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z20,模拟

2025届浙江省z20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12-24 类型:生物学高考模拟 学期:高三上学期 查看:7
选择题
  • 全球变暖是地表温度年间缓慢上升的现象,目前主要用温室效应来解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全球变暖会加剧物种消亡 B. 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不利于生物生存 C. 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D. 温室气体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从而导致温度上升
  • 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一系列安全和伦理问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武器的使用应全面禁止 B. 将外源基因转入叶绿体,可避免造成基因污染 C. 在严格监管下,治疗性克隆能够增进人类的健康 D. 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编辑完美婴儿和疾病预防研究
  • 某个体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其基因和染色体发生的变化通常不包括(       )

       

    A. 基因种类 B. 基因排序 C. 染色体结构 D. 染色体数目
  • 乳糖不耐受是指个体缺乏乳糖酶,摄入乳糖后出现肠道不适如腹痛、胀气等。编码乳糖酶的LCT基因位于人类2号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在不同人种中,LCT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不同碱基中;同一人种中,不同个体的LCT基因突变位点也有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人种中LCT基因不同是适应性进化的结果 B. 不同人种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乳糖的耐受能力 C. 同一种群不同基因型的人对乳糖的耐受力相同 D. 同一人种不同种群LCT基因的基因频率存在差异
  • 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也是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可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但不交换能量 B. 种群可与周围环境交换能量,但不交换物质 C. 种群可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也可交换能量 D. 种群不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也不交换能量
  • 科研人员采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使患者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重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部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B. 神经干细胞的分化程度高于受精卵,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C. 神经干细胞在参与损伤部位修复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 D. 神经干细胞与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花生种子中储藏的物质以脂肪为主,并储藏在细胞的油体中。萌发初期一部分脂肪先转化为糖类,导致其干重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花生种子播种应注意适当浅播 B. 萌发过程吸收的水可以与有机物质结合 C. 种子萌发过程中油体的体积逐渐减小 D. 萌发初期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氮元素
  •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C.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D. 同一种植物的幼根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芽
  • 在一个被洪水淹没的玉米田中,土壤中氧气含量急剧下降。此时玉米生长缓慢且根系易变黑、腐烂。科研人员发现玉米根部细胞溶胶中既有乳酸脱氢酶,也含乙醇脱氢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系变黑、腐烂是由于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等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B. 生长缓慢是由于根细胞厌氧呼吸生成ATP较少 C. 厌氧呼吸释放出来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 玉米根每个细胞厌氧呼吸只能产生酒精或者乳酸一种产物
  • 进展演替指生物群落向结构和成分复杂化的方向进行的演替,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逆行演替则指群落向结构简单化的方向进行的演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某一群落进展演替和另一群落逆行演替的终点可能是一样的 B. 人类的活动可改变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 进展演替中群落的总生产量与总呼吸消耗量会逐渐达到平衡 D.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可以属于进展演替,也可以属于逆行演替
  • 经典的CRISPR-Cas9系统可以通过敲除基因实现基因沉默。近日研究人员基于CRISPR系统开发了一个名为CRISPRoff的新型编辑器,可以将甲基(Me)添加在DNA链的特定位点上:研究人员还创建了功能相反的编辑器—CRISPRon,它能逆转基因沉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型编辑器对染色体DNA的效果强于染色质DNA B. CRISPRoff利用基因突变来实现基因沉默 C. CRISPRoff对基因的影响不能遗传给后代 D. CRISPRon有助于基因与RNA聚合酶结合以恢复表达
  • 从自然界中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菌种的一般步骤为:采集样品→富集培养(使菌体数量增多)→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如图a、b是采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纯化培养的效果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使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 B. 为获得纯种的目的菌种,需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灭菌 C. 获得图a所示结果的接种过程中,接种环需灼烧灭菌3次 D. 利用图b计算出样品中菌体浓度为5.85×108个/mL,则接种稀释液的稀释倍数为10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通常发生在儿童早期,病毒沿神经传播导致水痘,并在脊髓外的脊神经节等处形成终身潜伏感染。随年龄增长(尤其50岁后)或免疫功能下降,病毒从潜伏状态再激活,形成带状疱疹。VZV具有嗜神经性,使得神经纤维外的髓鞘脱落,同时增加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数量。

  •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PEG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不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 B. 培养的体细胞传代次数不能过多是为了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C.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比例可推知某化学药品的毒性 D. 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后,用培养液稀释制成细胞悬浮液
  • 体外受精技术是提高动物繁殖能力的有效措施,该技术还可为胚胎移植提供可用的胚胎。下列关于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精子的刺激下,卵子完成减数分裂II,排出第二极体后形成雌原核 B. 精子入卵后细胞膜会迅速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细胞 C. 对奶牛胚胎进行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原肠胚进行均等分割 D. “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体外受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和遗传学诊断技术
  •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房颤的形成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 核孔复合物可以让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 C. 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相关的蛋白质结构异常 D. tRNA通过核孔复合物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
  • 一对非同源染色体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某个精原细胞进行两次胞质分裂,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4个细胞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细胞可能有2条染色单体含32P B. b细胞可能有1条染色体含32P C. c细胞可能有3条DNA单链含32P D. d细胞可能有2个DNA分子含32P
  • 气孔张开与保卫细胞吸水有关。下图是保卫细胞在光下气孔开启的机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光照下,K、Cl进入液泡使其渗透压升高 B. Cl-进入保卫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C. 光为H—ATP酶的主动转运直接提供能量 D. 光照下气孔张开不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 已知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该昆虫的正常翅与残翅、红眼与朱红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这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某同学选取一只正常翅朱红眼雄性个体与一只正常翅红眼雌性个体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其比例见下表。该同学提出了一种假设: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符合上述杂交结果的合理假设还有几种?(       )

    表现型

    正常翅红眼

    正常翅朱红眼

    残翅红眼

    残翅朱红眼

    比例

    3/8

    3/8

    1/8

    1/8

    A. 1种 B. 3种 C. 5种 D. 7种
非选择题
  • 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机制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 某湖泊由于大量污水排入引发水体污染,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相关部门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修复效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东方果蝇繁殖力强,雌蝇产卵于果皮下,幼虫孵化后钻入果肉中蛀食,造成水果腐烂失去商品价值。研究发现东方果蝇的dsx基因具有性别特异性剪切识别序列,雌性个体中该序列能使dsx基因内含子转录的序列被剪切掉,而雄性个体无此功能。蓖麻毒素A(RTA)可通过破坏核糖体导致细胞死亡。利用以上信息研发雌性特异性致死基因系统来控制雌蝇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 为探究耐旱植物异子蓬PEPC2基因用于改良农作物的可行性,研究者将PEPC2基因转入烟草中获得转基因株系(OE)。对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植株进行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光合关键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指标

    处理组别

    叶绿素含量(mg/g)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ol·m2·s-1

    光合关键酶活性(U/mg)

    正常水分条件

    NT

    1.45

    18.2

    0.30

    95

    OE

    1.62

    25.8

    0.36

    118

    干旱胁迫条件

    NT

    0.98

    12.5

    0.21

    72

    OE

    1.25

    20.4

    0.28

    105

    注:NT:非转基因对照株系;光合关键酶指直接参与光合作用过程的酶,如Rubisco催化CO2与五碳糖结合

  • 稻瘟病菌侵染可导致水稻患稻瘟病,研究人员筛选获得纯合的稻瘟病抗性突变体(M),初步判断抗性与4号染色体上的R/r基因有关。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