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殷红的血液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鞠躬尽瘁、qiè ér bù shě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狂澜之中,用他们英雄的qì pò和____的光辉事迹,谱写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壮丽诗篇。在涵咏品味这些诗篇时,使我们的内心也会随其中炽热的感情而澎湃。
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担当的责任心,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____,但一定是尽心尽责。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____的英雄。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不以为意,但世界因他们变得五彩bān lán.
班级组织同学开展“正眼看招牌”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请你帮小宜完成任务。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 “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
【注】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老山界(节选)
陆定一
①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②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③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儿,再向前进。
④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⑤很小心地过了这个石梯。上面的路虽然还是陡,但并不陡得那么厉害了。一路走,一路检查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做些鼓动工作。
⑥这很陡的山爬完了。我以为三十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恰巧来了一个瑶民,同他谈谈,知道还差得远,还有二十多里很陡的山。
⑦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一路上,看见以前送上去的标语用完了,就一路写着标语贴。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
⑧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⑨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目,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⑩下山十五里,也是很倾斜的。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跑得真快。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在每条溪流的旁边,有很多战士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粥吃。我们虽然也很饿,但仍旧一气儿跑下山去,一直到宿营地。
⑪这回翻山使部队开始养成一种新的习惯,那就是用脸盆、饭盒子、茶缸煮东西吃。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很久。
⑫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战士和祖国(节选)
魏。巍
①这里我不准备再说更多的英雄故事,朋友们,你们已经知道得不少了;虽然,你们所知道的不过是千百件中的一件。
②在我初到朝鲜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到某军政治部主任那里去。为了欢迎我的到来,他给我倒了一缸子开水,又特地招呼他的警卫员拿来一小包白糖。我看见他敏捷地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勺儿,满满地盛了一勺;可是当他正要倒在我缸子里的时候,他停住了,在灯光下抬起头来,用眼睛瞅着我说:“同志!这是从祖国来的哩。”
③这句话说得很慢,特别是“祖国”两个字,似乎说快一点儿,别人就很难了解他的意思似的。说过,他才把糖倾倒在缸子里。一种深厚的情感抓住了我。“祖国”这个词儿,报纸上虽然登过很多,课本上也不少,但并没有成为群众的口头话;可是,在朝鲜前线,在我们这位军政治部主任的嘴里,“祖国”这个词儿饱含着多么深厚的情感啊!
④我们部队在汉江北岸休息的时候,一次,我到一个班里要开一个座谈会。坐在我身边的这些战士,他们身上披满了日日夜夜的灰尘,有的军衣上还有被燃烧弹烧着的痕迹。他们并不骄矜地,而是谦逊地注视着我,等待着我的问话。我不由得带着敬意说: “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可是话音还没有落地,就立刻听到他们几乎是同时地回答: “为了祖国,这算不得辛苦!”“为了祖国嘛。”“我们,为了祖国!!!”还有一个又高又大的战士,把他一双带着血茧的大手,伸到我的面前,笑嘻嘻地说: “我这双手,就是为了咱们的祖国干活的呀!”说过,他们一齐用眼睛注视着我。我,我怎么能够一下说出这声音里含着什么一种东西啊,我只是觉着这种声音的分量,强烈地把我震撼着。
⑤座谈会结束了,战士们还不愿意散。有一个战士,又打量了我一下,问:“同志,你是从北京来的吗?”“是呀!”这时候,年轻的战士们,显得愉快活泼起来,问这问那,有人问起天安门,有人问起东北的工厂,有人问故乡的土地改革,有人问祖国去年庄稼的收成,一直问到我平常毫不注意的一些问题。总之,他们是在关怀着我们祖国广大国土上的一切。我笑着说:“嘿,你们是这样爱谈祖国的呀!”“嘿,不光我们,我们的指导员还做了一首诗呢!”“什么诗啊?”我忙问。
⑥有一个战士背诵着:中华儿女扛起枪,保卫祖国出边疆;抗美援朝称英豪,为国增光美名扬!
⑦会后,我把战士热爱祖国的感情告诉了团政治委员。他点了点头,说整个部队差不多全是这样,并且给我说了这么一段故事。
⑧某团有一个班长,名叫姜世福,他又是党的支部委员。处处掌握真理,刚强得很。这次在汉江南岸景安里战斗中,他打死了许多敌人,自己也负了重伤。眼看这个刚强可敬的战士就要与世长辞了。卫生员赶过来给他包扎伤口,他摇摇头,声音很低地说:“同志们,我不能和你们做伴了。”同志们凑近他的脸,说:“老姜,你还要留下什么话吧?”他摇摇头,握住离他最近的一只手,说:“只要祖国的人们知道我是怎样牺牲的,我就……”说着,他的脸上流出一丝恬然的微笑,眼睛从容地慢慢地合上了。
⑨当政治委员说完这段故事之后,他严肃而沉思地说:“当然,在我们没有出国之前,谁也知道是为了祖国,可是当出国之后,看到种种情形,好像才更加知道什么是祖国,更知道她的可爱!”
⑩祖国,祖国,你在战士们的心灵上,有着多么大的力量呵!你不仅仅是挂在战士们的嘴边,你是在战士们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和开花了!
(有删改)
邓稼先功勋卓著,淡泊名利;闻一多言行一致,大勇无畏;阿长淳朴善良,仁厚慈爱……不论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优秀品格的光辉。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身边的榜样人物,让他们的光辉力量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
请以“那个给我力量的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⑵不少于 500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