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五十五,中学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03-01 类型:语文开学考试 学期:八年级下学期 查看:10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估(liàng)   国(shāng)   (zà)一看     惨绝人(huán) B. (zhuó)舰     私(shú)     —(shà)那     (chá)无消息 C. (xiāo)像     (jiù)齿       密匝(za)     (bīng)临灭绝 D. (pù)晒        (kē)巢        (nì)名信     (zhú)舻相接
  •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惦记   屏息连声   嶙峋   抑扬炖挫 B. 田畴   络绎不绝   缅怀   殚精竭虑 C. 不掇   坦荡如涤   秀颀   无暇一顾 D. 擅长   人生际遇   馈退   藏污钠垢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背着满满的一兜红薯,山路上,她佝偻的身影渐渐消逝在回家的夕阳里。 B. 张老师的课上得总是那么惟妙惟肖, 那么生动有趣,听课的同仁都很佩服。 C. 网红打卡地东坡水街近日游客摩肩接踵, 都想来一睹“大宋不夜城”的美景。 D. 当地震发生时,强大的震波传向四方,地鸣的声音振聋发聩, 令人心惊胆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我国遥感三十三号卫星发射成功,2020年中国航天发射任务完美收官。 B. 疫情爆发以来,美国已经形成了政府不力、体制缺陷、民众散漫的无抗力。 C. 几个学校的学生到县医院进行核酸检测,没有一个人呈现阳性。 D. 学生早晨到校不是赶作业,就是摆龙门阵,学校需要加大晨读的规范和管理。
  • 下面有关《昆虫记》的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典范。 B. 作者笔下的小生灵都很可爱,如像个吝啬鬼的小甲虫,为后代无私奉献的杨柳天牛。 C. 《昆虫记》中蝉在地下潜伏四年,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D. 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 索然无味 激起 而且 精致 B. 如释重负 激扬 况且 精妙 C. 如释重负 激扬 因而 精美 D. 索然无味 激起 因为 精彩
  •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B. 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等六大元素。 C.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 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她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B. 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C. 她高兴得嘴角上翘,变成一弯月牙儿。 D. 他长得太像他父亲了。
  • 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B.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C. 《雁门太守行》——李商隐 D. 《昆明的雨》——汪曾祺
  •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

    ②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

    ③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

    ④而黄河也只有到了壶口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⑤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

    A. ②④①⑤③ B. ③④②①⑤ C. ①⑤④②③ D. ③①⑤②④
  • 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B.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C.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 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被称为“民族魂”。 B. 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再现与放大的一种写作手法。 C. 《三峡》作者郦道元。这篇散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 D.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本文是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为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C. 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元丰”和“自康乐以来”中的“康乐”,都是用皇帝的年号表示时间。 D. 古诗中常用“征蓬”比喻远行的人,用“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 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 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 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 下列整理有误的一项是( ___ )
    A. 一词多义: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霸上/中不得驱驰 B. 通假字:改容车/军士吏 C. 文学常识:《史记》——司马迁——编年体通史 D. 文化常识: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文言文对比阅读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妻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 , 诏下,所在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且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 , 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节选自《新唐书何易于传》

    注:①榷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榷(què),专卖。②所在:指盛产茶叶的地方。③厚:增加。④阁诏:搁置诏书。⑤窜:被流放。⑥尔曹:你们。

题目
  • 阅读《梦回繁华》选段,完成小题。

    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 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有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②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团队……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床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

题目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樱桃树下的母爱

    ①当樱桃树再次开满粉红花瓣时,他坐在树下,动情地拉起了小提琴,而旁边则是面露微笑、仔细倾听的母亲。

    ②四岁那年,有了新欢的父亲向母亲提出了离婚,母亲带着他搬到了郊外的一个小镇定居。他们的新家靠近小镇尽头的一个大型化工厂,但是,他还是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工厂附近有一片美丽的樱挑树林。因为这片樱桃树林,他对新环境很满意——他喜欢拉小提琴,每天傍晚,他都会拿着心爱的小提琴去那片樱桃林里演奏。

    ③他渐渐地熟悉了没有父爱,却拥有小提琴和樱桃林的生活。几年过去了,他的琴技提高了很多,他悠扬的乐声经常可以吸引在樱桃林里散步的人们停下脚步,倾听他美妙的演奏。他的母亲很为他的成长感到骄傲。

    ④但是,不幸又一次降临到了这对母子身上。那家化工厂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距离化工厂最近的他家受到了严重污染。没多久,他便经常恶心、呕吐,最可怕的是,他的听力和视力都开始逐渐下降。母亲慌张地把他送进了医院,医生的话令他的母亲肝肠寸断——他的视力影响不大,但听觉神经遭到严重损坏,仅剩下极其微弱的一点听力。

    ⑤医生还提醒,由于年纪小,他的语言能力也会随着听力的丧失而日益下降。母亲本来是想把他送进音乐学校的,但现在,母亲只好狠下心把他送进了聋哑学校——失去听力的他必须要学会如何与人交流。

    ⑥失去听力的孩子往往会变得沉默寡言,为了让他有自信,母亲逼着他用唇语和手语跟她进行交流。在母亲的督促和带动下,不久之后,他竟然能熟练地用手语和唇语与聋哑学校的孩子们进行交流了。

    ⑦那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听力,但没有让他失去自信,樱桃树下又出现了他歪着头非常投入地拉琴的身影。母亲很为他的变化感到欣慰,和以前一样,每次只要他开始在樱桃树下拉琴,母亲都会端坐在一边欣赏,脸上露着甜美的微笑。不同的是,母亲是用她日渐熟练的手语和唇语去赞美他——而不像以前那样用语言去赞美。

    ⑧但是,失去听力的他有一个无法克服的难题——他尽力去听自己的琴声,但却只能听到很轻的嗡嗡声。因为这个,他的心情变得很糟,也不再去樱桃树下拉琴了。看到他如此痛苦,母亲比他更伤心更着急,母亲用手语告诉他:“尽管你不能完全听清楚自己的琴声,但你可以用心去感觉!”

    ⑨为了让他可以更好地练琴,母亲还想出了一个妙招——她用录音机录下他的琴声,然后再乘火车找城里的专家进行评点,她甚至麻烦专家把对他琴声的意见一条条写下来,好让他能够加以改正。受到母亲的鼓励,他练琴更加努力了,琴技也提高得很快。

    ⑩樱挑树几度花开花落,在一次全国少年乐器演奏比赛上,他以精湛的技艺震撼了在场所有的评委,当之无愧地获得了比赛的金奖。而当人们得知他是个幼遭不幸、双耳几乎失聪的少年时,更加佩服他,觉得他的成功简直就是个奇迹。

    ⑪更幸运的是,当他的故事迅速传开以后,他的听力问题也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多位知名专家对他的病情进行联合会诊后,一致认为他的听觉神经没有完全萎缩,通过手术可以恢复部分听力。手术很理想,戴上人造耳蜗后,他的听觉基本与常人无异了。

    ⑫当他终于可以听见自己的琴声,可以听见风声、水声后,他特别兴奋。他用手语告诉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的母亲:“从现在起,我可以听见声音了,您也不必再用手语和唇语与我交流了。”说完,他激动地拿起了小提琴,缓慢又有些结巴地对母亲说:“母亲,您最喜欢哪首曲子,我拉给您听好吗?”

    ⑬但奇怪的是,母亲依然坐在床边,脸上露着微笑看着他,好像根本就没有听见他的话一样。正在疑惑之时,护士走了过来告诉他,他的母亲早已完全失聪,根本听不到他在说什么。

    ⑭原来,在那次毒气泄漏事故中,母亲的听觉神经也遭到了严重的损坏,但是,为了不让他更加绝望,母亲一直将这个秘密隐藏到现在。而由于他听不到声音,母亲也很少开口说话,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手语和唇语和他进行交流,如今都不怎么会说话了。

    ⑮想起年少时自己对母亲的种种误解,想起同样失聪的母亲为了自己所付出的辛苦,他抱着母亲痛哭了起来。

    ⑯当樱桃树再次开满粉红花瓣时,他坐在树下,动情地拉起了小提琴,而旁边则是面露微笑、仔细倾听的母亲。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围绕“失聪”来组织材料和推动情节,结局有点出人意料,却感人至深。 B. 小说主要人物是“他”,一切都围绕“他”来展开,母亲只是一个陪衬人物。 C. 小说中的“他”是一个坚强自信、热爱音乐、刻苦学艺、懂事的好孩子。 D.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他”在樱桃树下拉小提琴,暗线是母亲无私的爱。
作文
  • 某班召开了“参与社会活动,提升核心素养”的主题班会,引发了同学们地热烈讨论。请你结合下列文字以及自身经验体会或社会现实,以某班同学“李华”的名义向学校全体同学写一封倡议书。

    在当前时代,有些人还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在校园里,有些同学漠视班级、学校事务,从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有些同学认为参加社会活动、参与社会管理都是大人的事情,学生只需要好好学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500字;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