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如医疗急救、航天航空、化工等。
I.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氧气常用的装置。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②___;
(2)甲兴趣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开测量收集氧气的体积。
①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字母)。
②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若用C测量生成的O2体积,如图读数,则读数___(填“偏大”或“偏小”)。
Ⅱ.2023年初,制氧机需求旺盛,市场上出现多种类型的制氧机。
化学药剂制氧机:如图1是某品牌制氧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在反应仓中首先加入水、粉末状过碳酸钠2Na2CO3·3H2O2 , 然后加入粉末状二氧化锰,即产生氧气。
(3)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
第一步: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第二步:___(写出反应方程式)。
Ⅲ.乙组同学用如图4装置测定制得的“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富氧空气”体积为100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如下:
①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V1=60mL。
②用电点火装置点燃红磷,充分反应。
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待右侧量筒内液面不再变化时,排出气球中的气体,调节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33mL。
(4)用排水法收集“富氧空气”,气体应从装置图3中管___(选“a”或“b”)通入。
(5)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金属蚀刻画的制作原理、蚀刻画制作方法、废液处理等产生兴趣,开启了项目化学习之旅。
任务一:了解金属蚀刻画的制作原理
【查阅资料】金属蚀刻画所来用的材料可以是金、银、铜、不锈钢、铝等金属。在金属蚀刻过程中,使用强酸溶液或某些盐溶液作腐蚀剂从而在金属表面留下痕迹。酸液温度稍高,可以提高金属溶解的速率,缩短蚀刻时间。但酸液温度过高容易使防护的涂层或耐蚀油墨软化甚至溶解,影响蚀刻画的效果。
【分析交流】
(1)同学们通过交流认为:如果使用银板,则不能选择稀盐酸或稀硫酸作蚀刻液,原因是:___。
任务二:模拟制作金属蚀刻画
【设计实验】根据制作金属蚀刻画的原理,同学们动手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进行制作。
【动手操作】
(2)实验1中,小组同学首先对铝板进行打磨,其目的是___;所得铝板蚀刻画中“玫瑰花”的颜色为___。
任务三:探究废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实验2中清洗后的废液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3)废液中一定含有___(填化学式),可能含有稀盐酸。
【进行实验】
(4)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及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1:取少量___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废液 | 红棕色固体消失 | 废液中含有稀盐酸 |
方案2: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 ___ | 废液中含有稀盐酸 |
【反思评价】
(5)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6)某同学对方案2结论的严谨性提出质疑,理由是___。
【成果分享】
(7)通过探究,同学们了解了制作蚀刻画的原理及技艺,并将制作心得与其他同学进行了分享。同学们认为成功制作金属蚀刻画除了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蚀刻液种类之外,还要注意控制的条件是___(写1个)。
资料1: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资料2:回收铜的两种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