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3-18 类型:语文期末考试 学期:七年级上学期 查看:0
夯实“读书之基”为保存深圳的地方文献,珍藏城市的文化记忆,深圳市推出“深圳文献”整理汇编活动,请你和组员一起协助市图书馆完成对“深圳文献”宣传杂志的编撰工作。
  • 第一部分 

    资料编辑与校对

        曾楚楠、叶汉钟的《潮州工夫茶话》作为本次汇编作品之一,主要讲述了潮州工夫茶的起源与发展、制作工艺与鉴赏,冲泡茶艺和茶文化等内容。作者深入实践,依次体验了治器、纳茶、候汤、冲点、刮沫、淋罐、烫杯、筛茶等一系列精致步骤,细致品味着每一道泡茶工序背后的匠心与传承。作者畅言,正因为这难得的采风机会,才能让他在书中生动书写中华文化地独特魅力:

        蟹眼活火,一缕茶缘,二字精细。潮州工夫茶虽未形成宏大的规模,却以其独特的韵味闻名遐迩。“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遮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貼之。”潮州工夫茶,其魅力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精细。从茶具的选择,杯壶小巧精致,到冲泡的技艺,每一环节皆讲究至极。那如胡桃般的小杯,承载着的不仅是茶液,更是一份对生活细致入微的品味。当热水注入壶中,蟹眼般的气泡泛起,仿佛唤醒了茶叶的灵魂,一缕茶缘就此展开。品饮之际,先嗅香幽,香雾氤氲,气氛安祥宁静,令人心旷神怡;再试其味,初尝苦涩,旋即回甘,茶汤在口中徐徐散开。凝心静品,方悟其中真意。对茶的细致品味,体现了潮州人对平淡生活目空一切的追求。

  • 第二部分

    文献的整理与汇集

    《观沧海》

    东汉末·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溏溏,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在“山河岁月·诗海泛舟”部分仍缺少一首诗,你推荐《观沧海》一诗,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陈述你的推荐理由。

  • 第三部分

    文献的成册制作与装帧

    在“诗情入画,画意融诗”部分,缺少几句与之相匹配的诗词,请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 深圳市图书馆拟将以上图片作为宣传杂志的封面;中国美术注重写意,绘画鉴赏更是见仁见智。请仿照示例,写下你对以上图画的想象和感受。

    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岑参身着戎装,挂念长安故园;

    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李白站在窗前,低头思念家乡;

    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___。

探寻“读书之道”
  • 为传承岭南文化根脉,丰富市民的精神家园,深圳市推进岭南书院·深圳鹤湖书院的启动事宜。请你和小组成员一起,以《诫子书》《论语》等经典为核心,建设书院的文化精神,将传统智慧融入其中,为书院开启文化新篇。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使乃裂去薄饼。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客与罴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

    (《北史·王罴传》)

    【注释】①罴(pí):王罴,北周大将。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派出的使者。③舂(chōng) 爨(cuàn):舂,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爨,生火做饭。

    【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洞察“读书之况”
  • 为全面了解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的情况,你与组员积极开展调研工作,通过网上查阅的方式收集了丰富的资料,请分析以下图文信息,形成调查报告的材料。材料一:
    图1  2019-2023加入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体系图书馆数量图2  2023年深圳“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各年龄段外借读者分析
     (资料来源:《2024年深圳“图书馆之城”阅读报告》)

    材料二: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2024年12月16日下午,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做客第二中学,与师生面对面分享阅读与人生。

        梁晓声用自己早年割麦子的经历举例,割麦子的速度有快有慢,学习状态的起伏也和割麦子相似,短暂的停工休息可以恢复力量、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在互动环节,师生积极举手提问。作家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写作?梁晓声思考着得出结论:我要写他人的命运,写我所知道的、看到的、了解的他人的命运,给更多的读者看。他说:“我有两支笔,一支写人间温暖、明媚希望;一支写揭露痛短、疗救黑暗。”一名同学提问:“有时读书会被书的内容带着走,读者很少进行思考,无法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应当怎么办?”梁晓声表示:当我们阅读时,被其中某个内容打动,可以在书页记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古人称为眉批;还有一种方式是掩卷沉思,当读到一句非常打动你的话,把书暂时合上,静静想一会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看书不思考,和整天只思考世界、思考人类命运而不去开卷阅读,都是不对的。”梁晓声说。

        (资料来源:《深圳青年报》,有删改)

    材料三:

    基本观点:当今时代,阅读过程更多时候同时包含纸质文本和数字文本。

    对关联阅读模型的过程分析

    (1)接触文本:①浏览;②获取。一般是在打开网站,通过朋友的链接,或预设资讯,被动地看到数字文本。③探索;④搜索。积极寻找额外信息来确认对某一主题的已有理解,通常是为了学习新的东西。

    (2)参与文本:①决定要阅读的文本;②策划:寻找纸质材料;③阅读;④分享。

    (3)评估文本:①确定价值。确定文本对自己的价值;②管理分散的注意力。调节自己在阅读和使用数字工具中相关的注意力。

    (资料来源:《关联阅读:了解数字时代青少年如何接触、评估和参与文本的框架》)

    材料四:

        2023年,深圳成年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9.05%,数字化阅读率达到87.34%;阅读时长方面,深圳成年居民中有阅读行为的人群平均图书阅读时长为67.54分钟,而居民日均使用手机进行数字阅读的时长为66.18分钟;深圳居民人均阅读量约15本,其中纸质书6.72本,电子书为8.25本。

    (资料来源:《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4》)

乐享“读书之趣”
  • 在“深港澳青少年研学”活动中,你读到了一篇很有寓意的童话故事,为了把它分享给更多人,你和小组成员一起深入文本,开启了挖掘其中价值的文学之旅。

    富翁

    有一处地方,孩子还睡在摇篮里,长辈就要教训他们说:“孩子,你们要克勤克俭过日子,专心一意想法子弄到钱,你就成为富翁了。你就有一切权力,什么事都不必做,需要什么,花钱去买就是了。孩子,你开头要勤俭,待你成了富翁,你就有福了!”凡是拿这一番话来教训孩子的,大家一致称赞。说是好长辈。

        孩子们从吃奶的时候起就接受这样的教训,他们都信奉这样的教训,所以那里的富翁非常多。

        有一天,一个石匠为了给富翁造房子,到山里去开采石头,忽然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宝库,全是黄澄澄的金子。他快活极了,心想这样的好运道竟让他给碰上了,谁能料到成为富翁就在今天!他赶紧跑回去,召唤全家老幼到山里采掘金子。从清早直忙到天黑,算一算挖到的金子,已经超过了最富的富翁。石匠心里想:现在我是最富的富翁了。明天我就不用做工了,好不快活!

        第二天,石匠不再去采掘金子。消息传到别人的耳朵里,于是大家都放下工作,扶老携幼去采掘金子。大家顾不得疲乏,直到挖到的金子超过了第一富翁才肯停手。大家都藏足了金子,都自以为是“第一富翁”。

        才几天工夫,那个地方的人都成了富翁。富翁照例用不着做工,这是何等幸福呀!那些新成为富翁的人想:既然成了富翁,不可不买几身华丽的衣服,把自己打扮成富翁的样子。于是他们就带着满袋的企子去服装铺买衣服。谁知道服装铺歌业,不再出售衣服。原来服装的老板也挖到了不少金子,成了富翁。

        成了富翁,买不着富翁穿的衣服,大家都很失望。富翁们想:不如到纺织厂去,剪些称心如意的好料子,让裁缝连夜赶。他们就一同奔向纺织厂。谁知道纺织厂门前静悄悄的,看门人不知道哪去了,他们买不着料子,只好去找栽缝商量,只要弄得到华丽的衣服,不论多少金子,他们都愿意出。裁缝笑着说:“我跟你们一样,正想弄几身新衣服穿呢!A.我也成了富翁了,我有的是金子。

        这个时候他们才相信,华丽的衣服是穿不成了,成了密翁,不能打扮得像个富翁,心里当然不痛快。可是满钱袋满箱子满仓库都是黄澄澄的金子,看着也可爱,他们安慰自己说:“新衣服虽然穿不成,可是B.咱们有这么多金子,都成为富翁了。”他们完全没料到,更加严重的恐慌跟着来到,他们积蓄的粮食不久就吃完了,照过去的惯例,只要带着一口袋钱到粮食店去买就是了。谁知道粮食店的老板正带着金子,也要去别处买粮食,因为他家的粮食也吃完了。【甲】

    忽然有个富翁说:“只有去找农夫!”大家听了好像大梦初醒,齐声喊起来:“是呀,去找农夫!粮食是农夫种出来的,咱们去找农夫,一定可以买到粮食了。咱们去吧!咱们快去吧!”大家喊着,两条腿使劲奔跑,因为他们相信,找到了农夫,粮食就到手了。

    他们跑到乡间,找若农夫,对他说:“好农夫,我们要买粮食。不论多少金子,我们都愿意给。”农夫笑了笑,摇摇头说:“我跟你们一样,正要找农夫买粮食呢。我如今不是农夫了,不种粮食了。C.我也是富翁,我有的是金子!”

    农夫说完,就跟着大家一同走。要买粮食的人越聚越多,他们来来回回好儿趟,仔仔细细地找,即使一枚绣花针也该找到了,却找不到一个出售粮食的农夫。

        大家相信粮食是没有希望了,不如去找点儿杂粮吧。他们就四散地向田间奔去。

        可是农夫都成了富翁,他们有的是金子,已经好些天没去浇水锄草除虫了,那些杂粮枯的枯,烂的烂,蛀的蛀,再也找不到一点儿新鲜的可以充饥的东西了,大家这才真着急了,泪珠像雨一般往下掉。然而摸着口袋里又硬又凉又光滑的金子,他们忍住眼泪,勉强笑了笑,互相安慰说:“虽然找不到粮食,虽然肚子饿得难受,但是D.咱们有的是金子,咱们到底都成了富翁了。”

        所有的富翁都饿得不成样子了。他们头枕着装满金子的口袋,手里拿着小块的金子想送进嘴里去啃,可他们全身一点动儿也没有,再也不能动弹了,他们的喉咙里却还能发出又轻又细的蚊子般的声音,还在念诵自幼听惯的长辈的教训:“待你成了富翁,你就有福了!”

    .(选自叶圣陶的《稻草人》,有删减)

践行“读书之法”
  • 精读、略读、跳读是你在这次活动中学到的读书方法,你与小组成员都能游刃有余地运用到《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中,你们展开了技法比拼,看谁能在以下题目中大显身手、最先通关。
感受“读书之用”
  • 在史铁生的生活中,母亲是一束光,让他重拾“好好活儿”的勇气;在海伦·凯勒的世界里,莎莉文老师是一束光,在她心上种下善和美;在鲁迅先生的童年时光里,百草园是一束光,伴他度过天真烂漫的童年……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某个(些)人、某处景、某个物等,照亮了你的世界,温暖了你的时光,见证了你的成长。

        请以《我生命中的一束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充实具体,不得套作、抄袭;②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