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 | 茶树 | 水稻 | 小麦 | 葱 |
pH | 4.5~6.0 | 6.0~7.0 | 6.3~7.5 | 7.0~7.4 |
这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B | 鉴别硫酸铵和硫酸钠 | 分别取样,溶于水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
C |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杂质碳酸钠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再蒸发结晶 |
D |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 先通入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 |
名称 | 洗涤灵 | 洁厕灵 | 炉具清洁剂 | 污渍爆炸盐 | 漂白粉 |
产品样式 | |||||
有效成分或功能 | 清洗油污 | 盐酸 | 氢氧化钠 | 过碳酸钠 | 消毒 |
今年6月份举行的广饶县第二届初中化学创新实验大赛中,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有些酸和碱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且通过实验证明它们发生了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
方案一:甲同学按图一进行实验。
(1)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方案二:乙同学取一定量的稀盐酸,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用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曲线如图二。
(2)请你根据图二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
方案三:丙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三所示的实验。
(3)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___。
(4)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___。
(5)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
拓展探究:证明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确实能发生反应的方法还有多种,请你和小组同学用其他方案继续进行探究:
(6)若不加酚酞试液,将向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再___(写出你的操作及对应实验现象),则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所加盐酸溶液的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50 |
产生气体的质量/g | 2.2 | 4.4 | 6.6 | 7.7 | 7.7 |
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