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 ;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块状大理石;
③打开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④一段时间后,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
水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a% | 40% | 30% | 29% | 28% |
燃烧木条状况 | 熄灭 | 熄灭 | 继续燃烧 | 继续燃烧 |
实验一:闭合开关,通电1分钟记录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记作 和
实验二:断开开关,当两根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回到原来的高度后,减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再闭合开关,通电1分钟记录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记作 和
实验序号 | 电流表读数 | 4分钟后甲瓶升高的温度/℃ | 4分钟后乙瓶升高的温度/℃ |
1 | 1 | 5.0 | 10.0 |
2 | 1.5 | △11 | △12 |
3 | 2 | 20.0 | 40.0 |
请你举一事实,证明图1模型中箭头②是成立的。___。
某同学在实验时,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少量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溶液变红色后,又褪为无色。溶液为什么会褪为无色?
该同学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的构成,建立了以下两个猜想:①可能是溶液中的 浓度太大导致;②可能是溶液中的___浓度太大导致的。
为验证猜想,该同学取一定量的浓___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也是先变红后褪色,从而否定了猜想①。
查阅资料获知,酚酞试液在pH>10的环境中,酚酞分子的结构会再次发生变化。若用C表示其在pH>10环境中的结构,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新模型。为确定新模型中,结构C能否再转化为结构B,该同学再次实验,将酚酞试液滴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待溶液变红又褪为无色后,再加入足量蒸馏水使pH<10,发现溶液仍为无色。据此,请你用合适的箭头表示出结构B与结构C之间的转换关系,补充完整图2模型。
生物 | 杀虫剂含量 (毫克/千克) |
浮游植物 | 1 |
浮游动物 | 10 |
鱼 | 100 |
食鱼鸟 | 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