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24-2025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11-15 类型:化学期中考试 学期:九年级上学期 查看:6
选择题
  •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液体里,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冰水混合物 C. 黄泥水 D. 澄清石灰水
  • 华泰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造纸技术的提高与化学的发展密切相关。早在唐朝时,人们就已经知道在造纸过程中加“矾”以改善纸张质量。这种“矾”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铝[Al2(SO4)3],硫酸铝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A. 混合物 B. 酸 C. 盐 D. 碱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石灰不能与水反应 B. 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 催化剂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浓硫酸有挥发性
  • 唐代流行服饰石榴裙因其颜色类似石榴花的红色而得名。古法染色工艺记载:“取石榴之花,入臼细杵之,得厚汁,加之以醋或乌梅汁,以之染布,不可加热,尽赤,可为石榴裙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榴花捣碎出汁后可提取红色染料 B. 加酸性物质有利于红色素浸染布料 C. 石榴花中红色染料受热有利于上色 D. 古法制石榴裙不宜与碱性物质接触
  • 几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范围如表,某地区土壤呈弱碱性,最不适宜种植的是

    农作物

    茶树

    水稻

    小麦

    pH

    4.5~6.0

    6.0~7.0

    6.3~7.5

    7.0~7.4

    A. 茶树 B. 水稻 C. 小麦 D. 葱
  •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 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 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 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 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下列关于海洋中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B. 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 海水淡化只能得到淡水,剩余物质不再有任何利用价值 D. 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类,其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镁
  • 文物修复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修复措施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小刀剔除铁器表面锈层 B. 稀盐酸除去瓷器表面碳酸钙 C. 氢氧化钙溶液封护酥松的石质文物 D. 碱性溶液除去纸质文物中的酸
  • 20℃时200g硝酸钠的不饱和溶液中,若再加入10g硝酸钠或蒸发掉20g水,都恰好使该溶液达到饱和,则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A. 10g B. 15g C. 20g D. 50g
  • 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 测定溶液电导率可辅助探究物质间的反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用图1所示装置向B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Na2CO3溶液和稀硫酸至过量,并利用传感器测得电导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已知: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锥形瓶甲、乙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 B. 锥形瓶乙的电导率曲线可用图2中的曲线①表示 C. P~M过程中电导率降低是由于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增多 D. N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 对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的方案中,正确的是:(   )

    这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钠

    分别取样,溶于水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C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杂质碳酸钠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再蒸发结晶

    D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先通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A. A B. B C. C D. D
填空题
  •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 以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选择适当的用品可以得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名称

    洗涤灵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污渍爆炸盐

    漂白粉

    产品样式

    有效成分或功能

    清洗油污

    盐酸

    氢氧化钠

    过碳酸钠

    消毒

  • 下图是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及利用蔗糖制作棒糖的流程。

         

  • 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___7(填“>”、“<”或“=”)。

  • 海洋是巨大的储水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实验题
  • 今年6月份举行的广饶县第二届初中化学创新实验大赛中,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有些酸和碱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且通过实验证明它们发生了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

    方案一:甲同学按图一进行实验。

    (1)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方案二:乙同学取一定量的稀盐酸,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用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曲线如图二。

    (2)请你根据图二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

    方案三:丙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三所示的实验。

    (3)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___。

    (4)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___。

    (5)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

    拓展探究:证明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确实能发生反应的方法还有多种,请你和小组同学用其他方案继续进行探究:

    (6)若不加酚酞试液,将向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再___(写出你的操作及对应实验现象),则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

计算题
  •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余为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强同学向20g鸡蛋壳中分五次加入了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溶液,记录数据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所加盐酸溶液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2.2

    4.4

    6.6

    7.7

    7.7

    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