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下,生物,检测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三)生物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2-28 类型:生物学高考模拟 学期:高考阶段 查看:4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生物大分子一般是指生物体内的分子量大于10KD(千道尔顿)的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它们还可相互结合以复合大分子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大分子是由相应的单体构成,均含有元素C、H、O、N B. 淀粉、纤维素等多糖性质不同的原因之一是单体的种类不同 C. 某胶原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组成该蛋白的所有氨基酸 D. 真核生物细胞核内存在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体大分子,原核生物中不存在
  • 人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能够进行水的重吸收的原因是其细胞膜上含有丰富的水通道蛋白,而科学研究发现,硝酸银(AgNO3)会使得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通道蛋白被AgNO3破坏失去活性后,则肾小管上皮细胞就无水的进出 B. 未经AgNO3处理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不同的低渗蔗糖溶液中都会迅速涨破 C. 通道蛋白每次转运水分子时,自身构象不会发生改变 D. 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水分子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能量
  •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Bt毒蛋白,被棉铃虫吞食后活化,再与肠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形成复合体插入细胞膜中,直接导致细胞膜穿孔,细胞内含物流出直至细胞死亡。科学家将编码Bt毒蛋白的基因转入棉花植株,获得的转基因棉花能有效防控棉铃虫的危害。研究发现,若转基因棉花中Bt含量偏低,取食后的棉铃虫可通过激活肠干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新的肠道细胞,修复损伤肠道,由此导致杀虫效果下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上述信息可知,Bt毒蛋白引起棉铃虫肠道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B. 具有抗性的棉铃虫存活的原因可能是其肠道细胞表面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 C. 将抑制昆虫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因同时导入棉花中不利于提高转基因棉花杀虫效果 D. 转基因棉花具有抗虫性,会诱导棉铃虫发生抗虫性变异
  • 无子西瓜是由普通二倍体(2N=22)西瓜与四倍体(4N=44)西瓜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西瓜。三倍体无子西瓜因其个头大、口感甜、无子而深受人们喜爱。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倍体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的形成原理不同 B. 三倍体西瓜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联会紊乱 C. 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 三倍体无子西瓜是通过染色体变异形成的新物种
  • 下列实验所用主要试剂及仪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培养液、血球计数板、光学显微镜 B.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酒精灯、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光学显微镜 C.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解离液、清水、二苯胺、光学显微镜 D.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酚红、涂布器、酒精灯
  • 种子储藏中需要控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种子萌发需要消耗有机物,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菜种子萌发时,消耗的O2和产生的CO2一样多 B. 粮食种子储存过程中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种子有氧呼吸产生了水 C. 在水稻快成熟时,需要定期对稻田“晒田”,主要是为了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对细胞造成毒害 D. 莴苣种子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说明说光给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能量
  • 体温调定点是人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左右。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达到调定点水平。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温持续期间,患者细胞代谢旺盛,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 体温调定点上升期,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减少 C. 高温持续期间宜给患者加盖棉被“捂汗”,发汗后就会降温 D. 体温调定点下降期,在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 研究发现吞噬细胞初次接受抗原刺激后,可以通过表观遗传修饰产生某种细胞因子,并且吞噬细胞的这种功能变化能形成免疫记忆,过程如图,这种非特异性免疫记忆现象被称为“训练免疫”。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训练免疫”不依赖于T细胞和B细胞,属于“第一道防线”的免疫记忆 B. 二次抗原刺激后,吞噬细胞可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C. 内源性抗原诱导的“训练免疫”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加剧 D. 吞噬细胞发生的表观遗传修饰属于可遗传变异,相应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 近年来发现,高等动物细胞在特定情况下能产生多种信号分子,调控细胞生长、分化以及应对外界胁迫等过程,下图是调控细胞分化的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的相关信号通路简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 B. 酶联受体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在信号通路中具有识别和催化功能 C. 活化的应答蛋白通过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最终引起细胞代谢活动的改变 D. 酶联受体的激酶区域与ATP水解脱离的磷酸基团结合被激活具有运输作用
  • 《黄帝内经》中“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阐述了生物节律现象。研究发现野生型果蝇的昼夜节律是24h,科学家从果蝇体内筛选并克隆出与节律有关的基因per,经诱变获得节律为19h、28h和无节律的三种突变体,相应基因记作perS、perL和perO,已知这些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诱变结果充分说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在四分体时期,per、perS、perL和perO之间的交换属于易位 C. 野生型和三种突变体果蝇自由交配若干代后,后代的基因组成最多有14种 D. 将纯合野生型果蝇与纯合perL突变体进行正反交,F1雌果蝇的昼夜节律周期一定不同
  • 某对夫妇(11号与12号)进行遗传咨询,医生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绘出系谱图(图1),通过基因检测发现12号个体携带有半乳糖血症致病基因,部分个体半乳糖血症致病基因的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不考虑其他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据图1分析,这对夫妇生育的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1/4 B. 据图1分析,这对夫妇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为5/8 C. 据图1、2分析这对夫妇生育的孩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为1 D. 据图1、2分析这对夫妇生育的孩子携带的半乳糖血症致病基因来源于1号或6号
  • 经常受到接触性刺激的植物常表现为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对病虫害抗性增强、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称为接触性形态建成。研究发现,接触性形态建成与激素X含量降低有关,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注GA20x8、GAox7均为赤霉素降解基因。   :促进;   :抑制

    A. 通过接触性刺激,使植物体内赤霉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B. 接触性刺激后乙烯和茉莉酸对赤霉素所起作用相同 C. 图中显示,接触性刺激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因此植株生长迟缓 D. 乙烯和茉莉酸都可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起作用
  • 长白山随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着针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4个植被分布带,生存着种类繁多的珍稀野生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树林里高矮不一的岳桦树能提高光能的利用,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 长白山种类繁多的珍稀野生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基石 C. 高山苔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比较低 D. 研究月见草的生态位主要研究它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 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含有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奶牛,利用其乳腺生产人生长激素,为加速转基因奶牛的繁育,对此转基因奶牛进行克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培养前,可采用酶解法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B. 重组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牛体内之前不需要进行性别鉴定 C. 可采用电融合法使供体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融合 D. 将重组胚胎移到雌性奶牛体内,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降低免疫排斥
  • 研究者将M病毒膜蛋白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分离小鼠脾细胞并将其与S细胞融合,通过筛选获得单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M病毒,通过离心可获得膜蛋白作为抗原 B. 可用M病毒膜蛋白多次免疫小鼠,以获得更多的B淋巴细胞 C. S细胞应具备产生抗体和无限增殖的能力 D. 分离得到的小鼠脾细胞只能分泌抗M病毒的抗体
非选择题:共5个大题,共5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莴苣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的调控。莴苣种子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种植前需要浸泡清水30分钟,捞出放在湿纸巾上阴凉处见光催芽。出苗后移栽,研究发现不同光质配比对莴苣幼苗体内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不同光质配比对莴苣幼苗干重的影响如图乙所示。分组如下:CK组(白光)、A组(红光:蓝紫光=1:2)、B组(红光:蓝紫光=3:2)、C组(红光:蓝紫光=2:1),每组光照输出的功率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 森林是我们中国的特色之一,森林及其产品的固碳功能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木质林产品(HWP)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碳库。下图为HWP在森林阶段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GLP-1是小肠L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作用,即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的情况下,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而在血糖水平正常时,GLP-1不会使血糖浓度进一步降低。肠道进食可以促进人体整个肠道内GLP-1的分泌,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FGF21是一种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 人类先天性肢体畸形是一种遗传病,某研究小组对患者甲的家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1。

  • 大肠杆菌能进入实体瘤核心并保持较强活性,科研人员期望利用大肠杆菌构建一种基因表达可控的工程菌,用于人体特定部位实体瘤的免疫治疗。科研人员利用温度敏感型转录调控蛋白构建温控表达的质粒系统,部分结构如下图。在人体特定部位进行42℃处理后,p7可在酶Bxbl作用下翻转,免疫元件中的GFP和aPD-Ll两种基因可以成功表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注:1.基因TetR是抗四环素的抗性基因;GFP基因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2.“◀”、“▷”是酶Bxbl的作用位点;

    3.“■”是终止子,可以有限终止其上游基因的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