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4年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05-24 类型:语文中考模拟 学期:中考阶段 查看: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淄博城市地标海岱楼耸立在齐盛湖公园湖心岛,她采用汉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大气雄伟,地上地下共十层、七十二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独特的(zhuāng)饰和设计,展现出古代建筑的魅力和风貌。①海岱楼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文化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海岱楼钟书阁被誉为中国最美书店, (róng)合齐国故都、陶瓷琉璃、天然溶洞等淄博诸多元素, 一层一特色、一角一文化,已成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让人们感受到齐文化的深厚底蕴。③这里不仅仅是书店,文化互动也是绝佳场所, ④秉持着钟书阁连锁而不复制的理念,业态结构尤为生动丰富。店内包含茶文化空间、城市书房、稷下学堂、艺术空间、儿童乐园、威士忌图书馆、海岱大讲堂等不同板块空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综合体。

    淄博城市地标海岱楼与“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的诗意牵手,无疑将为深化文化赋能、打造“书香淄博”、提升城市品质推波助澜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在“春分”之后,“谷雨”在“清明”之前。 B.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典雅精致的昆曲、雍容华美的京剧、活泼风趣的川剧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是京剧的代表剧目。 C. “未果,寻病终”中的“寻”是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另外还有“少时”“俄而”“已而”   “俄顷”等。 D. 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稿费100元。
  • 学校邀请校外专家做“中国孝文化”主题报告。听完报告,同学们纷纷与专家交流。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     )
    A. 谢谢您聆听我们的心声,解答我们的疑惑。您一定要再来! B. 您的讲座很精彩,让我们懂得了亲情的可贵。期待您再次光临! C. 您有今天的成就,定与家父家母当年的教导分不开。您一定要再来! D. 您讲得很有趣,态度也很和蔼,我们都觉得挺不错。期待您再次光临!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 默写填空

    (1)古诗词中,诗人常常用联想的方式来描写事物,表达思想感情。联想的方式多种多样:杜牧《赤壁》中“___,___”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是相关联想;苏轼《望湖楼醉书》中“___,___”,由“黑云”想到“墨”,由“雨”想到“跳珠”,是视觉和听觉的类比联想;《论语》中“___,不舍昼夜”,由“逝去的时间”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夜雨寄北》中李商隐“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借助想象,由现在想到将来,以将来的欢乐反衬现在的苦闷,是对比联想。

    (2)临近毕业,请你在好朋友的留言簿上写一句诗作为毕业赠言,作为对好朋友未来人生的祝愿:“___,___”。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归闽

    王穀

    东南归思切,把酒且留连。

    再会知何处,相看共黯然。

    猿啼梨岭路,月白建溪船。

    莫恋家乡住,酬身在少年。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归思切”“且留连”写出友人的归乡情切和朋友间的依依不舍。 B. 颔联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他日在异乡重逢的画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 C. 颈联展开想象,以“猿啼”“月白”来描绘归途情境,流露出诗人的关切之情。 D. 尾联中诗人在离别之际劝勉友人不要依恋故土,要趁着青春年少实现人生价值。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也。余忆曩居小昆山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               。”可谓山史实录。

    ——陈继儒《岩幽栖事》

    【乙】

    儿子从未远出,初应省试,不能不一往。阻风沙漫洲 , 舳胪相接 , 郡中宋氏叔侄,移船头柳阴,棋于其下。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握蕉扇,委影池塘,绘江上阻风图,二景绝佳。

    ——龚炜《巢林笔谈》

    【丙】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于昏黑中寻一草棚,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

    ——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漏声:钟声。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②曩(nǎng):从前。③节饮:(按蛙鸣的)节拍饮酒。④沙漫洲:地名。⑤舳舻(zhú lú)相接:船只首尾衔接。⑥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同学常为这样的事而苦恼,觉得老师教的知识都记住了,但考试时却不能正确作答。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这些知识在他的头脑中是散乱的、碎片化的(如图 1),因此答题时不能准确提取相关知识,或提取出错。如果你头脑中的知识是有规律、成体系的结构化知识(如图 2),在运用时就能准确提取了。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太多零散复杂的信息,大脑更喜欢结构化的信息。如何让碎片化的信息结构化呢?这就必须对散乱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合。

    材料二:

    结构化思维就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来引导思维,从而有效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具有以下作用:

    1.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对复杂信息进行梳理归类,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它还能把复杂问题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再逐一解决,最终把问题全部解决。

    2.能理清思路,清晰地表达。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利于他人理解。在说话时运用“因为……, 所以……”“第一……;第二……;第三……”“在 X方面,应该……;在Y方面,应该……”等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能让表达更加清晰。

    3.帮助构建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一个树状结构,建立了这种结构后,在后续学习时就能将一个个知识点添加到知识树上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

    材料三:

    用结构化思维来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寻找结构,寻找结构的关键又在于找到拆分或归类的维度,寻找结构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

    1.自上而下找结构

    自上而下找结构主要适用于对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拆分。先对主题或问题进行结构化拆分(即按照一定维度进行拆分),建立起一个框架,再将已有的信息或解决方案放入到框架中。如,语文老师这样教写议论文:开篇亮出观点,然后将观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层层递进的),再用论据证明分论点,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树状结构或线性结构(也叫流程图),如图3、图4:

    2.自下而上找结构

    自下而上找结构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庞杂的信息。这些信息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我们需要根据这种关系(即分类的维度)来建立框架。如,对以下词语进行分类:

    白菜 香蕉 大象 牛   李子   豆角

    通过分析找到分类的维度——水果、蔬菜、动物,再将香蕉、李子归入水果类,将白菜、豆角归入蔬菜类,将大象、牛归入动物类。

    在具体运用时,可按照下面的步骤从庞杂的信息中找到结构:

    第一步,头脑风暴。尽可能列出所有思考的要点。

    第二步,连线分组。找出所列要点之间的关系,对要点进行分类。

    第三步,提炼结构。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

    第四步,补充观点。通过补充观点完善思路,如果没有补充,这一步可以不做。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法无优劣之分,在实际运用时,彼此互为补充。

    要形成结构化的思维能力,就必须经常练习。一是归纳积累结构,在看书学习时,看到关于结构的理论或者好的结构,可以将它记下来,并试着运用到具体的例子中;二是按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写作,尝试每周写一篇文章,先建立文章结构,再填充素材,如果没有时间写文章,可只搭建文章结构,写出关键点即可;三是用结构化思维论证议题,每天给自己一个议题,用结构化的思维去论证这个议题,列出论证结构,能证明你的观点即可。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与稻田重逢

    谢枚琼

    ①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一贯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 “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副温柔的声调。

    ②每一丘稻田即是每一家的孩子,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比喻。稻田像个碗,装着村子绵长的日子。

    ③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眼就能看到长丰大丘。长方形,显得规整,面积也不小,足有五亩三分,这样的大田在小村里可不多见。大丘的上面就是椿树塘,只要塘里有水,这田里的收成就不愁了,所以叫它“长丰”还真不是没来由的。一脚踩进黑油油的泥里,一股爽溜溜痒滋滋的感觉从足底直抵心里头。长丰大丘以前可是谁家都想耕作的一块田。分田到户时,爷爷靠运气抓阄分得了长丰大丘,高兴得不亚于中了头彩,一天里少不了要去田边转上几趟。邻居槐三爷见了,半是调侃半是妒忌地讲:转什么转呢,别人又搬不走你的田。

    ④田是好田,种田的亦是好手。爷爷在长丰大丘干得风生水起,一年两季里,稻子穗穗金黄饱满。

    ⑤几年之后,村里对田地进行调整,长丰大丘被槐三爷家的后辈新初分去了,爷爷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其实,当时爷爷已八十高龄,即便身体再健康,也种不动长丰大丘了。可他还是喜欢到田边去转悠转悠,回来后总不忘和槐三爷唠叨几句,无非是让他提醒一下新初,A       。有次新初随口回了一句;   “老伯你就莫操长丰大丘的闲心喽。现在种田也有新法子了呢。”给爷爷呛得半天不吭声。自此,他的心思便转移到了自家屋后的菜地里。

    ⑥上世纪90年代起,村子里的年轻人如新初,大都加入打工的行列南下北上。一片热闹声中,稻田的名字逐渐变得暗淡。起始,两季稻改成一季,后来有的田连一季也不种了,任其杂草丛生。那时的爷爷经常搬把竹椅子倚门而坐,望着长丰大丘叹着气。椿树塘多年不曾清淤,塘堤也日渐破旧。

    ⑦自爷爷奶奶过世后,父母随我住到了县城,一年到头已难得回老家一趟。长丰大丘,以及那些曾经被村里人视为命根子的稻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去。只是父母还会在家里,不时提及一丘丘稻田的名字。母亲说:“现在种田的政策其实挺好,不用交税,还有补贴,多好的事啊。”父亲接过话题:   “像长丰大丘那么好的田,荒了真可惜。”我理解父母对于田地的那份情感。他们骨子里和爷爷一样,把自己的一生与田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⑧阳春三月的一天,正是水桐花开的时节,母亲意外接到了新初打来的电话。原来新初回到了村里老家,打算回来好好种田。田种少了也没意思,问母亲闲置在村里的田能不能让给他种。母亲一听,忙不迭地连连说: “好啊,太好了,反正荒在那里,你要是能种,怎么不好呢?”新初许诺,下次给家里送新米来。父亲在一旁搭话:“一粒米都不要你送,只管种好。”新初抑制不住高兴的心情,话也多了起来。他告诉母亲,现在种田可轻松多了,乡里面鼓励的举措多得很,力度也大得很。他已经添置了崭新的农机农具,什么耕整机、微耕机、插秧机、施肥机,都配了好几种了,政府给补贴了上万元,自己花不了几个钱。特别是乡里专门派了督导组下到村子里,帮着把基本水利建设搞好了。椿树塘的塘堤都抹上了水泥,再也不用担心会垮塌了。

    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驾车陪父母回家。父母望着车窗外一掠而过的乡野田畴,满目的青色让他们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他们指点着视野里那一丘丘田,大湾丘、四方丘、枫叶丘……像久别后的重逢,如数家珍。

    ⑩他们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长丰大丘。站在老屋前的地坪中,一眼就看见长丰大丘里浮起的那一层盈盈新绿,着实让他们一番惊喜。稻田的名字再度在小村叫响,一阵微风从田野上吹过来,我仿佛嗅到了稻花香的清新,让人陶醉。

名著阅读
  • 九年级一班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 题目:

    许多东西都有保质期。肉罐头会过期,玫瑰花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请以“永不过期”为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 相识如昨,离别在即。回首过往,几多感慨,几多怅惘……同学们都有许多的话想要倾诉。为此,你班将举行一次毕业晚会。参加晚会的有尊敬的老师,亲爱的父母,朝夕相伴的同学。

    你将代表全班同学在晚会上发言,请写一篇发言稿。注意:在作文答卷第一行居中写明“毕业晚会发言稿”。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