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同心,不仅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我们传承中华文明的基本保障。家国情怀gèn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饱尝艰辛而不屈不挠( ___ )、历久弥( ___ )新,植根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
读《邓稼先》,我们感受到( ___ )的邓稼先为国献身的情怀;读《说和做》,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 ___ )的钻研精神;读《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 ___ )的英雄气魄;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感受到志愿军战士( ___ )的意志。
仰望历史的天空,家国情怀闪耀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延不绝。从历史到现实,这份家国情怀始终激励着人们勇毅前行,在民族危亡之际力挽狂lán,让中华民族生机盎然。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怀揣家国情怀,以青春之我,筑强国之梦,为祖国挥洒自己的热血和汗水。
主题 | 意象 | 想象情境 | 相关诗句 |
家国情怀 | 一场春风 | 夜晚的春风带着悠扬的笛声,落满全城,思念家园啊! | ①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 本以为帝王召见,倾身侧耳只为国计民生,哪曾想昏聩若此,唉! | ②___, ③___(李商隐《贾生》) | |
一首欢歌 | 国事衰微,江对面却依然传来歌女的欢唱,歌女不知,权贵们也无知吗! |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④___(杜牧《泊秦淮》) | |
一场战争 | 在无数残酷、漫长的战争中,将士们浴血奋战,九死一生,最终胜利归来,令人敬佩啊! | ⑤___,壮士十年归。(乐府民歌《木兰诗》) | |
⑥___. | ⑦___. | ⑧___,⑨___。 |
百年风霜
——革命老人沈知影小传
一少年求学官传革命
①沈知影原名沈建新,出生在浙江省新昌县大市聚镇。沈知影出生的时候,父亲沈章甫正用心经营着自家的恒兴商行。10岁那年开春,在父亲的陪同下,沈知影跨进梁氏宗祠的大门,在这里上学读书。早在1917年,革命先驱梁柏台曾经求学于此,并于此立下“以身许国”的凌云壮志。“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入侵中华大地,学校里有两位音乐老师时常带着学生唱抗战歌曲,少年沈知影很快就学会了《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歌曲,并沿街传唱,向民众宣传抗日救亡思想。
二目睹暴行
②1942年5月17日,是新昌县大市聚镇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对沈知影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天他在手稿中这样写道:“5月17日那天,日军流窜到大市聚镇,先是抢掠街店,然后是放火烧房屋。大火,从下街烧到上街,从中街烧到横街,百余间商铺和周边的民房被烧成一片废墟。那天夜里,沈家的煤油灯一直亮着。沈家因一道高高的石墙,幸免遭遇火灾。
③沈知影目睹了日寇的凶残暴行之后,革命的火苗被彻底点燃。沈知影的心中涌动着一种强烈的愿望:A.我决不做“亡国奴”,决不苟且偷生,我要参加革命,拿起枪杆子,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批注1 ____;)沈知影看到一些同学朋友已无家可归,统统把他们请到家里。这些年轻人惺相惜,互相安慰,彻夜长谈,发誓要报仇雪恨,要去抗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沈家成了“避难所”也成了宣传抗战思想的阵地。
三奔向四明
④距离大市聚不足一百公里的四明山上,有一支抗日武装——浙东游击队三五支队,新
昌县内不新昌县内不少热血青年赶往四明山,参加了抗日队伍。
⑤1943年4月的一天,沈知影和几位青年一起,在父母的目送下,踏上了去四明山的征程沈知影在四明山的时间不足2个月。在这50多天的时间里,沈知影受到了关于革命知识的教育,经历了革命意志的磨炼,拥有了成为游击队员的基本素质,他完全可以像其他战士那样,穿梭丛林,英勇歼敌。可是,组织意愿要求沈知影返回大市聚镇,以恒兴商行为据点,以采购销售农副产品为掩护,去宣传党的政策、传播抗日思想,动员更多的青年加入战斗。
四秘密战线更改名字
⑥1943年下半年,沈知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正式转入地下工作。沈知影察言观色的能力很强。
⑦非常适合这份地下工作。如果有纸条、信件、重要文件,一旦被敌人搜到,那是难逃一劫的。当沈知影接到送信任务时B.他总是把纸条捏成一小块,放在麻袋的最低端,挑着麻袋,捏着杆秤,戴上草帽,穿上草鞋,以收购茶叶、烟叶作掩护,把信件纸条--送出去。(批注2:____ )
⑧这时期,他决定将自己“沈建新”的名字改为“沈知影”。“知”,含有知识、知道之意,要知道自己怎样做事:“影”,即影子,要做党的影子,党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影”与“隐”谐音,又有隐蔽、隐藏的意思。
五C.身陷囹圄
(批注3:这部分写沈知影逃跑和被捕是否有损其英雄形象呢?)
⑨1945年5月,地下党组织因叛徒告密,遭到破坏,沈知影被列入通缉名单之中,他不得不逃离了老家。出逃在外,度日如年,他每时每刻都在担心他的家人和战友是否安全。
⑩一次他悄悄返回家中,却被暗哨盯上,被捕入狱。沈知影受尽折磨,面对敌人的蛊惑
引诱、辱骂毒打他不低头、不畏惧、不妥协。他的嘴舌是坚的,他的脊梁是直的,他的骨头是硬的,他的意志是刚强的。沈知影回忆说:“在两次审讯中,我没有暴露党员身份和组织秘密,也无损害党的言行。”沈知影被抓后,他的父亲心急如焚,想尽办法,到处托人,才把沈知影保释出来。出来以后,沈知影又投入到了战斗中。
六夕阳丹心百年不渝
⑪今年100岁的他,身体健朗,精神旻,每天读报看新闻,还一直做着捐款希望工程、
帮助困难群众等社会公益。
⑫D. 沈老好比一坛陈年好酒,不能一干而尽,而要一口口品尝,才能品出味儿来:沈老好比一首经典古诗,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批注4: )
⑬这就是沈知影先生的百年人生缩影。
(选自2024年10月1日《钱江晚报》作者徐浩亮,有删改)
吕蒙破皖城①
《资治通鉴》
初,魏公操遣②庐江太守朱光屯③皖,大开稻田。吕蒙言于孙杈曰:“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众必增;宜早除之。”
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④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⑤ , 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⑥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
权从⑦之。蒙荐甘宁为升城督,宁手持练⑧ , 身缘⑨城,为士卒先;蒙以精锐继之手执枹⑩鼓士卒皆腾踊。侵展进攻,食时破之,获朱光及男女数万口。既而⑪张辽⑫至央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
注释:①此事发生在劝学之前。②遣:____。③屯:屯兵、驻扎。④欲:____。⑤至:____。⑥窃:私下,私自。⑦从:____。⑧练:白色熟绢。⑨缘:攀缘⑩枹(fú)鼓:谓以槌击鼓。桴同“桴”,鼓槌。⑪既而:不久。⑫张辽: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从军行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释】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材料一】
①中国古代的住宅空间遵循着“辨内外”的原则:以中门为界,将住宅分隔成“内”与“外”的空间,将“女”“男”分别与“内”“外”相联系,设置“女正位于内,男正位于外”的纲常规范。
②古代女性活动空间以“中门”为限,深居内闹,不可外出闯入男性的领地,否则便是违背妇道、不合礼制要求。未婚女性的闺房设计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和私密性,用来严格约束所住之人,以达到“养在深闽无人识”的目的。这些待字中的少女们终日被藏在闽房中,只能学习女红,看书,绘画,弹琴。
《她们:中国古代女子图鉴》(有删改)
【材料二】
①一部中华民族文明史,描绘着无数女性“巾帼不让须眉”的动人故事。
②南北朝时期,就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以勇气唤醒世人“始知生女与男同”。
③觉醒年代,革命家秋瑾创办了《中国女报》,号召妇女为争取解放而斗争。
④中共成立初期,向警予、赵一曼等共产党员,从政治本色、理想信念等方面展示她们“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光辉事迹。
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带领团队多年来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发现并成功提取的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⑥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50余年,带病忘我工作。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山区女孩走出大山,圆梦大学。
⑦2021年,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接受采访时她谈到缩小男女力量等差异的办法就是练,“男航天员坚持多久,我就坚持多久”。
⑧中国的女性,从来都是韧如蒲苇、灿若云霞。
——人民论坛网(有删改)
【材料三】
【新闻速递】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80后的苏琴、90后的庞倩如作为蓝天救援队派出的女性救援人员,赶赴土耳其实施国际救援。
【队员心声】
庞倩如: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产品经理,加入蓝天救援队,主要还是想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点贡献。在蓝天救援队,女性只占到约十分之一。一般情况下,男性队员对女性队员还是比较保护的,但是救援是非常严肃、非常紧急的,关键的时候不分男女,谁有更多的经验、谁更专业、谁更有能力,那谁就上。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力量确实比较薄弱,像破拆重型机械的使用、长期的背负等,对于女性队员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但是,女性在心理救援、心理辅助、后勤协调、组织策划、抗压能力和耐力等方面,都是很有优势的。
【网友评价】
网友A:灾难救援现场应该是男性主导的场合,选择女性去参加灾难救援,不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网友B:我觉得女性参加灾难救援是非常酷的一件事,当代花木兰,赞!
写作主题 | 写作要求 | 写作提示 |
我的家园,我的故乡 | 在《黄河颂》里,光未然热情地歌颂了黄河的伟大;在《土地的誓言》里,端木蕻良向着美丽的家园发出坚定的誓言。你的家乡是怎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 请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 1关于家乡,有很多内容可以写:景色、物产、风俗……不必面面俱到,要有所侧重。 2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发。 3间接抒情所写的内容要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要把感情融入具体的记叙、描写之中。 |
我的英雄,我的偶像 | 课本里,我们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志虑忠纯的邓稼先,言行一致的闻一多,朝鲜战场上最可爱的人……他们丰富了我们的世界,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生活中,你是否曾注意过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在讲台上耕耘的老师、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救死扶伤的医务护人员、披星戴月的环卫工人… 请选择你熟悉的某个人物或某一群体,写一篇作文,记述其感人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 1描写人物时,可以抓住人物的相貌、表情、动作、语言等,既描绘外貌,又显示精神。 2记述事迹时,要交代清楚,并注意详略得当。可以重点记述一两个典型的事例,以凸显人物的美好品质。 3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还要注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灵活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