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百校,联考,2024年

广东省百校联考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06-20 类型:语文中考模拟 学期:中考阶段 查看:10
积累运用
  • 默写古诗文。

    (1)关关雎鸠,___。(《关雎》)

    (2)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诸葛亮《出师表》)

    (5)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6)经典诗文常常能让我们感受古人的智慧,领悟人生的哲理,例如在“山重水复疑无路,___”(陆游《游山西村》)中领悟人生常有转机的道理;经典诗文也常让我们感受到“国之大者”的精神气度,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___,___”的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7)律诗的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白居易的律诗《钱塘湖春行》中的颔联是:___,___

  •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词,“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词题。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体现的是无意中的偶见,尽显作者的闲适。 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济苍生的理想,是诗圣的具象。 D. 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连用两个“难”字,强调“别亦难”。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百年来,春节             了中国人一年中最深刻也最浓烈的情感,围绕这个节日生发的种种庆祝仪式和生活方式,构成了中华文化中最zhēn   zhì动人的部分。而春晚自创办以来,就作为这种仅式感的具象化表达,创造了中国人持续共享了四十多年的春节记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来,“春晚”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的             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和讨论。一年一度的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已不仅仅是喜庆欢腾、kāng kǎi jī áng的背景音,更多令人     的精品文化节目走上了这全球观看人数最多的中国电视舞台。各类高品质的节目,使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赢得海内外观众的广泛zàn   yù。正如外媒所言,总台春晚已成为一场高水平的文化,一个展现中华优秀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重要平台。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2024年3月2日13时32分,经过约8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江新林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神十七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

    材料二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公开征集评选,近日,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已经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

  • 学校组织主题为“读名著,寻偶像”的演讲比赛,请你结合语境,完成下面小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要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节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古为徒 与古为新——谈谈书法的继承与创新

    孙晓云

    ①继承和创新是古老的话题,也是每一代书法人共同的话题。作为当今的书法实践者,我们永远走在继承和创新并行的路上。对书法艺术而言,传统与创新并非对立关系,古人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并早已辨证地得出结论——先与古为徒,再与古为新;既古为今用,又推陈出新。古人的觉悟无疑来自世世代代的书法实践经验。

    ②我们讲求书法作品中经典意识和当代立场相辅相成,必然要深入理解经典、挖掘经典的文化性。因此,不能只从书法的形式来简单看待经典,还要研究经典生成的广阔时代背景,这样才不会只临其形象而不得其精神。尽管历史上各个时代遴选、塑造经典的角度不同,但标准、思路与阐释的内在逻辑是有趋同性与接续性的。能够成为经典,既要有能够唤起时代共识和文化情感共鸣的意义,也要具备为历史所认可的精妙绝伦的艺术水准。更重要的是,经典的代表与示范意义可以把对人类智慧的敬畏与时代精神、人文诉求相契合,能够为整个时代或某一阶段的艺术发展提供对应的支撑。

    ③“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这一中国文化智慧的经典表达,已然为人熟知。经典意识和当代立场的关系问题,是书法创作中的一个关键点,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必须探讨的问题。

    ④纵观历史,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古人墨迹《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蜀素帖》等基本是书法家自己的作品手稿,尺幅并不大。这个特点,在古代经典书法尤其是宋元以前的作品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这是与当时生活环境分不开的。从流传下来的一些古代图像中,可以发现当时人们创作书法作品,多是席地而坐,“动纤指,举弱腕,握素纨,染玄墨”。明代之后,人们居住的环境多为高堂桌椅,因此书法作品的形式也对应有了中堂、大对联。任何时代的书法形式均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相关。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专门的书法集中展览逐渐多了起来,80年代初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成立后,开始举办全国书法展,从三四年一次大展,到一年几十次展览,书法作品的尺寸从三尺条到丈六匹再到百米长卷,根据美术馆、展览馆的场地高低量身定制作品,已完全与居家悬挂、布置、生活毫不相干了。这就是当代书法应用环境发生的变化,书法的纯艺术功能日益明显。

    ⑤书法在中国具有数千年历史,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在古代社会,书法除日常使用之外,也曾是文人间的雅玩;如今,书法从书斋走向展厅,从实用走向了纯艺术,展厅形式改变了书法的功能和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审美趋势。

    ⑥近年来,信息科技迅猛发展,传统的书写习惯与现代人的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远,而线上传播方式的变革,使得当代书家广受各种艺术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备受瞩目的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让更多书法传统经典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得以广泛深入的传播,同时也让更多新型的创作方式得以实现,海量的书法数据在录入和重组后,可以生成多重风格交融的AI书法作品。社会在发展变化,书法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我们既要不断地深入传统、研究发掘,又不能一味地沉醉在古人的世界里,要有独开新境的勇气,找准古今相接的点,写出当代人的情感与个性。

    ⑦我们今天面临着古老的书法在当今现代化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每一个书法家在当代都应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也会有不同的能力和特长。让我们静下心来,调整思维,开动脑筋,经常回到源头,通过坚持不懈的书法实践,守正创新,培根铸魂。

    (逸自《光明日报》2023年10月3日)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孤   岛

    何君华

    ①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我们叫队长给骗了。队长说,还有最后一个哨所,最后一个边防连队,演完这场大家就能回家了。

    ②我们乌兰牧骑慰问演出小分队出来巡回演出已经一个多月了,所有人早都已经疲惫不堪,听队长这么说,我们一下雀跃起来。去边防哨所的路程虽然漫长       听说有整整五十公里,但好歹有了盼头,大家脸上的倦容也都舒展开来,一路上有说有笑。

    ③可到了地方我们才知道,这哪是什么哨所呀?总共只有三间屋子,面积不过四十平方米。更主要的是,这哪能称得上是边防连队啊?总共只有一个人,一个人!

    ④我们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只有一个人的边防连队吗?我们队里最活泼的舞蹈演员那日松在屋里屋外到处找,发现这个哨所除了几只鸡以外,当真只有一个人,就是这位站在我们跟前的哨长呼日勒,一个体格健硕、脸庞黑黝黝的蒙古族汉子。他是这个哨所的哨长,也是这里唯一的哨兵。说白了,他是这个哨所的“光杆司令”。

    ⑤呼日勒哨长已经提前接到了我们要来慰问演出的通知。我们的汽车离得还有几里地呢,就看见他站在土梁上冲我们拼命挥手。一下车,呼日勒哨长就激动地向我们敬礼,并跟我们一一握手。

    ⑥我们问:“你一个人在这里不寂寞呀?”

    ⑦呼日勒哨长沉默了一会儿,说:“能不寂寞吗?寂寞,我就养鸡。”

    ⑧给哨所运送给养的卡车每七天左右才来一次。之所以用一个模糊的时间“七天左右”,是因为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譬如暴风雪之类,那就不一定能准时了。于是呼日勒哨长就想到了养鸡。养鸡就可以吃鸡蛋。一提到鸡,呼日勒哨长兴奋了:“都说老鹰捉小鸡,你们听说过小鸡捉老鹰吗?在我们哨所,个个都是捉老鹰的鸡!”

    ⑨“捉老鹰的鸡?”我们满脸狐疑。

    ⑩原来呀,打小在这哨所长大的鸡们哪里知道老鹰是自己的天敌呢?别处的鸡一旦发觉老鹰在头顶盘旋躲都来不及,这里的鸡非但不躲避,竟然还敢于张开翅膀反击。老鹰哪见过胆敢反抗的鸡啊?有一次,一只老鹰俯冲而下,群鸡一跃而起,展翅伸爪迎击。老鹰一下慌了神,反而真的被鸡啄伤了。后来,几只鸡群起而上,当真把老鹰活活啄死了,你说是不是天下奇闻!

    ⑪这可真是天下奇闻!我们都惊掉了下巴。

    ⑫“不过那都是以前了,”呼日勒哨长接着说,“现在,极端天气提前都有预警,因此在极端天气到来之前,上级就会安排将补给提前送来,断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但我仍然养鸡。寂寞的时候,我听见鸡们咯咯咯咯地叫,想到还有它们陪着我,我就不寂寞了。”

    ⑬呼日勒说着就沉默了,我们也都沉默了。还是我们队长出来打了圆场:“呼日勒哨长,那我们开始演出吧!”我们连忙站起身来,一个个挺胸抬头,清喉润嗓,纷纷认认真真地准备起来。我们的表情都很庄重。哨所前院空地上除了一杆国旗分明空无一物,但此时此刻这里仿佛一座极华丽的剧院。我们摩拳擦掌,准备为这一个人的边防连队奉献一场尽我们所能的精彩演出。

    ⑭演出正式开始,我们队长亲自报幕。有人独舞,有人合唱,有人朗诵诗歌……大家都一丝不苟,聚精会神,没有人懈怠,跟以往我们在首府剧院演出时没有差别。最后一个节目,是我们的“台柱子”娜仁花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

    ⑮听着听着,呼日勒哨长流泪了,“全连官兵”也就都流泪了,娜仁花也流泪了,我们也都流泪了。

    ⑯尽管极不舍,但分别的时刻还是到了。我们的汽车开出好远,还看见呼日勒哨长站在土梁上冲我们摆手。

    ⑰天色已晚,我们的汽车在美丽的草原公路上疾驰,回身望去,呼日勒哨长的身影渐渐变小,最后完全看不到了,只隐隐约约能看见一抹红色,一抹高高飘扬的红——呼日勒哨长正是为了守护它,一个人守在了那里。

    (选自《小说月刊》2024年2月,有删改)

作文
  • 作文题目

    惧,意为害怕,不惧就是不害怕。人生因不惧风雨而迎来灿烂阳光,因不惧失败而拥抱成功,因不惧困难而勇往直前……不惧是一种心理,更是实际的行动。

    请以包含“不惧”一词的作文题写作。

    要求:(1)根据要求拟写题目;(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