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月泉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月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独立作业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3-28 类型:语文月考试卷 学期:八年级下学期 查看:5
第一站地域风情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惊艳全球。在灯光秀表演中,各种颜色的灯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   )丽画卷,让人叹为观止。整个表演气势 (páng)____礡,让观众感受到了人类的伟大和创造力。而传统的京剧表演更是将我们戏曲艺术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引人入胜。

    ◆河南卫视舞蹈节目《霓裳羽衣舞》中,人气舞者唐诗逸披上华彩羽衣,美不胜收。她曼妙的舞姿使人震(hàn) ____。当她的舞步戛然而止的时候,观众依然沉醉于令人神往的大唐风华里。

  • 请选择任意一个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示例),仿照示例的结构,写一个句子。

    示例: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

  • 剪纸是民间传统美术,同学们为元宵节设计了两幅剪纸图样,你会推荐哪一幅?说说你的理由。

第二站先贤之音
  • 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班级准备粘贴先贤名句,请你按照主题,将下列古诗写到对应位置

    品·优美之景

    青树翠蔓,①___,参差披拂。

    ②___,白露为霜。

    寻·理想之境

    《桃花源诗》用“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表现人们幸福而闲适的社会生活,《桃花源记》中与此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是“③___,④___。”

    感·相思之苦

    《子衿》中的句子“⑤___,⑥___。”通过夸张的修辞,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表·出仕之心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⑦___,⑧___。”

  • 以下是小月的读书摘抄卡,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和她分享交流,完成表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摘抄卡

    “他人日记”主题摘抄

    概括所对应的原著情节

    阅读思考

    摘抄一:陆军医院青年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的日记:8月27日今天检查了柯察金的伤。伤口很深,颅骨穿透了,所以整个头的右部都麻痹了,右限发肿,眼内溢血。

    ①___

    ③小说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却多处穿插其他人物的日记内容,请结合整本书内容,分析有何作用?___

    摘抄二:丽达的日记:12月22日匪徒在离博亚尔卡十七公里的地方把一列运粮火车弄出轨。

    奥尔利克匪帮袭击筑路工作地。

    摘抄三:丽达的日记:1月9日为什么正在这时候我会感到悲痛呢?我们胜利了,但是已经有两个人为它献出了生命:克拉维切克和保尔·柯察金。

    ②___

    阅读方法总结分享

    ④摘抄和笔记可以帮我们重温作品内容,提升阅读质量。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可以分类摘抄,按精彩片段、保尔名言、④___等不同方面专题摘抄探究。

第三站民风民俗
  • 阅读

    舞动的醒狮

    林延军

        ①村庄的气息,从“咚咚咚”的鼓声里开始。

        ②劳作了一年的人们,黝黑的额头写满皱纹,像是田畴里的庄稼。田里耕作的带头小哥,还来不及放好农具,便直奔村里宗祠旁的一间小屋,屋内灯光微弱,暗暗的,带头小哥举起鼓槌,“咚咚咚”的鼓声在村庄的上空回荡。一阵熟稔地拾掇,有人敲锣打鼓,有人头顶着狮头,有人弯腰当狮尾,带头小哥与几名青年小伙摇身一变成为“獅子班”,他们脚踩着土地,双手举起狮头,在人群里舞动起来。

        ③“狮子”时而抬头扭脖,时而腾挪翻越,时而眨眼踢腿,刹那间,“狮子”又向前奔跑,像是听到谁的呼唤,踢腿,抬头,突然间又摆头晃脑。此时,鼓声从轻快转为慢悠,紧跟着又从慢转为快。

        ④一会儿狮子“高兴”了,一会儿狮子“生气”了,一会儿狮子“悲伤”了……从步伐到动作,从表情到性格,舞狮人在“狮子”的世界里,靠默契和心灵相通等配合,将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八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刻,狮子像生长在村庄的精灵,为百姓带来欢乐,祥瑞,辟邪。

        ⑤正月的日子,“狮子班”便串村走巷,挨家挨户,为村民舞狮,寓意庆贺一年的收成,祈祷风调雨顺。他们在村庄穿行,变成村庄乐谱上的一个个音符,又像田嗨里的庄稼,星星点点,在南方这片贫瘠的红土地上跳跃起来。

        ⑥每次舞狮前,都会有一段击鼓演奏。“咚咚”的声音从低到高,变化多端,似乎在召集志同道合的人,又似乎要把“狮子”唤醒。随后,醒狮闻鼓起舞,或睁眼,或洗须,或舔身,或抖毛。渐渐地,鼓声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又像狂风暴雨,排山倒海。小孩儿坐在大人的肩膀上,看得如病如醉。

        ⑦宴时,握鼓者用尽力气,擂出浑厚的鼓声,“狮子”又弯了一下头,似沉思,似惊悚,尾巴随之摇摆起来。鼓声、镲声和鞭炮声回荡在房舍、村庄和草木之间,地面不时扬起一阵土灰,围观的老老少少如追星,久久不忍离去……

        ⑧舞狮,源于宫廷狮子舞,盛行于民间。

        ⑨相传远古时期,广东南海一带发生了瘟疫,后来出现一只神兽,神兽所到之处,瘟疫便很快没有了,后来百姓为了纪念神兽,称神兽为“年兽”。家家户户用竹箴、纸等材料制作“年兽”,配合锣鼓,并用一张桌子放置家门口,准备好“年兽”喜欢吃的青菜,等待年兽采食。由于年兽与狮子的样貌相似,经常为老百姓带来祥瑞和喜气,故年兽被称为“瑞狮”。

        ⑩在广东,因粤语“瑞”与“睡”读音相同,老百姓比较忌讳,认为“瑞獅”是带来福瑞,后又将“瑞狮”改称“醒狮”。直至明代,醒狮出现在广东的一些村庄,百姓为祈愿兆丰年,风调雨顺,把愿景寄托在醒狮的身上。村民用醒狮的威严驱赶邪恶,祈盼来年事事顺心。

        ⑪记忆中的童年,许多小伙伴都有“功夫梦”“狮子班梦”。一听到鼓声响起,小伙伴们就像着了魔,拔腿就跑,直奔村中央的那片空旷地。“舞狮子啦!快!”成为我们奔走相告的口头禅。但每次看完舞狮表演,伙伴们都意犹未尽,回家又找来棍子到处敲,模仿击鼓。

        ⑫是的,醒狮一动,沉寂的村庄就被唤醒。它们威严,它们凶猛,它们祥瑞,它们从乡野走进城市,又从城市走出国门。醒狮要将舞蹈、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从世界的东方向全世界。在一呼一吸之间,醒狮登上异乡的舞台,在华丽转身之间,在万千景象之中,醒狮一跃登上非遗的榜单,万物景仰。
        ⑬醒狮,是有生命的,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目光,还有记忆。它舞动的走向,又像一条辽阔的河流,支流所到之处,连着根脉,滋长乡愁。

第四站传统艺术
  • 阅读

    【材料一】

    ①木刻属于木板画,也称作板画或刻画,普通就称作木刻。

    ②木刻的材料当然是木材。木材以梨、枣、白杨最为合适。这几种木材的质地都比较细密。③木刻最主要的工具当然是刻刀。刻刀大致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偏刀,一种是角刀。偏刀用来刻凸起的线条,把大片的木质铲去,剩下凸起的线条。角刀是三角形的,为了使用的方便,又有大小宽狭各种形式,都用来刻凹陷的线条。

    ④有了木板和刀,就可以动手刻了。木板有时候该用横断面的,有时候该用纵剖面的,大凡刻精细的画,就得用横断面的。因为横断面的木纹比较细。普通木刻就用纵剖面的。前者称为木口木刻,后者称为木面木刻。

    ⑤木板先要磨光,涂上一层墨,又用铅笔在上面把画稿打好,然后动刀。

    ⑥把图画直接画在纸上,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经过刻木的手续?这不是浪费吗?不,木刻非但不浪费,还具备着更经济的条件。普通一张图画,常常为一个人独占,供少数人欣赏。木刘画却可以拓成许多许多张,供许多许多人欣赏。另一方面,木刻画具有明快、朴素、有力的特色,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价值。

        (摘编自叶圣陶《木刻》)

    【材料二】

        学生在创作一幅完整木刻版画之前,首先要绘制作品的初稿,通过“镜像”的形式把初稿画到木刻板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绘制结束以后,需要刻制图形,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刀具,刻制不同的图案和形象,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刻制结束后,需要把图形印制到纸张上,同样的图形,不同的压力,可以呈现出的形象、纹理和细节效果完全不同,可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性选择能力。

    (摘编自罗公染《刀笔刻绘新时代》)

    【材料三】

        《回忆延安》是古元(1919-1996)同志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原拓木刻套色纸本版画,长方形,宽60厘米,长80厘米,画面主题色调为黄色、蓝色和绿色,生动精细地展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宝塔山下、延河之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史诗般画卷。

        古元版画《回忆延安》

第五站文人情怀
  • 阅读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唐】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释】①韩绅:诗人的朋友。②翻:同“反”,反而。③共传:互相举杯。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笪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①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河,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②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③今张君不以谪为感,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涩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第六站传承文化
  • 作文

        传统文化是什么?是生活,如贴对联、品茶香:是技艺,如写书法、烧泥陶;是器具,如纸风筝、老家具;传统文化还是道德素养,民风家教,祖父传之,子孙握之。传统文化在身边,在心里……对此,你有什么体验、联想和感悟?以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②字数600--800;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