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城区,2024-2025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 科学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5-19 类型:科学期中考试 学期:八年级下学期 查看:6
选择题
  • 下列模型(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
    A. B. C. D.
  •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___ )
    A. 用湿手使用插座 B. 电线金属部分裸露 C. 发现有人触电用干木棍挑开电线 D. 雷雨天在大树下避雨
  •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 )
    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B.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 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也就是金属铝单质 B.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C. 铝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3 D. 符号“Al”表示的含义只有两种,铝元素和1个铝原子
  • 如图所示,一条向上射出的阴极射线可以看作是许多电子定向运动形成的电子流,则通过这束电子流的运动方向可推断出电子定向运动产生的电流及周围的磁场方向是(  )

    A. B. C. D. ​
  •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

    ①2Ca2+--2个钙离子          ②O2--2个氧原子   ③2H2O--2个水分子          ④2H--2个氢元素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 科学家们制造出了含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一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针对以上事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一个新型“氧分子”由2个氧气分子构成 B. 氧气分子与新型“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 新型“氧分子”与氧气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D. 每个新型“氧分子”与每个氧气分子含有氧原子个数不同
  • 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 B. 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式量)为108 C. 对苯二胺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 D. 对苯二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
  • 小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磁化过程,图中容器内装的是一些铁屑,架上所夹的是根铁棒。以下关于此实验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到图乙的过程叫磁化 B. 图乙中铁棒的上端是S极 C. 若把图乙中磁体移走,铁棒的磁性将消失 D. 若将图乙中铁棒换成钢棒,被吸引的铁屑会减少
  • “高颜值”的磁悬浮音箱(图甲)深受年轻人喜爱。音箱底部有一块磁铁,圆柱状底座内部有电磁铁,原理如图乙。为了适应不同需求,音箱的悬浮高度是可调的,下列能使音箱的高度上升的做法是(  )

    A. 减少线圈的匝数 B. 减小电源电压 C. 滑片P向右移动 D. 抽掉电磁铁铁芯
  • 如图是铜元素和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坐标图,C表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 CuS B. Cu2S C. CuS2 D. Cu2S2
  • 上图中是小明制作的简单电动机模型,其线圈由漆包线绕成,将线圈一端的漆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掉半周,在线圈的下面放置了一块磁体。将其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线圈转动起来了。关于此电动机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B. 线圈在转动时,始终受到磁场作用力 C. 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增大线圈中的电流可改变转动方向
  • 电动汽车刹车时,汽车电动机“变身”为发电机,将汽车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简称机械能回收系统。下列实验中与机械能回收系统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 将同一根条形磁铁分别静置于图中甲、乙、丙三处,10秒后读出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1、l2、I3 , 则(  ) 

    A. l1=l3<I2 B. l1=l2<l3 C. l1<I2=I3 D. I1=l2=l3
填空题
  • 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概念,会运用这些概念正确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面请用“分子” “原子” “离子” “元素”填空:
  • 如图甲是一种“潜水自救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力敏电阻的阻值随潜水深度的改变而改变,当达到设定的安全深度时,电磁铁吸引衔铁,反应盒中两种物质混合并开始反应产生气体,气囊快速充气上浮,将潜水运动员拉回到水面,其中为电源电压,为定值电阻。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依据表回答问题。

    H

     

    He

       

    C

    O

     

    Ne

      

      

    Ar

  • 下表是小科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资料,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 如图是小科家的部分电路,据图回答问题。(1)若ab间断路,则三孔插座___正常工作,灯泡L___ 正常工作(选填“能”或“不能”);(2)若闭合开关S,灯泡L不发光。用测电笔检测a、e、g、f四点位置,发现a、e两点氖管不发光,f、g两点氖管发光,则说明___两点间发生了断路。

  •  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一百多年来,科学家通过实验与推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逐步揭开原子结构的奥秘。 

    史料一:188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

    史料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散射实验,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第22题

    史料三:1919年,卢瑟福用高速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内含7个质子),实验中发现两种新粒子一氧原子(内含8个质子)和另一种新粒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 如图甲所示,地球相当于一个条形磁体,将小磁针放在赤道位置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___(选填“北”或“南”);将小磁针放在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的N极指___(选填“上”或“下”);如乙图所示,水平面上放一根条形磁铁,如果将这根磁铁沿图中的竖直实线切成左右两部分,则两部分会相互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实验探究题
  •  为辨别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探究。

  • 化合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是小科对元素化合价的部分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

    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   
    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

    【举例及分析】

  • 小金在学习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后,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当电流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磁场强度、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以及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有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根导体棒用两根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蹄形磁铁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导体棒与下方的蹄形磁铁磁极间的磁场方向垂直;

    ②给导体两端加电压U1 , 闭合电路,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1

    ③给导体两端加电压U2 , 且U2>U1 , 闭合电路,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2

    ④____,即可知道磁场给通电导体的作用力与电流是否有关;

  • “大胆猜想与小心求证”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甲、乙两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转动了。对于小磁针转动的原因,

    甲:是因为导线通电发热,造成导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对流运动使磁针偏转。

    乙:是因为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磁场对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

  • 学习了电磁知识后,小娟了解到相互靠近的通电导线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力。那么,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她将两根导线(可伸长)平行放置后固定(如图1甲所示),然后依次通上如图乙、丙、丁所示的电流,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她的猜想。请你根据图中的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解答题
  • 相对原子质量(即原子量)是原子实际质量与基准相比后得出的比值。基准的确定历经几代科学家的研究,下列是其历程的部分资料:

  • 微观示意图可形象地表示微粒发生的变化,如图是NH3在纯氧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化学式),氯仿均可有效灭杀病毒。
  • 甲流期间同学们经常要用到“测温仪”测体温(如图1),核心部件是热敏电阻R1 , 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图2。为探究其内部结构,学习小组利用蜂鸣器和电磁继电器、电源、导线若干、指示灯、定值电阻R0 , 设计测温仪的电路,要求:当温度正常时指示灯发光,当温度过高时,蜂鸣器响起报警作用。甲、乙两位同学据此设计的两个电路如图所示。

  • 随着家庭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下表提供了一组人体电阻的数据。如图所示,用电器R阻值为44欧,电路中还有熔断电流为8A的保险丝。则:

    测量项目

    手和手之间电阻

    手与脚之间电阻

    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电阻

    完全干燥时

    200千欧

    300千欧

    8000千欧

    出汗或潮湿时

    1千欧

    1千欧

    10千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