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八,中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01-11 类型:化学期中考试 学期:高一上学期 查看:8
单选题
  •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B. 制备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溶液逐滴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红褐色 C. 利用过滤的方法能将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 “纳米铜”是一种颗粒直径为纳米级的铜材料,属于胶体
  • 下列有关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 鉴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溶液可以用盐酸 B. 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等量酚酞溶液,溶液红色较深 C. 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D. 除去溶液并混有的少量 , 用加热法
  •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观察钾元素的焰色

    比较的稳定性

    检验反应有生成

    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A. A B. B C. C D. D
  • 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①质量相同②碳原子数与氮原子数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④所含质子总数相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在下列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无色溶液:Ca2+、H+、Fe2+ B. 常温下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Na+、K+ C. 澄清透明溶液:K+、Cu2+ D. 加入铁粉放出H2的溶液:K+、Na+、Fe3+
  • 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CO2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物与氢氧化钠的用量有关 B. 反应⑥中2molNa2O2与二氧化碳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NA C. 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D. 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 已知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将7.1g通入水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B. 标准状况下,4.48L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C. 1mol Na与足量反应,生成的混合物,钠失去电子数为 D. 标准状况下,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若Cl2与足量NaOH的溶液反应生成0.1 mol,则生成的数目为0.2NA B. 常温常压下,17 g NH3的体积约为22.4L C. 1 mol/L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2NA D. 在5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氢原子总数为6NA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2CO3溶液与少量盐酸反应:+2H=H2O+CO2 B. BaCO3溶于醋酸:BaCO3+2H=Ba2+H2O+CO2 C. 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NaHCO3:Ca2+2OH+2=CaCO3↓+2H2O+ D. 将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 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选项

    A

    溶液与过量溶液混合

    溶液与过量溶液混合

    B

    过量通入溶液中

    过量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溶液与稀硝酸混合

    与稀硝酸混合

    D

    溶液与过量溶液混合

    溶液与少量溶液混合

    A. A B. B C. C D. D
  • 侯氏制碱法制取的原理为。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少量固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 , 再通入 B. 向装置Ⅱ洗气瓶中加入饱和溶液以除去中的少量HCl C. 装置Ⅲ中用冰水浴冷却试管内溶液有利于析出固体 D. 装置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 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下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①中,生成CuS的反应为 B. 过程②中,作氧化剂 C. 过程③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D. 回收S的总反应为
  • 已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作还原剂 B. x=7 C. y=3 D. 中M元素的化合价为+7
  • 鉴别两种白色固体的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 分别配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火焰的颜色 B. 分别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浑浊产生 C. 分别配成稀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 D. 等质量两种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体的量
  •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Co2O3的还原产物是Co2+ , 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氧化成Co2+ B. Cl2通入FeI2溶液中,可存在反应3Cl2 + 6FeI2=2FeCl3 + 4FeI3 C. FeCl3溶液能将KI溶液中的I-氧化 D. I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Co2+氧化成Co2O3
  • 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混合共熔,反应方程式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铁元素被氧化,氮元素被还原 B. 每生成 , 转移 C. 具有氧化杀菌作用 D. 该实验条件下的氧化性:
  • 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H2和B容器中的NH3所含的氢原子数目相等,则两容器的体积比为
    A. 2:1 B. 1:2 C. 3:2 D. 2:3
  • 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可由滑动的隔板(厚度不计)将容器分成两部分, 当左边充入1 mol N2 , 右边充入一定量的CO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右边与左边分子数之比为4:1 B. 右侧CO的质量为5.6g C. 右侧气体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4倍 D. 若改变右边CO的充入量而使隔板处于容器正中间保持温度不变,则应充入0.2 mol CO
  • 下列方案的设计、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方案设计

    现象与结论

    A

    检验是否有漂白性

    将干燥的通入放有鲜花的广口瓶

    若观察到鲜花褪色,则说明具有漂白性

    B

    证明溶于水不能完全与水反应

    溶于水,观察氯水颜色,再滴加石蕊试液

    观察到氯水为淡黄绿色,且滴加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

    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存在

    在溶液中加入溶液,再加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存在

    D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存在

    在溶液中加入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

    A. A B. B C. C D. D
  • 若将浓盐酸滴入烧瓶中进行如图(a、c、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装置A中的可用代替 B. b处红色鲜花瓣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 C. c处溶液与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含有的尾气进入C装置时,最多消耗0.002molNaOH
填空题
  •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
  •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备盐酸、漂白剂和杀菌消毒剂等。
  • 氯酸锶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水,微溶于酒精,主要用于制造红色焰火。可溶于水,是一种常见的可溶性强碱。实验室制取氯酸锶的实验装置图如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将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固体中,产生黄绿色气体,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请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