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生长,生命

生物学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第37讲 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12-17 类型:生物学一轮复习 学期:高考阶段 查看:4
题目
  • 提高脱落酸含量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
  • 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
  • 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 喷施脱落酸可延长绿色叶菜类蔬菜的保鲜时间。
  • 用一定浓度的6­BA(细胞分裂素类)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
  •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
  • 每年4、5月份,杨树和柳树的雌花序中果实裂成两瓣,具有白色茸毛的种子随风飘散。某市为了解决这些飞絮,给杨树和柳树注射了赤霉素。推测赤霉素在这里的作用是___。
  • 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了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表中①为清水,②~⑥为浓度由低到高的5种油菜素内酯水溶液)。请分析:

    组别

    平均株高/cm

    16

    21

    37

    51

    43

    24

    实验中组①的作用是___。该实验结果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对番茄幼苗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性,判断的依据是

    ___。

  • 某同学利用若干等长的切段S、含14C标记的赤霉素的琼脂块及空白琼脂块,设计实验证明赤霉素无极性运输特点。但只做了一组实验,请在实验2的方框中补充其对照实验,并写出各自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___。

  • 水稻种植过程中,植株在中后期易倒伏是常见问题。在适宜时期喷施适量的调环酸钙溶液,能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调环酸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B. 喷施调环酸钙的关键之一是控制施用浓度 C. 若调环酸钙喷施不足,可尽快喷施赤霉素进行补救 D. 在水稻基部节间伸长初期喷施调环酸钙可抑制其伸长
  • 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患恶苗病的水稻叶片汁液喷洒到正常水稻幼苗上,结实率会降低 B. 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含生长素、不含细胞分裂素时,易形成多核细胞 C. 矮壮素处理后,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说明矮壮素的生理效应与赤霉素的相同 D. 高浓度2,4­D能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可作为除草剂使用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
    A. 葡萄枝扦插前浸泡生长素类调节剂有利于生根 B. 玫瑰鲜切花施用细胞分裂素能保持花朵的新鲜 C. 番茄开花坐果时喷洒脱落酸可有效防止落花落果 D. 香蕉成熟前喷施乙烯利溶液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 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的应用无关的是(  )
    A. 棉花栽培过程中,适时摘心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 B. 给三倍体无子西瓜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有利于提高西瓜产量 C. 植物移栽时,去除部分枝叶有利于移栽植物的存活 D. 喷施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 植物激素通常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理作用。喷施某种植物激素,能使某种作物的矮生突变体长高。关于该矮生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 B. 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 C. 脱落酸合成途径受阻 D. 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
  • 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将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处理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多效唑通过增强AGPase活性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 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 C. 喷施赤霉素能促进石蒜植株的生长,提高鳞茎产量 D. 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 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生根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用于扦插的枝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 B. 浓度X、Y、Z之间的大小关系为Y<X<Z C. 实验不能说明该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枝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性 D. 探究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可以通过预实验减小实验误差
  • 表为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下列有关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名称

    属性

    萘乙酸

    生长素类

    6­BA

    细胞分裂素类

    乙烯利

    乙烯类

    PP333

    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A. 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处理离体的花卉枝条,可促进生根 B. 用一定浓度的6­BA抑制马铃薯发芽,以延长贮藏期 C. 用乙烯利处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统一采摘 D. 用PP333处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强抗倒伏能力
  • 如图为植物开花所需的光照条件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可以感知光信号并据此调整生长发育 B. 长夜闪光对于植物能否开花并无影响 C. 短日照植物一般在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时开花 D. 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时间可以有效调控植物的花期
  • 将豌豆的幼苗水平放置,它的根会向下弯曲。若将根冠全部切除,实验过程及现象如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图示

    处理方法

    一段时间后根弯曲情况

    根冠不切除

    向下弯曲63°

    根冠全切除

    不向下弯曲

    A. 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B. 依实验现象可知,决定根向地生长的部位是根冠 C. 此实验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D. 由表可知在重力作用下根冠产生了抑制近地端细胞生长的物质
  • 新采摘的柿子常常又硬又涩。若将柿子与成熟的苹果一起放入封闭的容器中,可使其快速变得软而甜。这主要是利用苹果产生的(    )
    A. 乙烯 B. 生长素 C. 脱落酸 D. 细胞分裂素
  • 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乙可解除种子休眠;丙浓度低时促进植株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植株生长;丁可促进叶片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 B. 乙可通过发酵获得 C. 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 D. 夏季炎热条件下,丁可促进小麦种子发芽
  • 乙烯可促进香蕉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 B. 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 C. 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 D. 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 B. 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C. 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D. 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
  • 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脱落酸(ABA)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将刚萌发的玉米种子分成4组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实验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第1组相比,第2组结果说明干旱处理促进侧根生长 B. 与第2组相比,第3组结果说明缺少ABA时主根生长加快 C. 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干旱和ABA合成抑制剂 D. 设置第4组的目的是验证在干旱条件下ABA对主根生长有促进作用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促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 B. 除草剂除去双子叶杂草的原理是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C. 连续大雨导致水稻传粉失败,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可防止减产 D. 持续干热再遇阴雨,即将成熟的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是因为脱落酸减少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只受到多种激素共同的作用 B.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的核糖体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人工合成 C. 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的伸长 D. 植物生长素起作用的方式与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 某实验小组选择长势大小基本相同的正常玉米和矮生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赤霉素(GA)的作用效果,实验处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GA是由色氨酸转变而来的 B. 矮生玉米体内缺乏GA受体 C. GA对矮生玉米长高的促进作用更强 D. 实验过程中①③组玉米幼苗不会长高
  • 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测定

    项目

    生长素浓度[单位:×10-5(mol·L-1)]

    0

    50

    100

    150

    200

    未知浓度生长素溶液(X)

    主根长度(相对值)

    1

    0.9

    0.7

    0.5

    0.3

    未测

    侧根数目/个

    4

    6

    8

    6

    3

    6

    A. 由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对侧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性 B. 采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如2,4­D也可以得到类似的实验结果 C. 据表可知,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会抑制主根伸长 D. 将X稀释后作用于菊花幼苗,如侧根数目小于6,X的浓度为150×10-5mol/L
  •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甾醇类激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在温度为15 ℃和27 ℃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处理黄豆种子,测得其对黄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 发芽率=正常发芽的种子粒数/供检种子粒数×100%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和处理温度 B. 说明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对黄豆种子的萌发都具有促进作用 C. 促进黄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油菜素内酯浓度最可能为0.05(mg·L-1)左右 D. 在黄豆种子萌发过程中,与油菜素内酯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赤霉素
  • 淀粉体—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内含淀粉体的细胞感受对重力的单一方向的刺激,使横放的茎、根等部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经由聚合转变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淀粉体可感受重力的方向 B. 淀粉体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变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 C. 植物根部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特性 D. 根的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而使根向地生长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均铺上潮湿的滤纸,并分别放入同一品种的莴苣种子100粒,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光照,数天后统计萌发种子数,结果如表所示,分析该实验及其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项目

    光照条件

    用黑纸遮光

    照橘红光

    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

    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最后再照橘红光

    萌发种子数/粒

    10

    99

    40

    98

    A. 光照对莴苣种子萌发没有影响,适量的水分是莴苣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B. 橘红光能促进莴苣种子萌发,但本实验不能证明适量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C. 光照、适量水分是莴苣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 D. 莴苣种子只用远红光照射不能萌发
  • 某班同学进行了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2,4,­D溶液对大蒜瓣生根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组分为五组,每组用相应浓度2,4­D处理大蒜瓣,每一组2,4­D浓度下处理多个大蒜瓣,最后将各组记录数据统计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大蒜瓣本身含有与2,4­D功能类似的植物激素 B. 每一组2,4­D浓度下处理多个大蒜瓣,这属于重复实验 C. 浓度为10-10(g·L-1)的2,4­D溶液对大蒜生根有促进作用 D. 该结果说明2,4­D对大蒜生根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
  • 某实验小组探究了脱落酸和乙烯利对香蕉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的对照组可用自来水浸泡 B. 本实验不需要再设置单独使用脱落酸和乙烯利的组别 C. 脱落酸和乙烯利混合使用最终能使香蕉更加软糯 D. 香蕉在不同时间段内硬度下降速率存在差异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瓜、草莓使用高浓度膨大剂,可以加快长势和增加口感 B.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 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进其成熟 D. 幼儿食用过多的用乙烯利催熟的柿子,会出现性早熟
  • 如图是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对洋葱生根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中培养天数是因变量 B. 实验过程中应定期更换蒸馏水和2,4­D溶液 C. 用10-8 moL/L的2,4­D溶液培养的洋葱根的生长速度在6天内是相同的 D. 实验结果可充分说明2,4­D既可促进生根,也可抑制生根
  • GR24是新型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的人工合成类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合理应用可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 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弯向光源生长。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