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城区,2024-2025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3-28 类型:语文期末考试 学期:七年级上学期 查看:4
 
  •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泽/花枝展  蔽/绿树成 B. 贴/轻怕重  防/旧事重 C. 朴/谆教导  着/丢三 D. 非/不关心  灵/目一切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辍 精益求精 睫报 鸦鹊无声 B. 瞄准 杞人忧天 安详 畏罪潜逃 C. 猾稽 任劳任怨 蓬勃 人生鼎沸 D. 爱幕 媚开眼笑 蜕变 风烛残年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在战斗中的英勇行为真是骇人听闻, 战友们都对他的胆量钦佩不已。 B. 亭亭玉立的白云山,迎风怒放的木棉花,共同构成了广州的独特风景。 C. 在文化传承活动陷入僵局时,他灵机一动, 想到活动形式创新的点子。 D. 研究团队经过两年努力,按计划完成了所有任务,每个人都喜出望外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作家巧设情节,能使故事充满吸引力与感染力。 B. 我们如果对环境保护无动于衷,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C. 作文的修改升格有助于优化文章结构,完善逻辑条理,拓宽文章内容。 D. 每个人都应该坚决杜绝不必要的浪费,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应有的价值。
  • 班级开展“弘扬革命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 古诗文默写(8分)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逆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文集》)

    【乙】成王封伯禽。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

    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坎?”

        (选自《周公诫子》)

    【注】①伯禽:周公姬旦的儿子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现代文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班级开展“线上阅读利弊谈”专题学习活动,小语整理了如下材料,并进行了分享。

    材料一: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教材中心联合开展“2023年青少年及儿童图书阅读调研”活动。

        调研结果显示,在阅读方式上,有33.55%的受访人选择读电子书,有30.9%的人选择听有声书。如果将电子书、有声书的数据相加,可以看出传统纸质阅读和新媒介阅读的距离在缩小。可以预见,在纸质阅读与新媒介阅读各自发挥优势下,“融合阅读”的格局将形成。如何让青少年及儿童更好享受新媒介阅读的便捷、丰富、有趣值得关注。

        需要提及的是,近年来主题丰富、制作精良的广播剧成为青少年喜爱的阅读方式之一。电视电影、浏览视频网站、使用阅读类APP、听家长同学讲书等多样化阅读方式的被提及率也较高。

        (整理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材料二:

        当前,电子设备阅读日益普及,反映了科技进步对阅读习惯带来的深刻变革。电子设备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电子书资源,还通过个性化推荐提升了阅读体验。然而,这也引发了关于阅读深度及信息过载等问题的讨论。尽管如此,电子设备阅读已成为现代人获取知识、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阅读有望在提升阅读质量等方面实现更多优化。

        在电子阅读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传统书店选择转型,催生了诸如“书店+咖啡”“书店+文创”等“书店+”的新模式。这些转型不仅丰富了书店的功能和服务,还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文化氛围。有助于提升书店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书店不再仅仅是购书的场所,而是成为集阅读、休闲、社交于一体的文化空间。

        (整理自艾媒智库数据中心)

    材料三:

    移动阅读平台弹窗广告过多的现象,从平台角度看,可能是为了增加收入、维持运营而采取的一种策略。然而,从用户角度看,这却严重影响了阅读体验,甚至可能引发用户的反感和流失。过多的弹窗广告会打断用户的阅读节奏,降低用户的满意度。这不仅会影响用户对平台的评价,还可能导致用户转向其他广告较少的阅读平台。平台应当在盈利与用户服    务间取得平衡,其关键在于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同时合理设计盈利模式。平台应通过提升内容质量、优化用户体验来增强用户黏性,而非单纯依赖广告等短期收益手段。合理的会员制度、优质的付费内容等,既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又能为平台带来稳定收益。

        (整理自艾媒智库数据中心)

    材料四:

    有人可能会说:“那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不会有区别吗”。毕竟,如果不同的文本对我们

    如何阅读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但实验结果却表明并非如此。

        屏幕阅读受损效应指的是使用屏幕比用纸质书阅读的时候,我们更难理解文本的意思。打个比方,如果你正在网上阅读这篇文章,你理解文本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受损。读完这篇文章后,你也许会准确地答出这篇文章的主旨,但不一定能像读纸质书那样可以回答出文章的细节问题。这种效应在各个语言系统和写作系统中都有体现,表明它是一种强有力的干预因素。

        然而,有一些研究却发现,这个效应的影响范围却由很多种影响因素决定的。其中一个变量是文本的本质:与说明文的理解力相比,记叙文的理解能力(即读者可以沉浸在故事中)似乎不太受文章的呈现方式的影响。所以,如果你正在读一本有趣的小说,而非学习教科书的内容,你对内容的掌握程度不太会受到是在屏幕上阅读还是纸质书阅读的影响。另一个重要变量则是可阅读的时间,当读者感到压力,必须快速阅读时,那么屏幕阅读受损效应就会大大增加。如果你要速读,那你也许最好阅读纸质版的内容。也有证据表明阅读技巧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阅读能力没那么强的人来说,屏幕阅读受损效应也会更显著。

        我们对屏幕阅读受损效应背后的原因知之甚少。这个效应也和读者如何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有关。根据这一特点,因为许多电子阅读让我们可以快速地从社交媒体的文章中获取信息,我们也会阅读网上的短篇新闻和邮件。这就导致读者还没有意识到,阅读许多这些片面、可以快速理解内容主旨的文章,并不能让我们足以理解长篇复杂的内容。

        也许有一天,类似纸张的电子阅读器会带来电子阅读的好处,而无需代价。

        (整理自腾讯网)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鲁鲁

    宗璞

        鲁鲁原是孤身犹太老人的一只狗。老人前天死去了,他的死和他的生一样,对人对世没有任何影响。后事办完了,这矮脚的白狗却守住了房子悲哭,人们打他,他也不肯离去。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下江人范先生养吧。”这小村中习惯把躲避战乱到当地的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拴在大树上。

        晚上,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那悲凉的啤叫声一直穿过院墙,在这山谷的小村中引起一阵阵狗吠,多了几分凄惨。鲁鲁的声音更带着十分的痛苦、绝望,像一把锐利的剪刀,把这温暖、平滑的春夜剪碎了。

        房门开了,两个孩子走了出来。6岁的弟弟捧着一钵饭,对鲁鲁说:“鲁鲁,你吃饭吧,

    这饭肉多。”10岁的姐姐温柔地说:“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拉拉手吧?”这话姐姐今

    天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总是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来。这只小手很轻,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他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

        “好鲁鲁!”姐姐高兴地和他握手。“爸爸妈妈!鲁鲁愿意住在我们家了!

        爸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和鲁鲁握手。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我们明天吃什么?”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

        过了十多天,鲁鲁情绪显然已有好转。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却忽然往山下城里跑去了。他要去解开一个谜。

        黄昏时他进了城,在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他坐在门外,不时发出长长的哀叫。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主人是回到这里来了罢?怎么还听不见鲁鲁的哭声呢?有人推开窗户,有人走出来看,但都没有那苍然的白发。鲁鲁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早上,人们气愤起来,拿来绳索棍棒下决心要处理他。他又饿又渴又累,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但是没有。这时他想起了那温柔的小手,便跳起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

        姐弟俩很难过,傻鲁鲁!怎么能离开爱自己的人呢!你一定会回来的吧。

        他们终于等到了鲁鲁回来。姐姐冲过去弯身抱着他的头,他抵着姐弟俩的手,又给爸爸妈妈作揖。那晚全家都高兴极了。

        从此鲁鲁正式成为这个家的一员了。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的那天,整个小村沸腾了。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可以回北平去了。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鲁鲁是不能去的。最后的决定是把他送给T市爱狗的唐伯伯。

        T市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大瀑布,10里外便听到水声隆隆。车经过这里的那天,姐姐发着烧,还执意要下车去看。于是爸爸在左,妈妈在右,鲁鲁在前,弟弟在后,向观瀑亭上走去。湍急的水流从几十丈的绝壁跌落下来,在青山翠峦中形成一个小湖,水汽迷濛,一直飘到亭上。姐姐觉得那白花花的厚重的半透明的水幔和雷鸣般的轰响仿佛离她很远。她努力想走近些看,但它们越来越远,什么也看不见了,倚在爸爸肩上晕了过去。

        姐姐因病住进了医院,从此鲁鲁再也没有看见姐姐。没有几天,他就显得憔悴,白毛失去了光泽。唐家的狗饭一律有牛肉,他却嗅嗅便走开,不管弟弟怎样哄劝。

        范家人走时,唐伯伯叫人把鲁鲁关在花园里。在飞机上,姐姐和弟弟因为不能再见鲁鲁,一起哭了一场。他们听不见鲁鲁在花园里发出的撕裂了的嚎叫,看不见鲁鲁因为一次又一次想挣脱绳索,磨掉了毛的脖子。他们飞得高高的,遗落了儿时的伙伴。

        鲁鲁发疯似地寻找主人。唐伯伯总是试着和他握手,同情地、客气地说:“请你住在我家,这不是已经说好了么,鲁鲁。”

        有一天,鲁鲁又不见了。过了半年,大家早以为他已离开这世界,他竟又回到唐家。他瘦多了,身上好几处没有了毛。他又一次去寻找谜底后,又历尽辛苦回来,只是为了不违反主人的安排。

        但后来他却有了观赏瀑布的癖好。他常常跑出城去,坐在大瀑布前,久久地望着那跌宕跳荡、白帐幔似的落水,发出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号。

        (节选自宗璞的《鲁鲁》,有删改)

写作
  • 请从“阅读”“旅行”“劳动”中选择一个,将题目《    ▲     一二事》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附加题
  • 【名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