而,花落岂无情?面对落花,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由衷赞叹其(4)   “___,___”的奉献精神。

  • 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     )

    【甲】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乙】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①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②同仇:共同对敌。③泽:同“襗”,内衣,如今指汗衫。④作:起。⑤裳:下衣,此指战裙。

    A. 《蒹葭》每章开头均以景起兴,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烘托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 B. 《无衣》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 C. 两诗都是抒情诗,《蒹葭》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对爱情大胆执着的追求;《无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战歌,表现军民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 D. 两诗都使用重章叠句,分别为三章:《蒹葭》暗示时间变化,几度求索;《无衣》从情绪到行动,自始至终充满激情。因此朗诵时均要平稳,不必跌宕起伏。
  •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 , 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壤 , 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 《论语》;皇甫谥二十,始受《孝经》 《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 , 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互利:专注敏锐。②荒芜:杂草丛生,田地流发。此处指学业荒废。③坎壤(lān):困顿,不得志。④因循:守旧法而不知变更。此处指不愿重新学习。⑤面墙:指不学之人如面对着墙,一无所见。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从“国”字说爱国

    ①在字典上,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国家,简单的几个字就给爱国下了定义,而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是爱国、该怎样去做才算是爱国?让我们从“国”字说起。

    ②古汉字中,“国(国)”字的组成有外面一个大“口”和里面一个小“口”;这两个口,意思是不一样的。外面的大“口”,表示的是国家有四方疆域;里面的小“口”,表示的是人口;而“一”,则表示土地;此外,还要执有“戈”的军队来保卫国家的土地、人口和边疆。上述的大“口”、小“口”、“一”还有“戈”等元素,构成了国家的几个基本要素——土地、人口、国界、军队等,表达了古人造字时对“国”概念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爱国仍然有所启示。

    ③“国”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表示国家、祖国等含义,但在古代,国的概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变化的。殷商时期没有“国”的概念,国即城邑,是人们聚居的地方;春秋时期,国多指代诸侯国,如齐、楚、燕、赵等。后来,国又引申为国都,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到“去国怀乡”,“去国”即离开京都。此外,国还可作地域、地方讲,如王维《相思》中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其中南国即指岭南地区。

    ④从古至今,国字的写法、含义虽在不断变化,但始终保留了代表土地的元素。的确,一个国家的国土山河,不只是自然风光,更是国家主权、财富,是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因此,热爱祖国首先是从热爱国土开始,每一个爱国者都必须像爱惜自己身体发肤那样爱惜每一寸山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秦国人民在抵抗西戎入侵时就豪迈地唱起了《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谁说军备不足?我愿与你同披一件战袍,共赴战场;汉唐时期,戍边的将士们常常一边在戍客思归、于边关苦寒中思念家园,又一边在保家卫国、于孤城万仞下守卫家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长风万里,吹不灭热血激昂,征战年年,征不尽壮志凌云。近代以来,面对国家的山河破碎、风雨飘摇,陈天华心痛悲愤“好个江山忍送人”,黄遵宪仰天长问“寸寸山河寸寸金,倚离分裂力谁任”,“               ”……爱国之心首先就根植在本土的大地上,爱国就从爱脚下的国土开始、把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A)

    ⑤“邦畿千里,维民所止”,一山一地、一城一池,都是人民的居住地——一个国家中比土地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是组成这个国家的广大人民。国,是为护民而存在,没有人的存在,何来土的必要?“上下同欲者胜”,其实这不仅指军队内部的上下一心,更是指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拥有这样的力量,国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希望。实实在在的民众幸福是最重要的,让生活在这片国土上的人民能过得幸福安康,就是我们最根本的奋斗目标——爱国,是爱土地,更是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同胞手足。

    ⑥除了山河国土与广大人民,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文化——“国”字的演变本身就是汉字文化的体现。文化自信,是民族自豪地传承古今,是精神富足地走向未来。在实践国的道路上,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没有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没有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这样的爱国是脆弱的,是贫乏的,是不堪一击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份“守土有责”——守文化的根基不断、守精神的土壤不腐,用我们个体的文化修养,构筑中国文化这道万里长城的绵延不绝。(B)

    ⑦爱国,不只是一个定义,而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它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爱我们的国土、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文化,这是一种毋庸置疑的天性,也是一种人人有责的豪情。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摇晃的世界

    赵霞

    ①我和三岁的儿子一起走在田间。这初春的阳光,照在哪里都有些毛茸茸的

    ②“这是什么?”他问。“南瓜。”我答。“哈哈,”他笑起来,“南瓜,它是很难的瓜。“这是什么?”“芥菜。”“芥菜,哈哈,”他又笑,“借来的菜。”回到家里,桌子上放了一筐猕猴桃,他指着里面的毛果子:“猕猴桃,这是迷路的猴子的桃。”

    ③我看他又笑又跳地把南瓜、芥菜和猕猴桃的这个世界摇来晃去,几乎颠翻,一时也恍惚了。在那一刻,这个世界的坚固和稳当从我的感官里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那么一点混沌和迷蒙,似曾相识。我好像也微微地摇晃起来。

    ④那是在什么时候啊——铁锅里的汤咕咚响着,妈妈抓一把粉丝,丢进汤里。我站在灶台边的方凳子上,瞧着白色的粉丝簌簌而下,顷刻软软地跌在水里,多么奇妙。更奇妙是粉丝汤端出来了,外祖父一边夹起粉丝,一边说道:“瞧,这粉丝有‘鼻头’。”在我听来,这是多么难解的一个世界。我忍不住问:粉丝的鼻头在哪儿?外祖父用筷子挑起一根透明的粉丝,指着上面凸起的一小团白色。可不是像它的鼻头嘛!这普通的食物在我眼里立刻变得特殊起来。它的鼻头,是不是闻得见汤里的气味?既然有了鼻头,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粉丝了,它会介意被我们一口一口吞下肚吗?吃粉丝的时候,它会小心地避开它的鼻头,好想那样至少表达了一点儿抱歉的意思。直到有一天,我猛地醒悟了,外祖父所说的“鼻头”,其实是“别头”,在越地方言中是指一切纠结成团之物,与我想象中的鼻头实在相去甚远。霎时,我从微微的迷醉中苏醒过来,摇晃的世界立定了。

    ⑤现在,我们喝着开水。儿子会说:“开水,是打开的水。”厨房里摆着新鲜的蔬菜,他又说:“蔬菜,是看书的菜。”他指着薯片:“这是老鼠数过的片。”我的世界再一次经受着摇晃。

    ⑥我们一起读图画书。翻开封面,他说:“瞧,封面,这是有风的面。”一边说着,一边扇动硬装的封面。有风从我们脸上拂过去。故事里有稻草人,他从床上站起来,努力用头倒撑着身子,翘起一只脚来,说:“倒——草人。”马路上,一辆大巴车开过去,他数道:“大巴(八)车,大九车,大十车。”

    ⑦我跟着他,学习重新观看这个世界的各种姿势。歪着头看,侧着身看,倒过来看,从手指头缝里往外看。我们经过一棵大树,他指着自己的脚、身体、头发,说:“这是我的根、茎、叶。”我们去湖边看小鱼,鱼少得很。他点着头,说:“今天是少鱼日。”我们一起念儿歌:“谁会飞?乌会飞。”他说:“毛巾会飞,猫会飞,狗会飞,人会飞,我会飞。”我们谈做梦。我说,昨天晚上我没有做梦。他说:“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是空的,里面什么也没有。”

    ⑧哈哈,他是怎么想的?一个梦,打开来空空的,比起什么梦也没有做,的确要有意思得多。

    ⑨有一天,朋友带给他一样礼物。我们一起拆开漂亮的包装盒。盒子里卧着一个漂亮的杯子。

    ⑩我把杯子擎起来:“看,好漂亮的杯子!”他却兴奋地探手到盒子里,捧出里面用来垫衬杯体的一大团揉得皱皱的细碎纸条——我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起,礼物盒里有了这样的碎纸条。“看,好漂亮的稻子!”他把“稻子”扬起来,看着它们落到地板上,再捡,再扬,高兴得咯咯笑:“我喜欢这个礼物。”我扬一扬手里的杯子,试图让他把礼物看完整些。不,他只忙着扬他的“稻子”,在客厅里跃跳、欢笑。我握着杯子,有些落寞地站在旁边。

    ⑪真的,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把一个杯子的价值看得比一团碎纸条更高了呢?

    ⑫大约就是从我们的世界停止那种令人神迷的摇晃开始的吧!

    (选自《每个人都是挖呀挖的孩子》,明天出版社2020年5月版,有校改)

名著阅读
  • 以下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作者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当时作者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本书是作者的自传。 B. 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C. 这本书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都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D. 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去努力奋斗。
  • 依据《骆驼祥子》原著,给下面三幅插画排序:

    排序:___       ___       ___

  •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在《骆驼祥子》一书中他用鲜活纯净、质朴简练的语言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时,常借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以下两句话分别出自书中哪位女性之口?请分别用一个形容词描述她俩的性格特点。

    A.“祥哥,我把东西都收拾好了。”

    B.“祥子!你要是还没吃了的话,一块儿吧!过来先吃碗饭!毒不死你!两碗老豆腐管什么事!”

    A是___,性格___;B是___,性格___。

写作
  • 按要求作文。

    题目:淄博“淄”味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按要求作文。

    门,有有形的,如家门、校门、店门、城门……有无形的,如沟通之门、友谊之门、成长之门、心灵之门……门关着,是障碍;门打开,就打开了通道。

    这段话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以“门”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 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