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

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2025年八下科学3月独立作业(1.1-2.5)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4-03 类型:科学月考试卷 学期:八年级下学期 查看:0
选择题
  •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 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一定不相等 D.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5G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氮化镓(GaN)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已知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如右上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镓属于金属元素 B. X为N元素 C. 1个镓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有31个 D. 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以下对该反应前、反应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的物质均为混合物 B. 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C. 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不变 D. 参加反应的“◯”分子与“∞”分子的个数比为4:3
  • 小科对妈妈说:“你说菠菜中富含铁,为什么我用磁铁无法把菠菜吸起来呢?”小科认为的“铁”,是指(   )
    A. 铁单质 B. 铁分子 C. 铁元素 D. 铁原子
  • 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

    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原子是实心球体;

    ③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

    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 据《武经总要》记载,古人将具有磁性的空心铁鱼漂浮在水中制成指南鱼,将指南鱼轻轻旋转多次,静止后,观察到鱼尾总是指向南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鱼尾是指南鱼的N极 B. 指南鱼的鱼尾指向地磁南极 C. 指南鱼周围存在大量的磁感线 D. 用磁体的N极靠近鱼尾,会相互吸引
  • 如图所示为课本中的一个实验:“把一段通电导线弯成圆环,形成环形电流,让圆环导线穿过一块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平板。利用铁粉观察它周围的磁场分布。”如果导线内电流方向如箭头所示,当置于平板上A点的磁针(黑色端为N极)静止时,下列图中磁针指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 如图,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科学现象或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开关闭合后,A点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向右 B. 图乙:对着话筒讲话,相连的扩音机中会发出声音,动圈式话简利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 C. 图丙:使用测电笔时,用指尖抵住上端的笔尾金属体会发生触电事故 D. 图丁: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先熔断,故家庭电路中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 在一个玻璃瓶中装满食用油,并混入纯净的铁粉,将油和铁粉振荡混匀后,在瓶的一端贴紧一块磁铁,如图所示,瓶内铁粉被磁铁所吸引,排成一条条曲线,呈现出明显的放射状“磁感线”。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B. 磁场对铁粉产生了力的作用 C. 磁铁外部的磁感线是从磁铁的南极出来,回到北极 D. 瓶中的铁粉排成一条条曲线,说明磁感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 将扬声器、电池和电流表等元件连成如图电路。断开S2 , 反复快速闭合、断开开关S1 , 扬声器发出咔咔声;断开S1 , 闭合开关S2 , 反复轻敲扬声器的纸盆,会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摆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扬声器发声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扬声器发声的原理与发电机发电的原理相同 C. 扬声器发电的原理与动圈式话筒工作的原理相同 D. 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是因为磁场方向发生变化
  • 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电动机突然停止工作,闭合开关S,灯泡L发光。用测电笔测试插座的两个插孔,测电笔都不发光,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两点间发生断路 B. b、c两点间发生断路 C. c、d两点间发生断路 D. 电动机发生短路
  • 如图所示,相互平行的金属导轨AB和CD固定在水平面上,虚线区内存在磁场,图中的“×”表示磁感线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现将铜棒EF 和GH垂直放在导轨上,当拉动EF 使其沿导轨在磁场区域内向右运动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有示数 B. 小磁针会发生偏转 C. 铜棒EF 运动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铜棒GH会移动
  • 图甲为某款型号的断路器,原理如图乙。正常工作时,触点闭合。当电路短路或过载时,利用电磁铁或双金属片作用,使铁质簧锁装置弹开,触点断开。双金属片是由大小相同、热膨胀程度不同的两种金属片紧贴组成,当电路过载时,双金属片受热弯曲,推动铁质簧锁切断电路。图丙为铜和铝受热膨胀过程中伸长量 △L 随升高的温度 △t变化图像,则该断路器的双金属片中两种金属排列合理的是 (    )

    A. B. C. D.
  • 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了一款简易扬声器。请根据信息完成下面小题。制作方法:

    ①用木板和木条制作一个底座,在右侧木条上安装可调节距离的磁铁部件;

    ②四用塑料螺杆将导电线圈固定在一个剪去底部的塑料瓶外侧;

    ③将导线从下方塑料瓶盖上的小孔穿出来,接上音频发生器,扬声器就制成了。要想该扬声器增大音量,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

    A. 增加线圈匝数 B. 换用磁性更强的磁铁 C. 增大线圈阻值 D. 增大线圈中的电流
  • 我市装有多座过街天桥,极大方便了行人的出行。阴雨天时,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为保证行人上下天桥时的安全,需在天桥入口处设置警示灯。图甲是某同学为此设计的部分模拟电路,电磁铁及触点1固定不动,衔铁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上下运动,带动铜棒OF绕O点运动。该电路中需用到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的湿敏电阻,将湿敏电阻接在电路中(图中未画出),闭合开关S,当空气湿度小于设定值时,警示灯随湿度变化而自动调整亮度;当空气湿度增大到设定值时,警示灯能不断亮暗闪烁。图乙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变化的关系图像。忽略电磁铁线圈电阻,灯泡阻值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选R1作为该电路的湿敏电阻 B. 在M、N、Q三处位置中,湿敏电阻应安装在Q处 C. 小于设定值时,湿度越小警示灯越亮 D. 向左移动滑片P,可使警示灯在较小湿度下实现闪烁
填空题
  •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含有氧元素的是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
    A. 水
    B. 氧气
    C. 空气
    D. 二氧化碳
    E. 氢气
    F. 氯化钠
    G. 铜
  • 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原子”。

    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

    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的结果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而后,“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 如图1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 如图所示为电磁选矿机的示意图,上端为矿石漏斗,则铁矿石落在___(填“A”或“B”)坑中。想要只选出含铁量较高一些的铁矿石,则电磁铁中的电流应该___(填“增大”或“减小”)一些。

  • 医生给心脏疾病的患者做手术时,往往要用一种称为“人工心脏泵”(血泵)的体外装置来代替心脏,以推动血液循环。如图是该装置的示意图,线圈AB固定在用软铁制成的活塞柄上(相当于一个电磁铁),通电时线圈与活塞柄组成的系统与固定在左侧的磁体相互作用,从而带动活塞运动。活塞筒通过阀门与血管相通,阀门S1只能向活塞筒外开启,S2只能向活塞筒内开启。要实现上述功能,线圈中的电流方向需___(选填“周期性改变”或“不变”)。当线圈中的电流从B流向A 时,活塞柄向___运动(选填“左”或“右”),血液的流向是___(选填“从②流向①”或“从③流向②”)状态。

  • 如图所示是手机无线充电的原理简化图,当充电器线圈接通电源之后,该线圈就会产生一个磁场。当手机放在充电器上时,手机中的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实现无线充电。

  • 人们在使用两脚插头台灯时,往往会随意插入两孔插座中。

实验与探究题
  •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模型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小科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使用若干辐射环磁体(如图乙所示,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内外两环)、金属板、橡皮筋等器材制作了一个演示模型,用以模拟α粒子散射的动态过程,演示模型的制作过程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长条金属板弯折成环形(保留10cm的缺口),并固定在桌面上。②在环形金属板中央放置一块直径5cm、重40g的辐射环磁体。③在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连接一段橡皮筋(图中未画出),用以向环内“发射α粒子”。根据演示模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①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②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处理后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水平支起。③确定简易指南针能否指向南北方向。④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 如图所示是小明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装置图,它是由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带铁芯的螺线管和自制的针式刻度板组成。通过观察指针B偏转角度的大小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在指针下方固定一物体A,当用导线a与接线柱2相连,闭合开关后,指针B发生偏转。

  • 装置探究“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用到了铁架台、蹄形磁体、灵敏电流计、开关、直导体AB 和若干根导线等器材。实验中固定磁体,让导体AB 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导体运动情况

    灵敏电流计指

    针偏转情况

    灵敏电流计电流方向

    1

    竖直向上

    不偏转

    ———

    2

    竖直向下

    不偏转

    ———

    3

    水平向左

    向右偏转

    电流从右侧接线柱流入

    4

    水平向右

    向左偏转

    电流从左侧接线柱流入

  • 挪威人伯克兰曾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发射器,开创电磁炮先河。我国新型航母装配的舰载机电磁弹射器也是应用铁制撞针了这一原理。为了认识电磁炮的一些特性,小科同学制作了一个电磁炮模型,其原理铁制撞针如图:给螺线管和铁质撞针都通电后,撞针迅速前移,推动炮弹射出炮管。

综合题
  •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来研究元素,始于19世纪初。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纳提出了锂钠钾、钙锶钡、磷砷锑、氯溴碘等15种元素,他把这些元素称为“三种元素组”。1864年,德国化学家迈耶,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顺序制定了一个“六元素表”。

    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顺序,将已知元素作了排列。他发现第八个元素就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似(元素的排列每逢八就出现周期性)。这好像音乐上的八个音阶一样重复出现,于是提出“八音律”的理论(右表是“八音律表”的前部分)。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物理性质(熔点、密度等)进行了比较,直到19世纪末才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事实上,在1869年,德国的迈耶和俄国的门捷列夫几乎同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H

    Li

    G

    Bo

    C

    N

    O

    F

    Na

    Mg

    Al

    Si

    P

    S

  • 磁控防盗装置都装有干簧管,它在电路中起到开关的作用。干簧管由两个磁簧片和玻璃管组成,磁簧片的触点在弹力的作用下处于断开状态。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如图乙所示)磁簧片被磁化,触点连接。
  • 如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科想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请回答:

  • 图1是一种带漏电保护的插线板,若检测到火线和零线之间电流差达到或超过30mA时,立即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 【项目背景】2023年2月11日,永嘉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水嘉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抽水蓄能电站在下半夜用电低谷时,抽水利用过剩的电力驱动水泵,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起来,次日白天和前半夜用电高峰时,再将水放出发电,并流入下水库,其工作原理如图,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一个“可逆水轮电动发电机”的功能转化电路,并制定如下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电路能随时控制实现抽水和发电功能

    电路只能实现抽水或发电功能

    电路不能实现抽水和发电功能

    指标二

    能实现远距离、低电压控制,安全方便

    能实现远距离、低电压控制,操作复杂.存在安全隐患

    不能实现远距离、低电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