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1-17 类型:物理期末考试 学期:八年级上学期 查看:1
选择题
  • 如图所示,课本旁边是一个水杯,估测水杯的高度为

    A. 18m B. 18dm C. 18cm D. 18mm
  •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对接后,我们说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 “天和”核心舱 B. 月球 C. 地球 D. 发射塔
  • 如图所示的贾湖骨笛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乐器,其由鸟类尺骨制成,骨笛上有多个气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骨笛发声是由于骨的振动产生的 B. 吹奏时要按压不同的气孔,主要是改变音调 C. 骨笛声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D. 用力吹奏骨笛,骨笛音色会发生改变
  • 下列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远处隆隆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 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态 C.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D. 有经验的人通过轻敲听声来分辨瓷碗的好坏
  • 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A. 5.5℃ B. 3℃ C. 1.5℃ D. 0.5℃
  • 深圳春季“回南天”到来时,教室的黑板、墙壁和玻璃都容易“出水”。如图是某同学在“出水”玻璃上写的字。这些“水”是由于水蒸气

    A. 遇热汽化形成的 B. 遇冷汽化形成的 C. 遇热液化形成的 D. 遇冷液化形成的
  • 有一种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后,千冰吸热迅速变为气态二氧化碳,达到灭火效果。上述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升华 B. 凝华 C. 汽化 D. 液化
  • 如图所示,圭表是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通过观察记录正午时表在圭上影子的长度变化判断节气。下列现象与圭表的原理相同的是

    A. 池水变“浅” B. 日食的形成 C. 雨后的彩虹 D. 水中的倒影
  • 如图甲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能够正确反 甲 乙映图乙中硬币被人眼看到的光路图是

    A. ​ B. ​ C. ​ D. ​
  •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手握甲、乙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通过调整两透镜间的距离,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 甲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照相机 C. 乙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 D. 乙透镜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
  •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首次将月球背面的1935.3克“月壤”样品带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月壤”的质量
    A. 不变 B. 变大 C. 小 D. 无法确定
  • 下列有关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没有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B. 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C. 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D. 为了方便,可将装有液体的量筒直接放置在托盘天平上测量质量
填空题
  •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cm, 停表的读数为___s

  • 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___,声音的这一特性与声源振动的___有关,分别用小提琴和长笛来演奏,发出声音的___一定不同。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糖画”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所示,非遗传人将特制的糖放在锅里加热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高温糖汁,再舀出来细心地倒在石板上,画出造型,绘画过程中糖汁将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___热量。

  • 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造彩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___现象。教室内使用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灯杀毒消菌。
作图题
  • 图为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 AO是入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反射光线。

  • 如果用眼不当,例如长时间盯着屏幕,就有可能患上近视。请你在图甲中大致画出来自远处的光进入近视眼晶状体后的折射光线,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画出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的透镜。

  • 如图所示m-V图像中,直线A表示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若乙物质的密度比甲大,请在图中大致画出乙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题
  • 物理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 小明照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 为此他进行了实验探究。

  • 小明要测量自己50m 跑的平均速度和后 30m的平均速度,他请来甲乙丙三位同学协助,按以下步骤进行测量:

    ①在操场上量出50m 的直线路程:

    ②请甲、乙同学做计时员,分别站在距离起点 50m处和____m处:

    ③请丙同学站在起点处做发令员、当丙大声喊“预备一一跑”的同时迅速向下挥动小红旗表示跑步开始:

    ④小明跑完全程,两位计时员从听到“跑”声开始计时,分别用秒表记下小明跑到自己所站位置的时间。

  • 图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有:一个凸透镜、光屏、高度为 3.0cm的F形光源和刻度尺。实验时,物距从6.0cm开始,每次增加2.0cm。下表是他们记录的物距、像距、像的高度和正倒情况。

    物距/cm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像距/cm

    \

    \

    \

    60.4

    35.6

    26.6

    22.3

    20.0

    18.4

    17.3

    16.6

    像的高度/cm

    \

    \

    \

    15.1

    7.6

    5.0

    3.7

    3.0

    2.5

    2.3

    2.1

    像的正倒

    \

  • 劳动课上小明学习了用一定浓度的盐水腌制咸鸭蛋的方法,需要测量盐水的密度来检测所配制盐水的浓度。

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
  • 2024年11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市成功举办,图为最新隐身战斗机歼-35A 直上云霄的精彩瞬间。小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歼-35A的最大飞行速度为2.2马赫,即空气中声速的2.2倍(空气中声速取 340m/s)。

  • 我国唐代的“黄河铁牛”是世界桥梁史上的瑰宝,巨大的铁牛起到固定索桥的作用,其质量可达七十余吨。小明旅游时,买了一个实心铁牛纪念品,如图所示, 其质量是790g, 密度为7.9×103kg/m, 求:

综合能力题
  • 综合实践项目:制作隔音房间模型。
    【项目提出】当我们在家中弹奏乐器、欣赏音乐或观看电视节目时,有可能会打扰需要休息的家人和邻居。小明打算将家中的一个房间改造为隔音房间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制作隔音房间的简易模型,初步探究哪种材料的隔音性能好。
    【项目分析】材料和工具选择:①选择鞋盒充当“房间”;②选择闹钟作为噪声源;③选用海绵、石膏板、窗帘布、棉花四种隔音材料;④用分贝测试仪测量噪声的强弱。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面密度”与“线密度”

    在出版行业,国家标准规定以A0、A1、 A 2、B1、B2等标记来表示纸张面积大小规格,用“克重”来表示纸张的厚薄规格。这种表示纸张厚薄的方法与密度知识是相关的:由于纸张的厚薄是均匀的,所以我们无需测算其单位体积的质量,只需知道它单位面积的质量即可。纸张的“克重”即单位面积纸张的质量,也叫做纸张的“面密度”。“面密度”越大的纸张越厚。同样,对粗细均匀的线形材料,我们将其单位长度的质量叫做物质的“线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