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 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 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 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下列关于图中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时,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较快B. 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C. 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D. 在t1时控制有害生物最有效
下列关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林冠层的郁闭度越大,地面得到的阳光越多B. 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往往是综合性的C. 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 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如图是某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种群数量增长方式是“S”形,达到K值后其数量也是波动的B. 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素有食物、空间和天敌等C. 若该种群是鱼塘中的某种鱼,则在种群数量为K/2时捕捉,最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大的年捕获量D. 若该种群是森林中的一种鸟,调查其种群数量时也要统计雏鸟的数量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B. 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C. 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D. 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