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专题11 聚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中考热点专题解读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4-02 类型: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学期:中考阶段 查看:3
选择题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发展历程很不平凡。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心和信心。这体现出(   )

    ①中国共产党只领导经济工作稳中有进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现代化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某班同学在准备新闻播报时,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以下信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20元,发放育儿补贴。这些信息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 坚持教育优先 B. 发展国有经济 C. 走向共同富裕 D. 开展民主选举
  • 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下列内容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我国重视“三农问题”,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B. 实施“石榴红”工程,深入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 C. 哈尔滨积极筹备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 D. 我国完成造林种草改良面积达1.25亿亩
  • 2025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对教育、医疗、就业、收入等民生工作都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新任务、新要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这表明我国(   )
    A. 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B. 实现发展成果绝对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C.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D. 始终坚持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国务院主持起草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启动阶段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意见建议;报告稿形成后,按程序印发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征求意见;利用网络平台征集网民建言总计204万条。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体现(   )

    ①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扩大了民主权利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可以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在风高浪急中交出稳中求进的精彩答卷,这展现了(   )
    A. 中国经济强大韧性 B. 区域发展崭新成效 C. 制度保证更加完善 D.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这印证了我国(   )

    ①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②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③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2025年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涉台部分指出:“我们要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说明(   )

    ①在我国,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材料题
  • 材料一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效显著,一批重大工程、民生项目稳步实施。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未来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有信心,更有底气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做自信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