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现场,选手们各展所长:一号选手引经据典,分析问题入木三分, 赢得评委赞许;二号选手全程正襟危坐, 言辞犀利,气势逼人;三号选手虽然准备充分,却刻意锋芒毕露, 避免过早暴露底牌。最终,四号选手凭借扎实的功底和沉稳的发挥,当之无愧地夺得冠军。
①他扎根荒漠数十年,始终坚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信条。
②作为"两弹元勋",邓稼先以精研学术的执着与舍己为国的赤诚书写人生华章。
③这种精神,正如闻一多先生——既是“口的巨人”,更是“行的高标”。
④从《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战歌,到现代科研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千里思
郑锡①
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
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②闲。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
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
【注】①郑锡,唐朝登宝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②机:原意是弩机,代指武器。
【甲】《孙权劝学》(原文略)
【乙】吕蒙闻曹操欲东兵,说孙权夹濡须①水口立坞②。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蒙曰:“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③入, 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权曰:“善!”遂作濡须坞。
春,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号步骑四十万,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其都督公孙阳。权率众七万御之,相守月馀。操见其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④;如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权为笺与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⑤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操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
(选自《资治通鉴》)
【背景】建安十五年(210),孙权劝学。大约建安十五年(210)至十六年(211),鲁肃访吕蒙。建安十七年(212),吕蒙劝说孙权在濡须立坞,建安十八年(213),吴军在濡须成功抗击曹军。
【注】①濡须:水名。②坞:防卫用的小堡或营寨。③蹙:紧迫,窘迫。④孙仲谋:指孙权。⑤别纸:指在信笺上又附上纸条。
看不见世界,就让世界看见我
郭帅
①一个盲人为什么要去登珠峰?
②张洪的回答是:“我看不见这个世界,但我想让世界看见我。”
③2021 年 5 月 24 日,失明 25 年的张洪从珠穆朗玛峰南坡成功登顶,成为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登顶珠峰的盲人登山者。
④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那一刻,张洪没反应过来。他看不见,只是埋头向前,跌跌撞撞,感觉脚下的雪坡平缓了,雪层更厚了。半个多小时后,他的头突然撞在前面夏尔巴①向导的背包上。站稳以后,向导转身拍他:“张洪,你登顶了。”
⑤站在世界之巅,张洪回想起他拉练的情景……
⑥从海拔 6100 米的罗布切东峰下撤时,暴风雪突如其来。风雪肆虐中,他和教练没有配合好,头磕在冰壁上。张洪对着强子爆发了:“那么危险的训练,到底有没有必要?”暴风雪中,两个“钢铁直男”陷入了冷战。
⑦支离破碎的昆布冰川是张洪的又一道门槛:这里有看不到底的冰裂缝,这里有高高耸立的冰壁,这里还有随时倾泻而下的悬冰川……强子会告诉他,这个裂缝大概是 20 厘米,或者 50 厘米,或者 1 米。但不管强子说的是多长,张洪总是跨到自己的极限——1 米以上。这源于他的本能,跨度越大,就越安全。强子很恼火,为什么要做无用功浪费体能?跨度太大,张洪可能就跨到下一个冰裂缝里了。
⑧在珠峰,信任关乎生命安全。然而,盲人对环境和他人的信任有多难?强子蒙着眼睛在碎石里走了一圈。原本 5 分钟的路程,他深一脚,浅一脚,走了20 分钟摘掉眼罩后,他说:“我以前以为这里面缺少了信任,其实,在他的世界里,可能这个信任已经给到了最多,或者给到了极限。”
⑨5 月 21 日,张洪团队向珠峰发起了挑战。
⑩在距离峰顶只有 100 多米时,每小时 50 公里的风速,外加降雪,氧气瓶的调节阀被冻住了,准备的氧气不足以供团队所有人继续攀登。在 8700 米的夺命海拔地带,如果没有氧气辅助,一般人可能连 10 分钟都挺不过。生死关头,强子决定,包括他和两位摄影师在内的五个人下撤,把足够的氧气留给张洪和状态最好的三个夏尔巴向导,让他们继续冲顶。
⑪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度让张洪心生退意。在一次次拉练和集训后,强子已经成了张洪在高山上最默契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的,我们一起爬,一起下。”但强子却说:“我以后还有机会,对你来说,可能一生就这一次机会。”他往顶峰的方向轻轻推了张洪一把……
⑫海拔 8790 米处的希拉里台阶,是登顶的最后一道拦路虎。这是一条宽度仅 30 厘米左右的山脊,两侧都是万丈悬崖,山脊远看像一片刀刃,通常只允许一人通过。张洪登顶前 12 天,两位世界知名的登山者在这里遇难,他们已经征服了七大洲最高峰中的六座,珠峰是最后一座。
⑬到达希拉里台阶时,张洪已经走不动了。冰爪在岩石表面直打滑,他只好蹲下,一只手抓住路绳,另一只手当“眼睛”,先摸自己的脚尖,然后顺着脚尖往前一寸一寸地触摸,寻找安全的落脚点。确定了落脚点,再用手去寻找身体的支撑点,最后把脚迈出去。
⑭有次,张洪迈出去的右脚还没着地,突然听到夏尔巴向导大吼:“不……不……停下……”,那只脚一旦跨出去,他落下的位置就是 2000 多米的悬崖。
⑮步步惊心。
⑯近两个小时之后,世界看见了张洪。
(有删改)
【注】①夏尔巴:一个生活在喜马拉雅南坡的族群。
请在日常生活中挑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结合具体事例,用你的笔为他/她“画”一幅生动的“画像”。
要求:①写出人物的特点或精神,让读者透过你的文字“看见”他独一无二的“灵魂”;②标题自拟;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