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材料二】: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被反弹。
【材料三】:1930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铍原子核(原子序数为4),α粒子留在铍原子中,变成了碳原子,同时释放新粒子,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将一根导体棒用两根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蹄形磁铁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导体棒处于蹄形磁铁的中央位置;
②电源正、负极分别接a、b,给导体两端加电压U1 , 闭合电路,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1;
③给导体两端加电压U2 , 且 U2>U1 , 闭合电路,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2;
④给导体两端加电压U3 , 且 闭合电路,观察悬线偏转的角度α3;
⑤比较α1、α2、α3的大小关系。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往标有刻度的集气瓶中倒入90℃热水,读出集气瓶中热水的体积为V1。
③取过量的白磷放置于密织铜网中,立即塞紧瓶塞,使白磷浸没在热水中。
④降低漏斗的高度,使右侧的白磷露出水面,此时观察到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
⑤____,读出集气瓶中热水的体积为V2。
⑥处理数据,得出结果。
组别 | I/A | F/N |
1 | 0.36 | 0.84 |
2 | 0.40 | 0.82 |
3 | 0.44 | 0.80 |
步骤I: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将条形磁铁S极沿如图甲所示方向摩擦缝衣针10次;
步骤Ⅱ:将2枚缝衣针、接扣、大头针和硬纸板组装成简易指南针,如图乙所示;
步骤Ⅲ:多次轻轻地拨动针尖,待静止后,判断其是否具有指示南北的性质;
步骤IV:用当地的地图确定简易指南针所指的方向。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 | |||
评价指标 | 优 秀 | 合 格 | 待改进 |
指标一 |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
指标二 |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