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2024年,中考

广西桂林市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4-06-04 类型:语文中考模拟 学期:中考阶段 查看:4
积累
  • 同学们开展“桂林·城”宣传活动,以下是部分文案,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山水之城】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如竹笋,似翠屏,像巨象……千姿百态,数不胜数。桂林的水,至清、至静,晴日里,“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无风时,绿水回,让人“不觉船移”。桂林的岩洞,别有洞天,石柱、石幔、石花组成各种景物,栩栩如生。桂林的山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xuàn(     )技之作。

    【历史文化名城】当人类文明的曙光刚刚从地平线升起时,桂林甑皮岩已经人声鼎沸;当时间行至秦朝时,湘、漓二水被一项名为“灵渠”的水利工程连接了起来……追溯桂林的建城史,迄今已经2100多年,史前文化、瓯越文化、水利文化、佛教文化、科举文化等,再现了桂林这片土地深沉、悲壮、热烈、欢快的历史画面,彰显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这座古城真可谓,“______,______。”

    【抗战文化之城】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一千多名文化人士聚集桂林,其中不乏在文学史上如雷贯耳的郭沫若、茅盾、巴金、田汉、艾青等。他们在此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产品,举办了重要的文化活动,桂林因此被称为“抗战文化城”。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那场影响世界、轰动全国的“西南剧展”。参加剧展的团队有33个,戏剧工作者895人,演出各类剧目及节目80个。

  • 请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主题

    名句

    出处

    写景

    范仲淹用“浮光跃金,①___”,为人们勾画了一幅优美的洞庭月夜图。

    《岳阳楼记》

    王湾用②“___,江春入旧年”,描绘残夜将尽,旭日东升的壮景。

    《③___》

    抒情

    ④“___,___”,岑参把对家人的万千思念,都表达在一声“传语”中。

    《逢入京使》

    李白借月思友,便有了⑤“___,___”深情之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言志

    孟浩然一句“⑥___,端居耻圣明”,含蓄表达了自己想做一番事业,希望有人引荐的愿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⑦直接表现文天祥宁死不屈、以死明志的两句诗“___,___”,至今仍被广为流传。

    《过零丁洋》

现代文阅读Ⅰ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②新能源汽车从燃料动力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纯电动汽车——汽车的动力由蓄电池提供,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混合动力汽车——采用传统燃料,同时配以电动机或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燃料电池汽车——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氢气、甲醇、天然气、汽油等作为反应物与空气中的氧在电池中燃烧,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汽车。

    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石油危机的出现,对汽车行业进行技术性发展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该抓住发展的机遇,在关键技术上不断完善,努力开拓新的市场,实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的突破。

    (来源:科普中国2023年9月21日有删减)

    【材料二】

    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202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产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2017—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及预测

    (来源:艾媒网2024年3月29日)

    【材料三】

    ①4月25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本届车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与2020年相比,今年车展的新能源车型达278个,数量远超上届的160个。车展首日,新能源车企比亚迪、蔚来等车圈“顶流”展台吸引了大批媒体驻足,众多新车型、新技术的密集发布也将市场期待值拉满。

    ②这边北京车展人声鼎沸,各家新能源车企争相“秀肌肉”,消费者更是摩拳擦掌。另一边的大洋彼岸却是“中国过剩产能冲击世界市场”言论甚嚣尘上,矛头直指中国新能源产业。对此,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姜江表示,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紧紧迎合市场需求,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在产前就会对国内外市场需求数量、方向、品种等有精准的判断,因此并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炒作中国产能过剩“有失公允”,中国在绿色转型领域所形成的优势,是靠供给和需求层面同步发力取得的一个良性循环。比如,在推动消费者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过程中,中国也进行了极大的刺激与激励,使得民众更加倾向于使用电动车,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需支撑。

    ③事实上,一些有心人士抨击中国“产能过剩”,是因为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新能源具有较高的产业竞争力,为其搞保护主义提供借口。中国在新能源方面形成的全球领先优势并非朝夕之功,而是长久累积下来的真本事。

    (来源:国是直通车2024年4月25日有删减)

现代文阅读Ⅱ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指尖的温柔

    高明昌

    ①我十六岁时,就跟母亲一起下地耘稻了。所谓耘稻,就是等稻秧插入水田半月后,拔拔杂草,松松泥土,有时扶扶歪斜的稻秧。耘稻不需要挑担的力气,但需要眼明心细。炎炎烈日下,青青稻田中,我站在母亲身边,母亲向前一步,我也向前一步,母亲弯腰,我也弯腰。有时弯腰还不够,需要低头,将头低到与稻秧齐平,这样才能看清稻秧中间有没有稗草,还要看看稻秧的根茎处有没有潭儿,有的话要填些烂泥。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稻秧茁壮成长,将来长出饱满的谷粒,我们就能吃到白米饭,所以耘稻的活儿在母亲眼里是那么美好。

    ②我那时还不能一下子辨别出稗草,母亲告诉我:稻秧,摸上去是毛糙的,不光滑的,有极小的倒刺,而稗草,摸上去是光滑的。我后来终于能辨别了——不仅要听母亲讲,还得用眼睛去看,用手指去摸。耘稻还有个任务,就是要给稻秧透透气,具体做法是:在稻根的四周,用指尖儿贴地揉一揉。我并拢四根手指,竖着插进稻根的旁边,估计有一两寸深,围绕着稻秧,让手指兜了一圈。母亲见状,立马喊停:“不是这样的呀!你要弄死秧了。”母亲开始示范:她伸出四根手指头,指尖儿微微张开,稍稍弯曲,慢慢扣向稻秧四周的泥土,按照顺时针方向,轻轻地转了一圈,然后回转了一圈。母亲说:“手指头插进地里要浅,转一圈要轻。你懂了吗?”

    ③我有些惊讶,稻秧也需要温柔以待吗?母亲说:“当然了,稻秧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生出根须来,你这么一折腾,根须断了,稻秧就伤了元气。”稻秧也会伤元气,像人一样。母亲的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④那个时候,每天都吃落苏(茄子的一种别称),中午吃腌制晒成菜干的咸落苏,晚上不是吃炒落苏、蒸落苏,就是吃捏落苏。母亲怕我们有情绪,饭吃得少,缺力气,就想了许多办法——落苏混鱼烧,落苏与韭菜、毛豆一块烧。

    ⑤有一天傍晚,母亲让我一起去菜园里摘落苏。到了种落苏的那畦田垄,她放下杭州篮,掰开铺展如荷叶的落苏叶子,我看见了许多的落苏。一种是青蓝色,一种是青紫色,都有着晶亮的光泽。母亲看了看落苏,脸上是感恩的神情。她顿了顿,伸出左手捏住一个落苏,慢慢抬起,我以为她顺势就把落苏拽下来,但母亲没有拽,而是右手握着一把剪刀,在枝上轻轻一剪,只听得“扑哧”一声,一个落苏就跌落在母亲手中。

    ⑥摘落苏用剪刀,我感觉母亲是小题大做了。母亲却说:“这样摘好,一来尽可能不惊动落苏,二来尽可能不伤害落苏。这样落苏长起来就快,每次想吃时都有。”

    ⑦秋日,天气多了分宁静,待在家的日子也多了起来。母亲杀了一只老母鸡,熬了半天,鸡肉软烂,鸡汤金灿灿的。母亲让我去菜园拔些鸡毛菜,放到鸡汤里。临走时,母亲特地交代别把鸡毛菜的根给拔断了。

    ⑧我把鸡毛菜带回家,母亲开始拣菜、洗菜,一看有一半的鸡毛菜都是断了根的,便问我如何拔的。我说,用手一把一把拔的。母亲检讨自己,说没有叮嘱我要像拔秧一样。

    ⑨后来一次又需要鸡毛菜,母亲让我和她一起去菜园。只见母亲蹲下身子,伸手在鸡毛菜上轻轻拂过,就像是抚摸孩子的头顶,亲切,温柔,然后伸出大拇指、食指、中指,指尖儿并在一起,往鸡毛菜的根部扣去。母亲告诉我,先捏牢菜根,稍微用点力气,往上提一提,再等一等,然后再次提起,鸡毛菜就拔出来了。我发现,母亲手里的鸡毛菜确实乖巧、听话,没有一棵断根的。母亲说:“三个指头往上提一提,是松土,也是告诉鸡毛菜,它要出地了,鸡毛菜就知道你的意思了,就会配合你,让你拔了。”

    ⑩人与农作物之间,可以做到如此亲密,我算是亲见了,也得了些采摘方面的经验。后来我采豇豆、扁豆、刀豆、秋葵,摘丝瓜、黄瓜、南瓜,需要用手的时候,我都学着母亲的样儿,要么用剪刀,要么用指尖儿,绝不胡乱一把抓。我深信,我们家的蔬菜一直长得鲜亮、饱满,总也吃不完,母亲的温柔以待,是最重要的原因。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06月30日)

古代诗歌阅读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杂说·马说》)

    【乙】

    隋文帝时,大宛献千里马,鬃曳地,号曰狮子骢。朝发西京,暮至东洛。隋后不知所在。

    唐太宗敕天下访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访得其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硙 , 鬃尾焦秃,皮肉穿穴,及见之悲泣。帝自出长乐坡,马到新丰,向西鸣跃。帝得之甚喜。齿口并平 , 饲以钟乳,仍生五驹,皆千里足也。

    (节选自《朝野佥载》,有删改)

    ①大宛:国名。②曳:拖。③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④挽砣(wèi):拉磨。⑤齿口并平:指马老了。

综合
  • 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写作
  • 我们生活在各种群体中,小到家庭、宿舍、小组、班级、学校,大到社区、家乡、国家、民族。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各种群体,或许有共同完成的任务,或许有共同奋斗的目标,或许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你处在怎样的群体中?又得到了怎样的收获与感受?

    请以《我们这个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充实,感情真挚;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