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宁江,2023-2024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05-29 类型:语文期中考试 学期:七年级下学期 查看:1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田字格中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爱心是风沙埋葬了世间的污___。

    (2)最可怕的是看见你过去___恶的一切披着未来的外衣又回到你面前。

    (3)光未然用铿锵之音让我们体会到掀起万丈狂lán___的黄河之势。

    (4)璀璨的星光犹如一颗颗宝石镶qiàn___在空中。

    (5)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rèn___。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经常做一些让人不可捉摸的事。 B. 大庭广众之下,你怎么做这样的丑事? C. 窗外春暖花开,一听说明天要去春游,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 D. 撒贝宁主持的节目《开讲啦》鲜为人知, 其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青少年朋友青睐。
  •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了淳朴善良的长妈妈形象。 B.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句中“放纵”的意思是“感情无法抑制,不能自控”。 C. “说的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句中“斗牛”的意思是凶狠的老牛。 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木兰的女儿情怀。
  • 古诗文默写

    (1)诗中有景。“草树知春不久归,①___”(韩愈《晚春》)中有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暮春之景;“②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中有北方军营寂寞惆怅的苦寒之景。

    (2)诗中有情。那清静的幽篁里,“③___④___”(《竹里馆》)是隐士独享的无限惬意;那漫漫的故园路上,“马上相逢无纸笔,⑤___”(《逢入京使》)是征人安慰家人的万千思念;那深夜的笛声里,“此夜曲中闻折柳,⑥___”(《春夜洛城闻笛》)是游子被唤起的浓浓思乡情。

【甲】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苟堪励志勤读,自能循序渐进,惟单读时文 , 无裨实益,宜加以看书功夫。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若能分门别类,积成巨册,则作文时,可作材料,利益无穷也。

    (节选自《郑板桥家书·潍县署中谕麟儿》)

    【注释】①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②切:切合。③这是郑板桥在潍县官署中写给儿子的家书。谕,告诉,使人知道。麟儿,郑板桥之子。

【甲】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②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甲〕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乙〕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③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④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⑤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⑥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怎么办?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⑦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⑧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⑨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⑩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⑪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乙】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图腾和神话形象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黄帝时代,龙曾经出现在人世间,帮助黄帝打败炎帝,取得天下的统治权,从此,龙被视为天子的图腾和象征。

    ②龙的形象集合了多种动物特征并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是能兴风雨、利万物的祥瑞之物。闻一多先生认为,龙以蛇为本体,又融合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也有观点认为,龙的特征为驼头、蛇身、鹿角、龟眼、虾须、鱼鳞、虎掌、鹰爪,牛耳(亦称九不像)。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二】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之一。“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将干支顺序相配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60年为一个循环,俗称“一甲子”。干支纪年以每年立春换年,其中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外,古人还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如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材料三】

    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正义、高贵、尊荣的象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称道的龙,彰显着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精神,亘古不变,因而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定内涵。龙的形象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如“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二月二,龙抬头”,赛龙舟。

    ②央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为“龙行龘龘,欣欣家国”。“龘”字的汉语拼音是“dá”,总共有48画,其部首是“龍”,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龙行龘龘”形容群龙在云海腾飞的雄健身姿,昂扬而热烈,代表着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精神及昂扬乐观风貌。

名著阅读
  • 请仔细观察图一与图二,并结合其配字,完成对应题目。

综合性学习
  • 班级举行主题为“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 作文。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的进步在于向榜样学习。亲爱的同学,你的榜样,也许是鞠躬尽瘁,一心报国的邓稼先;也许是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闻一多;也许是絮絮叨叨却孝顺明礼的妈妈;也许是成绩不佳却乐于助人的同桌……他们有的是杰出人物,有的是平凡人物,但都给我们力量,引导着我们向善、务实、求美。

    请以“你是我的榜样”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要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 作文

    相信卖油翁的一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会让陈尧咨改掉自大的毛病;相信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会让你改掉挑食的毛病……生活中你遇到哪些改变你的人或事呢?他们给你带来哪些改变呢?

    请你以“______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要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