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

2025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高考第二次适应考试生物检测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3-24 类型:生物学高考模拟 学期:高考阶段 查看:6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生物体内参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可由单体聚合而成。构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和连接键,以及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等信息如下表。

    单体

    连接键

    生物大分子

    检测试剂

    葡萄糖

    蛋白质

    核酸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⑤可以是淀粉或蔗糖,①是氨基酸 B. ③是肽键,④是氢键,⑥可以是双缩脲试剂 C. 大肠杆菌中的②有5种 D. 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C
  • 手术切除大鼠部分肝脏后,残留的肝细胞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进行增殖;肝脏中的卵圆细胞发生分化也可以形成新的肝细胞,使肝脏恢复到原来体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肝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B. 肝细胞的自然更新伴随着细胞凋亡的过程 C. 卵圆细胞分化是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 D. 卵圆细胞能形成新的肝细胞,证明其具有全能性
  • 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下列有关采取的措施和对应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应用

    措施

    目的

    A

    作物栽培

    对土壤进行深耕

    促进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

    B

    包扎伤口

    用透气的纱布敷药包扎

    避免伤口细胞缺氧而坏死

    C

    酿酒

    初期通气处理

    增强代谢,促进菌种繁殖

    D

    花生播种

    浅播

    为脂类分解提供充足氧气

    A. A B. B C. C D. D
  • 维持细胞的Na+平衡是植物的耐盐机制之一。盐胁迫下,植物细胞膜(或液泡膜)上的某些转运蛋白可将Na+从细胞质基质中转运到细胞外(或液泡中),以维持细胞质基质中的低Na+水平(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上的H+-ATP酶磷酸化时伴随着H+的转运 B. 细胞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会驱动Na+转运到细胞外 C. H+-ATP酶抑制剂会干扰H+的转运,但不影响Na+转运 D. 盐胁迫下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提高
  • 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DNA甲基化是其中的机制之一。研究发现小鼠细胞内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A对a为完全显性),位于卵细胞中时均发生甲基化,且在子代中不能表达;但A和a基因在精子中都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都能正常表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甲基化修饰可能会阻止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 B. 雄鼠体内可能存在相应的去甲基化机制 C. 基因型相同的小鼠表型可能不同 D. 基因型为Aa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约为3∶1
  • 果蝇的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只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长翅白眼果蝇交配,F1代中约有1/16为残翅白眼雄果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8 B. 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4 C. 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 D. 亲代雌果蝇不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 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其中①~④代表相应的物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DNA,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②表示RNA聚合酶,能识别编码区上游的起始密码 C. ③表示mRNA,A端为5'端,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D. ④表示多肽,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生物活性
  • 花椒中含花椒麻素,人们食用花椒后,会产生“麻”的感觉。如图是神经纤维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麻”感觉的产生依赖机体内完整的反射弧 B. 膜外Na+通过协助扩散内流使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C. 若在M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 D. 若将a点接至膜内,M点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电流表指针不会偏转
  • 研究发现,叶片中的光敏色素(PFR和PR)是感受光周期变化的光受体。莴苣种子通常需要接受一定时间的红光照射才能萌发。在红光下,PR变为PFR , 而在远红光下,PFR变为PR。短日照植物在夜越长(昼越短)时,PFR转变为PR就越多,剩下的PFR也就越少,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反之,夜越短(昼越长)时,PFR变为PR就越少,剩下的PFR也就越多,有利于长日照植物开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夜间给短日照植物补充红光,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 B. PFR的形成需要红光来激发,PFR会影响莴苣种子的萌发 C. 光敏色素是能够感受光信号并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的蛋白质 D. 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
  •  母亲的亲吻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最温馨、最隆重的欢迎礼。事实上,当母亲亲吻婴儿时,就会对婴儿脸部的病原体进行“取样”-这些病原体正是婴儿即将摄入的。母亲的免疫器官接纳了这些病原体,相应的记忆B细胞就会被刺激,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抗体进入母亲的乳汁,而这些抗体恰好是婴儿所需要的。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于母亲而言,该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 B. 对于婴儿而言,抗体能阻止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 C. 婴儿通过母乳获得的免疫力起效慢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 D. 抗体可以分布在内环境,也可以通过外分泌液进入外界环境
  • 某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某时刻第一、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分别为10g/m2和45g/m2 , 据此形成上宽下窄的生物量金字塔。该生态系统无有机物的输入与输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量不能由次级消费者流向初级消费者 B. 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可能小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C. 根据生物体内积累的重金属浓度可辅助判断不同物种所处营养级的高低 D. 流入分解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
  • 下图是根据某生物种群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而绘制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第4~12年间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 第14年后收获该生物并使生物数量保持第14年的水平,可获得最大经济价值 C. 第20年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内竞争最激烈 D. 第20~24年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 土壤中有丰富的微生物,若要利用其中某种微生物,则需要进行菌种的分离和纯化,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要筛选分解尿素[CO(NH22]的细菌,则尿素可以作为该菌的氮源 B. 理论上每毫升菌液中2号试管的活菌数是4号试管的100倍 C. 4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活菌数约为1.1×109 D. 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 某小组利用PCR扩增某目的基因,设计了引物A和引物B。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经过二轮循环后的产物中只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1/4 B. 经过三轮循环后的产物中含有引物B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1/2 C. 经过四轮循环后的产物中同时含有两种引物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7/8 D.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延伸子链
  •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两个小桶内彩球的总数必须相同 B. 利用抗生素对某种大肠杆菌逐代选择培养过程中,平板上抑菌圈不断变大 C.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桦尺蛾的基因型,使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D.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在低倍镜下比高倍镜下能更快找到各种分裂期的细胞
  • 假设世界上最后一头野驴刚死亡,以下使它“复生”的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新个体 B. 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直接培育出新个体 C. 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利用融合细胞培育出新个体 D. 将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家驴的去核卵母细胞中,经孕育培育出新个体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 科学家发现某拟南芥变异植株气孔内有一种称为“PATROL1”的蛋白质与气孔开闭有关。“PATROL1”蛋白质能根据周围环境运送一种称为“AHAI”的蛋白质。“AHAI”蛋白质被运送到气孔表面之后,气孔会张开;回收到气孔内部之后,气孔会关闭。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某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相关基因为A、a和B、b,且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只要存在一种显性基因就表现出红花。基因A使雄配子只有50%的存活率,其他配子育性正常。基因B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 机体的激素调节存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节示意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研究群落时,不仅要调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还要比较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β多样性是指某特定时间点,沿某一环境因素梯度,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的变化。它可用群落a和群落b特有的物种数之和与群落a和群落b各自的物种数之和的比值来表示。
  • 微生物吸附是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之一。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金属结合蛋白,具有吸附重金属的作用。科研人员将枣树的MT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构建工程菌。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